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同友 《山东煤炭科技》2022,(11):128-130+133
为了解决采空区遗煤自燃隐患,利用贝纳基安全评价法进行煤炭自然发火安全评价,依据自然发火评价结果对采空区“三带”进行测定与划分并提出了防灭火措施。结果表明: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程度为29.56%,有自燃倾向性;灭火措施实施后,氧气浓度降至约3%,火灾标志性气体CO浓度未升高,防灭火预控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用罗克休和水玻璃配合使用封堵漏风通道的方法,消除了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隐患,至今未发现CO浓度增高等发火征兆。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做好豹子沟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工作,通过对自然发火实验数据的分析,对豹子沟煤矿煤炭自燃规律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和优选出了标志性气体,确定了煤自燃临界氧气浓度。结果表明:CO、C_2H_4、C_3H_6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分别在62、165、220℃;CO可以作为预侧预报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煤炭自然发火的临界氧气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4.
提高矿井开采煤层早期自然发火特征监测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束管监测系统中,将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结合在一起,由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分析CO,CO2,CH4和O2,用气相色谱仪分析C2H4,C2H6和C2H2。该组合系统可快速、准确、稳定、连续地测定矿井开采煤层早期自然发火特征。  相似文献   

5.
曾海利 《煤炭工程》2012,(11):112-114
 阳湾沟煤矿所开采的6号煤层属于Ⅰ类容易自燃煤层。通过对阳湾沟煤矿6号煤层煤样进行自然发火程序升温试验,得到CO浓度,CH4浓度,C2H4浓度、C2H6浓度和耗氧速度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确定CO为阳湾沟煤矿自然发火主要标志气体,C2H4和C2H6为辅助标志气体,基于此建立阳湾沟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并根据CO释放量,确定了阳湾沟煤矿氧化自燃标志气体判别参数,为防治阳湾沟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一氧化碳(以下均写其分子式 CO)是一种剧毒气体,在许多厂矿企业,及时监测CO 在大气中的浓度,对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 CO 浓度不得超过24ppm。在煤矿井下煤自然发火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 CO,矿井风流中 CO 浓度的增大是煤自燃的主要征兆之一。矿井通风安全和救护人员在预测和处理火灾事故中,都需要及时测定 CO 的浓度。因此,及时测定 CO 浓度,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含丝炭层与不含丝炭层典型煤样的热重与热解实验,以活化能为煤自燃倾向性指标,研究古山矿065-2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实验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CO、CH4、C2H4的浓度及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典型煤层氧化分解属一级化学反应,丝炭煤着火温度低、自然发火倾向性强,须重点监测和防治。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标气体选择的一般原则,建立以CO为主、C2H4为辅的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体系,提高煤炭早期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度,以预防矿井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羊东矿和羊渠河煤矿2号煤层煤样进行自然发火程序升温试验,得到CO、CO2、CH4、C2H4、C2H6和C3H8六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曲线。发现同一煤层不同区域煤的氧化自燃特性存在差异。分析确定了CO为羊东煤矿自然发火主要标志气体,CO2、CH4、C2H6和C3H8为辅助标志气体,C2H4、C2H2为确认指标标志气体。建立了羊东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体系,并根据CO释放量,确定了羊东矿煤层氧化自燃标志气体判别参数,为该矿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6,(10):165-167
为解决大北矿102工作面裂隙发育煤层自然发火的难题,分析了该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通,二注,三监测"综合防灭火技术;采用该技术后,煤壁与巷内空气温差0.3℃~1.4℃,采空区CO浓度3×10~(-6)~16×10~(-6),远远低于CO预警临界浓度1×10~(-4),有效解决了102工作面煤体自然发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保德煤矿8#煤层煤样的标志性气体实验数据的分析,重点研究了气体产物规律及特性、标志性气体分析与优选、煤自燃临界氧气浓度等。结果表明,CO、C2H4和C3H6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分别在62℃、165℃和220℃左右;CO可以作为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的指标气体;煤炭自然发火的临界氧气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11.
