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任玥  汪紫烟  白丁 《金属矿山》2022,51(5):129-134
为合理开发刚果(金)SODIMIKA表层氧化铜钴矿提供依据,对矿石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 矿石中主要可回收元素为Cu、Co,含量分别为2.15%、0.19%;铜主要以硅孔雀石中铜、自由氧化铜的形式存在,钴主要以氧化钴、硫化钴的形式存在。②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硅孔雀石、孔雀石、水钴矿、黑铜矿、磷铜矿、锰铜钴水合氧化物及赤(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绿泥石、滑石等。③ 矿石的结构类型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自形纤维状结构、鳞片状结构及胶状结构等;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及皮壳状构造等。④ 矿石中孔雀石、水钴矿均具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征,而黑铜矿、磷铜矿、硅孔雀石及锰铜钴水合氧化物则属细粒嵌布。⑤ 铜矿物的产出形式主要为孔雀石、硅孔雀石、黑铜矿、磷铜矿、锰铜钴水合氧化物等,结合氧化铜矿物含量较高,且与褐铁矿共生现象严重;钴的独立矿物为水钴矿,且嵌布粒度微细,独立不规则粒状分布,与孔雀石复杂连生。推荐采用浮—磁联合工艺,浮选回收部分粗粒单体的自由氧化铜矿物,磁选回收比磁化系数较高的、与氧化铁锰紧密结合的铜钴。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铜录山的矿产资源,本研究详细查定了铜录山高含泥低品位难选铜铁氧化矿石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揭示了在深度氧化的情况下金在载体矿物中的嵌布特点、粒度特征、赋存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的金主要以可回收的含银自然金的银金矿形式产出,大多数金粒被包裹于孔雀石晶粒内部或成群分布在土状赤铁矿、褐铁矿及玉髓中,金粒具有嵌布粒度细微,但易解离的特点。该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在选铜流程综合回收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庙岭金矿F22金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矿石类型以氧化金矿石为主.矿物种类丰富,金属矿物含量约为2%~8%,脉石矿物含量95%以上.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次为银金矿,主要以包裹金的形式赋存,金矿物粒度以微粒金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和石英.  相似文献   

4.
李波  梁冬云  张莉莉  洪秋阳 《金属矿山》2014,43(12):103-107
采用国际先进的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技术,结合传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查明某硫化-氧化复合型铜钴矿石的物质组成和主要含铜、钴矿物的赋存特性,并对矿物进行磁性分析,为该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该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铜矿物以硅孔雀石为主,其次是黄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还有少量至微量的假孔雀石、赤铜矿、斑铜矿、水胆矾等,含钴矿物则主要为铜钴硬锰矿;②各矿物共生关系复杂,互相浸染交代现象普遍,导致金云母、叶腊石、绿泥石、高岭石等多种脉石矿物中也含较多的铜和少量的钴;③主要铜、钴矿物嵌布粒度各异,黄铜矿/辉铜矿和铜钴硬锰矿属细-微细粒均匀嵌布;硅孔雀石/孔雀石属粗-细粒不均匀嵌布,假孔雀石属粗脉状嵌布;④钴硬锰矿、孔雀石、假孔雀石、褐铁矿、大部分硅孔雀石及一些脉石矿物具有程度不等的弱磁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选矿工艺研究采用先通过强磁选预富集铜钴硬锰矿、孔雀石、假孔雀石、硅孔雀石、褐铁矿和磁性脉石等,然后通过水冶从强磁选精矿中提取铜、钴,通过浮选从强磁选尾矿中回收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等易浮铜矿物的技术路线,并实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  相似文献   

5.
为给云南二郎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原岩由岩屑角砾岩、岩屑杂砂岩、变质岩屑石英砂岩等组成,主要结构为填隙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主要构造为稠密浸染状构造、稀疏—星散浸染状构造。矿石中主要目的元素铜品位为1.72%,矿石中的铜主要为游离氧化铜,占总铜的89.89%,结合氧化铜占总铜的5.85%;铜矿物主要是孔雀石(蓝铜矿)、砷钙铜矿、含铜褐铁矿、假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方解石。矿石中的孔雀石(蓝铜矿)多数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13.5μm粒级分布率为70.09%;砷钙铜矿集中分布在27~3.4μm粒级,累计分布率达88.85%;含铜褐铁矿的嵌布特征较复杂,部分以粗粒单体形式存在,粒度主要集中分布在+38μm粒级,累计分布率达71.61%。根据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宜采用酸浸工艺回收该铜资源。  相似文献   

6.
