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某含银铜硫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与混合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磨矿细度-0.074mm占90%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优先浮铜工艺,可获得铜品位20.17%、回收率98.41%,银品位277.9g/t、回收率92.38%的铜精矿;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选硫,获得硫品位37.11%、硫回收率43.76%的硫精矿。在磨矿细度-0.074mm占80%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的铜硫混合浮选和"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铜硫分离工艺,获得铜品位20.03%、回收率93.37%,银品位259.5g/t、回收率82.41%的铜精矿;硫精矿硫品位32.34%、硫回收率26.01%。优先浮选精矿铜、银品位及回收率均高于混合选浮工艺,且优先浮选工艺过程稳定可靠,药剂制度简单,适合生产,对类似含银铜硫矿石工艺流程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部某特大型铜矿山浮选尾矿中铜品位0.21%,硫品位2.10%,含金0.11g/t。该矿石中目的矿物嵌布粒度细,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另外,因该矿山建设投产较早,受限于当时选矿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选矿指标不理想,有较多的铜损失在尾矿中。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逐步提高,针对老尾矿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实现有价资源的应收尽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该尾矿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工艺及药剂制度的研究,开发了高效捕收剂BKL-1,采用“铜硫依次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0.11%,含金3.11g/t,铜回收率81.63%、金回收率25.39%的铜精矿及硫品位42.15%、硫回收率81.18%的硫精矿,在减少尾矿排放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有用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3.
4.
某铜矿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以及少量的闪锌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堇青石、黑云母和电气石。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为铜、硫,采用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流程,适宜的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在铜、硫原矿品位为1.27%、3.74%条件下,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5.15%、铜回收率88.38%,硫精矿品位35%以上、硫总回收率77.01%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6.
某硫化铅锌矿石含铅、锌分别为2.25%、1.96%,伴生银含量为13.20g/t,主要铅锌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它们的共生关系密切、嵌布关系复杂。为高效综合回收利用该资源,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铅再浮锌的流程,在原矿磨矿细度-74μm占65.00%,以石灰为矿浆pH调整剂、硫酸锌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经一次粗选、二次扫选—铅粗精矿再磨至-37μm占82.70%后二次精选选铅,选铅尾矿以石灰为矿浆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及二次精选选锌,获得了铅品位66.43%、银品位309.71g/t、铅回收率95.97%、银回收率74.87%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53.35%、锌回收率90.35%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7.
某矿山采用银浮选-银精矿氰化浸出-浸出尾渣浮铜工艺处理其含铜银矿石,存在铜大量消耗氰化物以及铜受氰化物作用不易回收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原矿先通过优先快速浮铜得到一部分铜精矿,然后再进入原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案,并就快速浮铜和随后的银浮选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快速浮铜可从原矿先获得一部分铜品位为25.02%,铜回收率为43.82%的合格铜精矿,同时可使银精矿中的铜含量达到1.80%的较低水平,将有利于减少铜的损失和改善后续银的氰化浸出环境。 相似文献
8.
针对云南某含银砷的硫化铜矿,查明了化学多元素、矿物组成、嵌布粒度和单体解离度等工艺矿物学特性,对比了混合浮选和等可浮选两种方案的选别指标.结果 表明,在原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0.41%、1.82%、16.24 g/t条件下,等可浮选方案获得了铜品位为22.11%,铜回收率为66.32%的铜精矿,其中砷含量为0.45%... 相似文献
9.
朱继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0,(5):53-58
针对某高硫铜矿石、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硫矿物嵌布粒度较粗,铜矿物与白铁矿、黄铁矿等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等特点,采用混合浮选、混合精矿活性炭脱药分离、中矿再磨再选的分步选别工艺,取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为18.36%,铜回收率为91.29%;硫精矿硫品位为36.78%,硫回收率为86.60%的选别指标,铜精矿中金、银含量分别为4.39g/t和22.62g/t,达到了计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河南某矿山I矿带铜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其原矿中各有用矿物交代共生,嵌布关系复杂,尤其是原矿中部分含量较高的方铅矿及闪锌矿因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部分氧化,造成浮选作业过程中有价金属富集困难,同时原矿中含类质同象态的伴生银矿物含量较高分布于不同矿物中。针对矿石性质,采用优先浮选工艺依次分离得到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在其原矿含锌1.06%、铅1.65%、铜0.118%、银448.82g/t的条件下,获得了铜精矿含Cu18.50%、Ag60200g/t,Cu回收率50.92%;铅精矿含Pb45.85%、Ag6530g/t,Pb回收率67.03%;锌精矿含Zn50.65%、Ag865g/t,Zn回收率65.45%;其中Ag在以上硫化矿产品中的总回收率为79.85%,在单独铜精矿中回收率达到43.88%,有效解决了伴生贵金属回收过程中走向分散的问题。试验指标较好,为下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卢安夏巴鲁巴矿体铜钴矿石,采用常规的混合浮选、优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三种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三种试验方案的工艺流程、闭路指标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铜钴混合浮选-铜钴分离工艺流程,获得含铜31.52%,铜回收率92.32%的铜精矿和含钴2.12%,钴回收率67.56%的钴精矿。 相似文献
13.
14.
王伟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5,(4)
针对宋家坡铜矿回收银金属时回收率较低的现状,通过对其进行试验研究,选择银回收的最佳选别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占85%、用石灰代替氢氧化钠、用苯胺黑药与丁基铵黑药同比例混合代替原丁基黄药与乙基黄药作为捕收剂等,使银的回收率从87.04%提高到90.07%。 相似文献
15.
某复杂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以黄铜矿、方铅矿和铁闪锌矿为主要的铜矿物、铅矿物和锌矿物。为有效回收其中的铜、铅、锌金属及伴生的金、银,开展了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铅混浮再分离-锌浮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19.05%、铜回收率为74.99%的铜精矿;铅品位为69.03%、铅回收率为75.03%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7.87%、锌回收率为72.94%的锌精矿。以及金、银总回收率分别为75.45%和76.86%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甘肃祁连山脉黑沟矿某蚀变千枚岩型硫化铜矿石,进行了合理的选别工艺和药剂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酯105作捕收剂,石灰作抑制剂,水玻璃作分散剂,在-0.074 mm占80%的磨矿细度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两次扫选闭路试验,取得了精矿铜品位23.36%、回收率93.22%的良好指标。该浮选流程药剂制度简单,易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9.
西藏某低品位硫化铜矿原矿含铜0.44%,铜氧化率为8.30%,伴生金品位0.12 g/t。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还有少量的辉铜矿、铜蓝及微量氧化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硫化铜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紧密,解离困难,且易泥化脉石矿物含量多,是影响铜精矿品质的主要原因。针对矿石特点,推荐采用“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替代原优先浮选工艺,结果表明,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19.82%、回收率87.00%,含金4.46 g/t、回收率73.80%的铜精矿。与原工艺相比,铜及伴生金回收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