闫刘强  潘峰 《煤矿安全》2012,43(10):71-73
通过对耿村煤矿开采的二3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容易自然发火的原因分析,得出了综放工作面CO涌出规律,构建了防灭火技术体系,确定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CO浓度临界值为100×10-6,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推进,对类似矿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煤层氧化释放的指标性气体预测煤层自燃可靠性,利用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对豹子沟煤矿9号煤层煤样氧化过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及特性、标志性气体分析与优选、煤自燃临界氧气浓度等。研究结果表明,CO、C_2H_4和C_3H_6气体出现的临界温度分别在61℃、159℃和210℃左右;CO是煤样氧化过程中出现最早、且贯穿整个氧化过程的预测煤层自然发火的最佳指标气体;煤炭自然发火的临界氧气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用气体分析法早期发现煤自然发火的方法有测定空气中 CO 和 C_2H_4含量或测定去掉 CH_4的链烷类对于 CH_4的比率变化法等。但是,目前用这些气体指标判断自然发火的熄灭适用的研究报告还不多。本文系作者用试验室气体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和井下实际自燃火区气体分析的结果相对比的方法判断火区停风后其火灾是否熄灭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4.
夏海斌  昝军才  林建成  李可 《陕西煤炭》2020,39(1):123-126,185
针对小庄煤矿4020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隐患问题,分析了该工作面自然发火原因、液态CO 2防灭火机理及施工工艺,成功实施了液态CO 2防灭火技术在现场的应用。在向4020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灌注液态CO 2后,采空区出水温度由灌注前的36℃降至26.5℃,上隅角袋子墙内CO浓度由灌注前的0.0067%降至0.0051%,上隅角采空区19 m处CO浓度由灌注前的0.0072%降至0.0053%,采空区出水温度和CO浓度显著下降并维持稳定。实践表明,该技术成功遏制了采空区遗煤进一步氧化升温,消除了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也为矿井防灭火工作积累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秦源煤业N104工作面所采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该工作面回撤期间,工作面及回风巷道内CO浓度严重超限。阐述了煤层自然发火的经过,深入分析了自然发火的原因,并初步推断了自然发火区域,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木瓜煤矿10#煤层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对10#煤层进行煤样自燃特性实验分析,确定了采空区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以10-100工作面为例,建立束管监测系统;分析表明,距工作面大于55.2 m的采空区存在自然发火的可能;采用进风侧埋管采空区注氮系统,注氮后采空区CO浓度明显降低;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羊场湾煤矿所采煤层自然发火等级为Ⅰ级,属于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周期仅为23天。因此,煤层自然发火严重威胁着羊场湾煤矿的安全生产。在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区间,通过实施开区注液氮防灭火技术后,有效地降低了采空区内温度和CO浓度,取得良好的防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康宇  邵阳 《煤炭技术》2020,39(7):94-97
为了预防煤层自然发火事故,利用煤自然发火模拟实验气体产物分析方法,对某矿10+11~#煤层煤样进行自然发火气体产物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CO、烯烃气体、烷烃气体的产生规律,绘制了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产生气体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并对煤样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分析。最后优选出CO、C_2H_4、C_2H_2、C_2H_4/C_2H_6、C_3H_8/C_2H_6作为该矿10+11~#煤层煤自然发火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潞宁煤业3#煤层新鲜煤样进行实验室煤升温氧化实验,测定了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各种气体组分的发生量,分析了H2、CO、CO2、CH4、C2H4、C2H6等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特性,得出了H2、CO、C2H4、C2H4/C2H6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选择出适合潞宁煤业3#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为潞宁3#煤层自然发火火灾预测预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分析平庄红庙煤矿褐煤的自然发火期,采集了该矿5组褐煤样品,首先应用STA449C热重分析仪进行了煤低温氧化的自然发火特征温度试验,得到热重曲线,发现褐煤在常温下能够迅速氧化并达到自燃程度;然后通过热重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煤层样品发火的活化能为123.5 k J/mol;最后通过化学反应速度方程计算得到红庙矿煤层的自然发火期平均为21.42 d。分析结果与红庙褐煤自然发火期的相关记录数据较接近,对于该矿煤层自然发火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