郇伟静 《矿冶》2017,26(2):84-87
通过对非洲某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重要矿物嵌布特征及铜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铜蓝等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其次以孔雀石的形式产出,另有少量以吸附态的方式分布于褐铁矿中,这部分铜难以回收利用;同时,矿石中存在较多的绿泥石、白云母、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建议采用合理的磨矿细度及药剂制度以降低其对选矿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开展云南某氧化铜矿石选矿试验,对有代表性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铜品位为0.75%,氧化率高达92.00%,伴生银含量为23.20 g/t,主要铜矿物为孔雀石(蓝铜矿)、含铜褐铁矿和假孔雀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母。②矿石原岩由石英岩质角砾岩、岩屑角砾岩、岩屑石英砂岩等组成,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和脉状构造,主要结构为填隙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角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细粒粒状变晶结构。③主要铜矿物孔雀石(蓝铜矿)、含铜褐铁矿和假孔雀石的嵌布粒度分别为1.2~212 μm(主要为9.6~106 μm,分布率达69.39%)、1.75~150 μm(主要为4.8~38 μm,分布率达58.43%)、1.75~106 μm(主要为53~106 μm及9.6~19 μm,累计分布率达81.39%)。④石英、云母、高岭石等脉石矿物与铜矿物的共生关系密切,常与主要铜矿物混杂分布。根据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该铜矿石采用浮选工艺回收,预计难以获得理想的铜精矿指标,酸浸可能是相对合理的开发利用工艺。  相似文献   

8.
新疆托里金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新疆托里地区金矿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粒度以及矿石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新疆托里金矿属于石英脉型,矿物组成简单。自然金主要存在于石英脉中,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中、细粒级(20~74μm)。载金矿物黄铁矿中未见包裹金。矿石中的石墨和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因可浮性较好,易进入金精矿中,对浮选过程和浮选指标影响较大。该矿属于易解离难选矿。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新疆托里金矿选矿工艺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介绍了嵩县南沟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矿石可浸性试验的成果。通过化学分析、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查清了原矿化学物质组成、矿物物质组成、矿物相对含量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粒度特征:该矿石属于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型金矿;金多赋存于褐铁矿中,其次是赋存在毒砂及黄铁矿中,矿石石质疏松,裂隙发育。矿石中的金主要为自然金,金的成色高,绝大部分为可见金,而且主要呈裂隙金嵌布,主要载金矿物为氧化矿物,适于用氰化法处理。在原矿金的平均品位为2.39~4.14g/t时,可得到的尾渣平均品位0.31~0.26g/t,金的浸出率为87.03~93.72%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开发利用某铜矿资源,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铜矿石属高氧化率和高结合率的氧化铜矿石,是典型的难选氧化铜矿石。矿石中可回收的主要矿物为假孔雀石、绿磷铜铁矿、黄铜矿、褐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伴生金、银可综合回收。脉石矿物有磷灰石、石英、长石,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晶粒结构、它形晶粒结构、交代结构、隐晶质结构和柱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星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利用高精度矿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等检测方法,对格尔托金矿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金属矿物主要为赤-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石英。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含量99%以上,粒度3~20 μm,属显微金。金与载体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主要有裂隙金、粒间金和包裹金。根据矿石矿物特征,选冶对比实验表明全泥氰化浸出方案是该类矿山较佳的选冶工艺。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原矿石金品位为2.32g/t,品位较低,选矿厂生产中,金的浮选回收率仅为75%左右。为了明确该原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有效提升选矿厂浮选回收率等选矿技术指标,进一步实现该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对选矿厂堆场原矿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从而查明了该矿石各元素含量、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及其载体矿物的嵌布粒度和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矿石中有害元素砷和碳含量相对较高;原矿中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其次为赤、褐铁矿、臭葱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大量的石英和绢云母,其次为碳酸盐矿物、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的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臭葱石,其中黄铁矿嵌布粒度以中粗粒为主,黄铁矿-0.64+0.04mm粒级占86.95%,毒砂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0.160+0.01mm粒级占90.09%。矿石中金的粒度极细,可见金的粒度绝大多数在10μm以下,小于0.02mm的金粒占86%以上。该原矿矿石属于微细粒-超微细粒含砷、碳的极难选冶金矿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鞍千地区采出矿石性质变化较大,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对其进行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检测手段,对鞍千区域矿石样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浸染粒度及嵌布特性施行了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品位为29.25%,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其中磁铁矿含量31.65%,赤铁矿含量6.53%,为磁铁矿型铁矿石;脉石以石英为主,含量达45.44%,其次为角闪石。