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认识流体性质对裂缝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规律,结合线性滑移模型和各向异性Gassmann理论研究了孔隙流体变化对裂缝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孔隙度和流体体积模量较小时,纵波各向异性和裂缝软度对流体变化比较敏感.干岩石和流体饱和裂缝岩石的纵波、快横波及慢横波速度都随基质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随着基质孔...  相似文献   

2.
孔隙流体类型对地层声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井的岩心资料,对砂岩样品的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及所含流体类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回归出了饱和气、水和油岩样的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饱和不同流体岩石的声波速度不同,岩石饱和气时的纵波速度明显低于饱和油、水时的纵波速度,并且孔隙度相同时岩石饱和油时的纵波速度略大于饱和水时的纵波速度,孔隙流体类型对横波速度的影响较小。含不同流体类型的岩样,其纵、横波波速比具有明显差异,利用纵、横波波速比和纵波时差的交绘图可识别地层流体的类型。为了解气体的声波特性,识别气层和气一液界面位置,对天然气的声波速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压力环境下天然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的弹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高  周枫  赵群 《石油学报》2011,32(6):1001-1006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在地层条件和不同流体相态下(干燥与水饱和)岩石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模量等岩心测试数据,统计分析了岩石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岩石碎屑都比较纯净、颗粒之间呈接触胶结,造成致密砂岩密度与速度的变化关系不同于高孔渗砂岩;孔隙度降低造成致密砂岩的横波速度与纵波速度的斜率明显变小;岩石孔隙度增加10%,引起纵波和横波速度降低分别约17%和21%,而泥质含量增加10%,引起纵波和横波速度降低分别约6%和9%;孔隙度大于5%的干砂岩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在数值上接近,相对误差不超过5%。这些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低孔隙度储层预测和地震资料的岩石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岩石密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度与速度的关系是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济阳坳陷的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数据,研究了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因素对密度与速度关系的影响,基于体积平均原理,提出了新的密度与纵波速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岩石密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主要受岩性和孔隙度的影响,受渗透率的影响较小;可以利用密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研究岩性和孔隙度的分区性特征,深化对岩石特征的认识;所提出的密度与纵波速度的关系模型与理论分析一致,适合于不同岩性.  相似文献   

5.
岩石物理实验是研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重要手段,利用实验测试不同类型、含不同孔隙流体岩石样品的岩石物理参数,可为寻找优质储层及烃类流体的敏感性参数提供实验依据。根据珠江口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的需要,选取珠一坳陷的惠州凹陷、陆丰凹陷和西江主洼,珠二坳陷的白云主洼、白云东洼和番禺低隆起等地区13口井的碎屑岩储层样品,开展了岩石物理参数的实验测试研究。通过地层压力条件下不同岩性、不同物性、不同孔隙流体饱和度的测试分析,得到样品的储层物性特征和岩石物理参数特征及岩样含不同孔隙流体饱和度时的地震响应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岩样具有高孔中渗、中孔中低渗、低孔低渗、特低孔低渗等多种储层物性特征,物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岩样纵/横波速度、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拉梅常数等岩石物理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密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岩样随着含水饱和度的提高,其拉梅常数、体积模量、泊松比、纵波波阻抗、纵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随之增加,变化幅度大,表现出对含水/气、含水/油饱和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岩样的横波速度、横波波阻抗、剪切模量变化较小,表现出对含水/气、含水/油饱和度的变化敏感性较弱。ρf、λρ、λρ ·μρ、σ、Zp-Zs等流体识别因子具有很强的气水识别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油水识别能力。不同流体识别因子的组合模板,具有较好的识别气、水、油的效果,且识别海相储层孔隙流体的效果明显好于陆相储层。  相似文献   

