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四环素(TC)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本文旨在建立一种菠萝皮来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荧光猝灭法快速检测TC。以菠萝皮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高量子产率的蓝色荧光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N-CQD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N-CQDs的平均粒径为3.53 nm,主要由C、N、O 3种元素组成,表面具有含氧和含氮基团。主要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和内滤效应。在最优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在0.3~40μg/mL范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89.26μg/L。该检测方法被用于猪肉中四环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8.40%~106.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29%~3.88%。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一种快速检测四环素的绿色新型荧光探针,以农业废弃物雷笋壳为原料,制备了氮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氮掺杂碳量子点(Nitrogen doped carbon quantum dots,N-CQDs)由水热法制备而成,其具有制备过程简单,N-CQDs的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N-CQD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N-CQDs具有晶格结构的球形形态,平均粒径为7.29 nm,表面官能团丰富,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高浓度离子溶液和较宽pH范围内的N-CQDs具有高荧光强度和优异的稳定性。N-CQDs 对四环素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在0.05 μg/mL到0.5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0.024 μg/mL。鱼肉样品和牛奶样品中的四环素的加标回收率为 91.95%-103.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小于5.37%。与传统的检测四环素的方法相比,本研究构建的绿色环保的荧光探针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为食品中四环素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87、7.09和2.79 n...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铜掺杂碳量子点(Cu-CDs)的荧光检测方法用于食品中香兰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抗坏血酸作为碳源,乙酸铜作为金属掺杂剂,通过一步水浴合成法制备性能稳定的Cu-CDs,通过X-射线能谱、红外、紫外、荧光等技术对制备的Cu-CDs进行形貌、元素及光学性能的表征,并研究该碳点与香兰素的猝灭作用.结果:Cu-...  相似文献   

5.
胭脂红(CRM)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偶氮类色素,其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胭脂红检测方法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建立了一种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点(N,S,P,Cl-CDs)的荧光检测法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测定。以葡萄糖为碳源,乙二胺,磷酸,盐酸和硫酸作为杂原子供体,通过酸碱中和自放热法制备了蓝色荧光N,S,P,Cl-CDs。N,S,P,Cl-CDs的荧光通过静态相互作用和内滤效应(IFE)能够被CRM有效猝灭。N,S,P,Cl-CDs对胭脂红的检测展现出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CRM浓度在0.01~14.0 μ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效率F0/F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9.38 nmol/L。该检测方法最终被用于食品基质中的胭脂红检测,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低于3.29%,展现出高准确性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所建立的荧光检测方法可实际应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作为广谱抗生素的一员,在畜牧业中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进而损害消费者健康。因此,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的检测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试验首先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制备了具有良好荧光稳定性、对四环素有选择性响应的荧光碳量子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的四环素荧光检测传感器。四环素在0.088 8~177.6 mg/L的浓度范围内将碳量子点的荧光完全猝灭,对四环素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444~26.64 mg/L,检出限为28.416μg/L,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8.4%~11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4.0%。试验为快速、灵敏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残留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紫外线能力,以柠檬酸、乙二胺和硼砂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硼氮掺杂碳点(BN-CDs), 将BN-CDs水溶液、BN-CDs/聚乙烯醇共混水溶液和BN-CDs/水性聚氨酯共混水溶液分别喷涂于棉织物表面,再对棉织物进行碾压干燥处理,测试了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及其耐水洗性能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N-CDs表面上含有丰富羟基和胺基的石墨状纳米晶体,兼具良好水溶性;在紫外区具有强吸收峰,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出蓝色荧光,且荧光发射波长不依赖于激发波长;整理后的棉织物均表现出极高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经BN-CDs/水性聚氨酯整理后的棉织物效果最佳,水洗10次后UPF值仍保持在48左右,达到较高的保护级别,且棉织物表面形态基本不变,手感良好,可满足棉织物紫外线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重金属铜的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操作繁琐、样品前处理复杂、消耗时间长和检测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食品重金属铜污染的检测.该研究合成了一种铜离子(Cu2+)特异性响应的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实现了铜污染的均相快速检测,该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水溶解度和生物相容性,其荧光量子产率为33.27%.该方法可以在一个离心管内、在室温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食品中敌敌畏的快速、准确检测,以废弃的西蓝花茎叶作为前体,水热碳化法绿色制备了氮、硫、硅掺杂的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采用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及元素分析。进一步依据酶抑制反应原理,构建了CDs/Fe2+/乙酰胆碱酯酶反应检测体系,并将所制备的荧光传感器运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结果表明,新型CDs具有石墨烯结构,其量子产率约为9.53%,兼具良好的水溶解性以及光致发光性,测得其粒径约为30 nm,其表面氮、硫、硅元素存在,且含有氧和氮为主的功能性官能团。将所制备的荧光传感器运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敌敌畏的检出限约为8 ng/mL。最后将所制备的氧化还原型CDs/Fe2+荧光探针,应用于实际商业食品中敌敌畏的检测,结果表明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大致为90%~97%,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n=3)。证实了该探针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可实用性和准确性,也表明所制备的CDs/Fe2+氧化还原型荧光探针未来用于生物和食品领域中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有着广阔...  相似文献   