矿石中赤铁矿中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磁铁矿中半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个别磁铁矿为两种及两种以上矿物间的交代构造。磁铁矿与赤铁矿的粒度不匀,可择取多段磨矿多段磁选选别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西石砬子赤褐铁矿选别效果,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分析、铁物相分析等手段,对有代表性的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齐大山西石砬子赤褐铁矿TFe品位27.88%,主要 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55.65%,有害成分P、S含量分别为0.006%、0.005%。②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铁矿微量;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和白云母。矿石中的铁 主要为赤、褐铁矿,其次为磁性铁。③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假象结构、残余结构及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④矿石中原生赤铁矿与磁铁矿相互嵌布,磁铁矿氧化蚀变生成假 象赤铁矿,次生赤铁矿呈斑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和蛛丝状分布在磁铁矿中。赤铁矿与磁铁矿呈不混溶连晶颗粒,二者彼此难以解离,可一起回收。矿石中少量褐铁矿呈细脉状填充在赤铁矿粒间及内部,与赤铁矿的 嵌布关系复杂。⑤石英主要以自形粒状集合体产出,嵌布粒度细,粒间嵌布有少量细粒绿泥石、白云母。⑥磁铁矿和赤铁矿以中粒嵌布为主,细粒级含量大,-0.038 mm粒级中分布率高达20.22%,较难完全单体解离, 易流失于尾矿中,回收难度大。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五峰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鲕绿泥石、方解石、胶磷矿。矿石主要以鲕粒结构为主,铁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很难实现与脉石矿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16.
任慧  刘杰  吕良  王勋  张淑敏 《金属矿山》2022,51(11):141-146
为给柴胡栏子金矿原选矿流程中全泥氰化工艺的改造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撑,采用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分析仪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及有用矿物的嵌布特征关系。结果表明:该金矿中金品位为2.83 g/t。金主要以银金矿的形式存在,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金矿中的矿物组成十分复杂且脉石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属于细粒石英脉型金矿。银金矿以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的形式产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分布率分别为41.61%、23.77%。综合工艺矿物学结果,最终提出了采用分段磨矿,重—浮联合回收金的绿色环保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陕西秦岭地区某含碳微细粒金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及辉银矿,金品位为5.20×10-6。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粒度微细,0.005~0.01 mm粒级占83.03%;碳质(有机碳和石墨碳)含量高、粒度细,且与石英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碳质及黏土矿物含量高、自然金粒度微细、部分微粒金被碳质硅质板岩碎屑(石英、碳质、褐铁矿等组成)包裹,均不利于金的选矿回收。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为该类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郭旺  李艳军  王明星 《金属矿山》2018,47(3):102-105
酒钢矿业公司桦树沟矿开采向深部推进过程中,矿石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为给矿山生产和工艺改造提供指导,对桦树沟待采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全铁品位为29.74%,赤(褐)铁占总铁的67.62%,碳酸铁占总铁的26.66%;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少量,含量分别为26.62%、16.52%和4.35%;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碳酸盐矿物和绢云母等,其中,石英含量为25.33%。矿石的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交代结构和填隙结构;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状构造和蜂窝状构造。赤铁矿主要以片状、纤维状、薄板状、针状、放射状、鳞片状集合体产出,集合体常形成致密的块体;菱铁矿多呈粒状及粒状集合体产出,以粗粒嵌布为主,与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石英嵌布关系密切;褐铁矿主要以胶状、土状浸染分布在非金属矿物中,以及以细脉状、网状充填在其他矿物的粒间,有的以多孔状、蜂窝状嵌布在矿石中,粒度极不均匀。脉石矿物石英多以自形、半自形粒状集合体产出,粒度较均匀,常被碳酸盐矿物、白云母和绢云母等充填胶结;方解石和白云石主要以他形粒状、不规则状、脉状、网脉状产出,常与菱铁矿紧密共生形成集合体。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国内铁矿石资源短缺与需求急剧攀升的矛盾,推行矿产资源全球化发展战略,开发国外铁矿资源已势在必行。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国外某难选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间的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矿石TFe品位为55.88%,矿物组成相对简单,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三水铝石;赤铁矿主要呈他形粒状或他形-半自形粒状与其他矿物紧密连生,褐铁矿主要以他形粒或胶状结构分布于赤铁矿周围,三水铝石主要呈粒状或碎屑状包裹于铁矿物中,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结晶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困难;主要矿物面扫描结果显示,铁、铝元素在铁矿物和三水铝石中分布均匀、共生关系密切,部分铝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赤铁矿和褐铁矿中,物理选矿方法无法实现铝、铁的有效分离,建议采用选冶联合流程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