6.
地震响应的变化源于地层结构和岩石弹性性质的变化,影响岩石弹性性质的因素主要有压力、温度、孔隙度及孔隙形态、流体类型及其饱和度等.根据Biot-Gassmann和Kuster-Toks(o)z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孔隙度条件下流体性质及其饱和度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讨论了2种理论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流体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主要与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形状有关,纵波阻抗对储层中流体变化最敏感,横波阻抗对流体变化不敏感,通过纵横波阻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储层流体变化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均质气层砂岩的声波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石对声波能量的吸收与岩石的孔隙度、孔隙形状、孔隙中流体相态及性质、含流体的饱和度及岩石密度、弹性等因素有关.对均质气层砂岩的声波吸收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吸收系数与频率、波速及压力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出2种均质气层砂岩声波吸收系数模型.第1种是以纵波速度及频率为变量的吸收系数模型,该模型中纵波速度在2~4 km/s时,吸收系数变化最明显;第2种是以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为变量的吸收系数模型,揭示了孔隙度、渗透率与吸收系数具有强相关性.砂岩在低含气饱和度时对吸收系数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认为纵波速度变化可以极大改变吸收系数.压力和温度会改变气体粘度和孔隙度,故对吸收系数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统计岩石物理的含气储层饱和度与孔隙度联合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震数据中得到饱和度与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是进行储层评价的关键。利用Gassmann方程讨论了储层岩石骨架特征、孔隙流体特征对介质地震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弹性属性反演饱和度等物性参数有其实现的特定岩石物理基础.其一是在气/水/油多相流体中,气体的体积模量相对于水/油的体积模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不能被忽略;其二是岩石骨架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属性对所赋存孔隙流体的变化较为敏感。这样岩石的纵波阻抗等弹性参数随含水饱和度变化的变化率会明显增大,从而降低了从地震弹性属性中求取饱和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考虑到孔隙度与饱和度对储层岩石弹性特征影响的相关性,给出了基于随机岩石物理模型的Bayesian技术对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进行联合反演的方法和步骤,并将该方法运用于高孔隙度含气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的预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流体性质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响应的变化源于地下地层结构和岩石弹性性质的变化。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压力、温度、孔隙度及孔隙形态、流体类型及其饱和度等。根据Biot-Gassmann和Kuster-Toksz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孔隙度下流体性质及其饱和度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讨论了两种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认为流体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主要与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形状有关,纵波阻抗对储层中流体变化最敏感,横波阻抗对流体变化不敏感,通过纵横波阻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储层流体变化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0.
凝析油气藏具有油轻气重特点,油气层识别难度大.进行了模拟地层条件下不同气油比流体物性参数测定及饱和流体岩石物理实验联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声速、体积压缩系数对气体最敏感,其次是含氢指数.高气油比轻质油密度与低气油比凝析气密度差异甚小.岩石的纵波速度、体积模量、纵横波速度比随充注流体气油比增大而减小,横波速度略增大.该实验成果可为凝析油气藏油气测井识别方法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声学岩石物理模型进行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与声学岩石物理模型相结合进行复杂岩性储层的流体识别的方法。建立了双重孔隙各向异性岩石物理模型。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孔隙度、泥质含量、石英颗粒的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等岩石物理模型所需的输入参数。应用该模型估算岩石在含水饱和、含油饱和条件下的纵、横波时差曲线,然后计算相应的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等弹性参数。对比实测的弹性参数与模型估算的弹性参数,根据其大小关系识别储层流体。2口井的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表明,利用岩石物理模型识别储层流体结论与常规测井解释结论、试油结论均相符,这为复杂岩性储层的流体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开展济阳坳陷地下岩石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了解不同复杂介质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对济阳坳陷下第三系500余块样品进行了地震波传播及岩石物理测试。通过对样品在地层条件下测试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济阳坳陷下第三系岩石地震波传播特征,论述了各种岩性岩石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孔隙度、岩石密度与纵波速度、波阻抗与孔隙度以及纵波、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对研究济阳坳陷地下岩石地震波响应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anges in fluid properties of rocks on the compressional-wave velocity VP and shear-wave velocity Vs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ck physic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in oil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fluid substitu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using ultrasonic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fluid substitution on the rock elastic modulus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fluid properties, saturation, and confining pressure. For a rock with specific properties and porosity,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prediction for fluid substitution accord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higher than 60 MPa for our experimental data), but failed to describe the trend of experimental result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 and VP predicted by Gassmann's equ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measured by experiment. A higher porosity resulted in stronger sensitivity of the bulk modulus of saturated rocks to the change of fluid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有效预测裂缝发育区是寻找致密气甜点区的关键,但目前海陆过渡相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预测的效果较差。利用DEM理论模型获得岩石孔隙纵横比α及干岩石体积模量,探讨裂缝对致密碎屑岩地层岩石弹性的影响及不同尺度裂缝间的关联性。利用模型确定的α可以较好地识别出裂纹发育段,随着孔隙纵横比由1.0转变为0.01,地层岩石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也逐渐降低,表明裂纹相比孔隙而言更容易引起岩石弹性发生改变。地层岩石由干岩石到饱和地层流体过程中,裂缝不发育地层的体积模量增加幅度为3.1%;对于裂缝发育地层段,孔隙度小于4.7%时其体积模量的增加幅度平均为7.0%,孔隙度大于4.7%时其体积模量增加幅度平均为23.0%,拐点处所对应岩石孔隙度可作为岩石内部裂纹发育程度的评价指标。对于裂缝不发育段地层,干岩石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的比值和孔隙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对于裂缝发育段地层,干岩石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的比值和孔隙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岩石弹性性质可以定量表征碎屑岩地层裂缝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含气地层弹性性质及其波场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储层条件下天然气及地层水弹性参数变化特征的分析,通过含气地层纵、横波速度的计算,采用物理模拟与实验分析,含气地层具有以下波场响应特征:同一地层条件下相对比重较大的天然气比相对比重轻的天然气具有更高的纵波速度;含盐水岩石的纵波速度随盐水矿化度的增高而增大;流体性质不同对纵波速度影响较大,而对横波速度影响很小。地层所含流体不同其波场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含气地层具有较强的反射能量,含水地层反射能量相对减弱;非均质性含气地层其波场响应中绕射波比较发育。  相似文献   

16.
Biot系数和岩石弹性模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阳坳陷古近系地层87块砂岩样品进行了模拟地层条件(温度、压力)的实验测试,结合岩心薄片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有效压力、岩性对Biot系数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iot系数随着有效压力和钙胶结物增加而减小,随着孔隙度增加而增大;体积模量随着有效压力增加而增大;建立了Biot系数模型和岩石弹性模量与孔隙度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的岩石弹性模量或速度上限更接近实验测量数据,可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合理的岩性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层埋藏深度的增加使地震波在目的层的入射角范围变窄,造成大入射角地震信息的缺失;深层更强烈的压实作用影响了常规流体因子对储层的敏感性,因此需构建对储层更敏感的流体因子并做相应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考虑到流体体积模量Kf对碳氢化合物的敏感度较高的特点,本文从岩石物理理论出发,推导了基于流体体积模量Kf、固体刚性参数Km和密度ρ的三参数AVO近似方程和弹性阻抗方程,该方程满足窄角度入射时反演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基于本文近似公式介绍了流体体积模量Kf的提取流程。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表明,流体体积模量Kf可从叠前地震数据中提取,且方法具有稳定性、实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