10.
将柠檬酸(CA)为碳源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含氮碳量子点(N-CQDs)。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与荧光光谱手段分析其结构与光谱特性。研究发现,Fe3+能“关闭”N-CQDs的荧光,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加入使得荧光重新“打开”,据此建立“关-开”型荧光探针测定TBHQ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与TBHQ质量浓度在1.00~33.24μg/m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283x+72.295,食用油样品加标检测回收率为90.51%~105.80%。该方法可用于食用油中TBHQ的快速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1.
贵金属纳米粒子/碳量子点纳米材料结合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和碳量子点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功能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已广泛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传感、催化和抗菌等方面。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丰富的基团,既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也可作为电子受体,在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制备过程高效、环保且形态可控。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银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碳量子点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碳量子点是一种尺寸小于10 nm的新型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用于合成碳量子点的食品主要来自果蔬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品及其制品等。一步水热合成法是制备食品基碳量子点最常用的方法。因此,食品基碳量子点相比于化学材料合成的碳量子点具有易于合成、价格低廉、绿色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并且食品基碳量子点表面通常带有丰富的官能团与杂元素,赋予了碳量子点更优异的抗癌、抗氧化和抗菌等功能活性。目前在生物医学、功能性材料、食品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食品基碳量子点优异的抗氧化、抗菌和光学活性已被添加到食品包装系统中,增强食品包装紫外屏蔽、抗氧化和抗菌等性能。本文综述了以食品为原料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和原料来源,探讨了食品基碳量子点的优势及其生物活性,以及添加食品基碳量子点的活性包装在果蔬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为食品碳量子点的绿色制备及其在活性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一种高灵敏的核酸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适体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林可霉素(lincomycin, LIN)残留。方法 以壳聚糖为交联剂,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表面固定羧基化石墨相氮化碳(carboxylated functionalized graphite-like carbon nitride,C-g-C3N4)和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制得CQDs/C-g-C3N4/GCE。电极活化后,将LIN的适配体(Apt-DNA)和二茂铁标记的DNA (Fc-DNA)修饰至电极表面,构建新型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界面。采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对传感器的构建过程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考察,同时对传感器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进行分析,并应用于牛奶中LIN的检测。结果 CQDs和C-g-C3N4之间能产生强烈的协同效应,复合材料不仅能提供大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乳杆菌制备量子点的方法,并用于防治细菌病害。方法采用水热法将干酪乳杆菌FJAT-13741、发酵乳杆菌FJAT-46744和植物乳杆菌FJAT-7926等3种乳杆菌分别制备了CDs-C(FJAT-13741)、CDs-F(FJAT-46744)和CDs-P(FJAT-7926)3种碳量子点,并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RD和荧光分析对碳量子点进行表征。选取青枯雷尔氏菌FJAT-91和地毯草黄单胞菌FJAT-10151作为实验菌种,采用抑菌圈法分别对3种碳量子点的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碳量子点CDs-C、CDs-F和CDs-P对青枯雷尔氏菌和地毯草黄单胞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 CDs-C的抑制效果最好。CDs-C碳量子点近似球形,粒径均匀(3 nm),分散性好,其发射波长依赖于激发波长,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出现明亮的蓝色荧光。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一种对青枯雷尔氏菌和地毯草黄单胞菌有良好抑制效果的乳杆菌来源的量子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量子点的应用范围已从材料学、生物医学领域扩大到食品领域,促进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阐述了量子点特有的光学性质,如宽的激发光谱、窄的发射光谱、可精确调谐的发射波长、良好的光稳定性等,并综述了量子点作为一种良好的荧光标记物,在致病菌、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剂和重金属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不高、样品前处理繁琐及对样品基质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等缺点,难以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而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检测方法弥补了这些缺点,必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食品分析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纺织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枯竭问题,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磷氮元素掺杂PET基碳点.探究了PET基碳点的最优制备工艺及其形貌结构、化学结构和荧光性能等,探索了其在荧光防伪等方面的应用.得到最优制备工艺为:PET低聚物质量为5 g,磷酸...  相似文献   

17.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其广泛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中,其中黄曲霉毒素已被认定为天然存在的剧毒致癌物。鉴于真菌毒素污染给人类健康与安全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发展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大量研究者构建了基于单一量子点或其他荧光材料为荧光探针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真菌毒素,并且从材料、检测方法和生物传感器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检测。然而,目前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核壳量子点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报道,因此,本文主要从基于核壳量子点构建的免疫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适配体免疫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免疫荧光传感器、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和试纸条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核壳型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