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分离自山西老陈醋醋醅中的9株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产酶、产酸、产酯、产多酚和产乙偶姻等发酵特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9株芽孢菌分别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P-18、CP-1853、CP-167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P-803,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P-2430,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CP-6、CP-1576,漠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CP-15和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CP-2436。9株菌的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活分别为9.77~61.40 U/mL、7.98~54.99 U/mL和4.16~22.80 U/mL,其中菌株CP-1853的蛋白酶活最高(22.80 U/mL),且具有较高淀粉酶活(43.22 U/mL)和纤维素酶活(38.97 U/mL);菌株CP-18 和CP-1853产酸和产酯能力较强,分别为0.25 g/L和10.67 g/100 mL;菌株CP-803和CP-1576产多酚和乙偶姻能力较强,分别为596.38 μg/mL和1.15 mg/mL。这些优良菌株可以为山西老陈醋的提质增效起到一定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山西老陈醋酒化阶段和醋化阶段分离筛选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初筛以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衡量标准;复筛采用DNS法和福林酚法对分离菌株的粗酶提取液进行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获得1株芽孢杆菌JX4-13。该株菌的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酶活力均相对较高。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DNA鉴定,菌株JX4-1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3.
程雅韵  郑琳  李官浩  金清 《食品科学》2016,37(11):97-102
为了更好地研究北方地区传统黄豆酱中低营养菌株的分布及其功能特性,对采集于不同地区的黄豆酱样品进行低营养菌株的筛选、分离及纯化,并研究其产胞外酶特性。结果共分离出114 株低营养菌株,其中69 株产纤维素酶,81 株产淀粉酶,112 株产脂肪酶,72 株产β-葡萄糖苷酶,59 株产蛋白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产酶活性高的代表菌株进行鉴定,鉴定出5 种类别菌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阿萨尔基亚芽孢杆菌(Bacillus axarquiensis)。所筛选的产酶活性高的低营养菌株短小芽孢杆菌HS1-4和枯草芽孢杆菌HS5-13耐盐性高,对环境的抗耐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的醋醅中分离芽孢杆菌(Bacillus),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菌株随机扩增多态性脱氧核糖核酸(RAPD)分型和产酶、乙偶姻、多酚、总酯之间的关系,从中筛选一株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出30株芽孢杆菌,其中11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8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6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株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芽孢杆菌种内具有基因多样性,同种同型别的芽孢杆菌性状具有相似性;但同种不同型别的芽孢杆菌特性具有差异性。最终筛选出1株产糖化酶(89.68 U/m L)、蛋白酶(34.53 U/m L)、乙偶姻(1.05 mg/m L)、多酚(401.36μg/m L)、总酯(9.62 g/100 m L)能力均较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38。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贵州传统豆瓣辣酱中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以获得高产蛋白酶菌株,为豆瓣辣酱生产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脱脂牛乳平板法,初筛产蛋白酶菌株;比浊法测定各菌株生长曲线,了解各菌株的对数生长期;牛津杯法及Folin法对菌株所产粗酶液活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筛选出高产蛋白酶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筛选获3株高产蛋白酶菌株A-1、A-2、A-3,经菌种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 DNA分子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对数生长期分别为4~18、6~18、10~20 h;其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37.042、165.560、103.286 U/m L。  相似文献   

6.
从虾塘沉积物中分离到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C1,采用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进一步探究其在提取虾壳甲壳素工艺中脱蛋白的应用,并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虾壳蛋白脱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1被鉴定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对虾壳的脱蛋白能力高于枯草芽孢杆菌。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量为50 g/L,虾壳粉添加量为20 g/L,酵母膏添加量为1 g/L时,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发酵5 d的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45.7 U/mL、220.8 U/mL,脱蛋白率分别达到80.4%、90.8%。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研究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划线法从中温大曲中分离纯化芽孢杆菌,通过透明圈法初筛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复筛,获得高产淀粉酶芽孢杆菌,并采用形态学观察和16S r RNA同源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种鉴定。以淀粉酶活力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对筛选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出72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一株淀粉酶活力最高的芽孢杆菌菌株,编号为ZTW17-6,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最佳培养条件为乳糖50 g/L、蛋白胨60 g/L、接种量5%、发酵温度35℃、转速180 r/min、装液量76 m L/250 m L、初始pH值7。在此优化条件下,淀粉酶活力达到8 352.95 U/m L,是优化前的2.61倍。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淀粉酶的菌株,经淀粉培养基初筛后,采用DNS法对发酵提取的粗酶液进行总酶活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对筛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产淀粉酶芽孢杆菌,测得其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7~3.5之间,其中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能力较高,总酶活达到19.760 U/mL和15.432 U/mL;4株芽孢杆菌所产α-淀粉酶酶活在6.4 U/mL~10.4 U/mL之间。经鉴定,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为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淀粉酶能力优于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酿酒》2016,(6)
霉菌是酿酒大曲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酶能力影响大曲质量。对宋河中高温大曲和高温大曲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18Sr DNA基因分析对主要霉菌进行鉴定,并采用透明圈法初筛主要产酶菌,半固态发酵测酶活法研究几株初筛霉菌的产酶功能。结果表明:共得到具有明显特征的10株霉菌,9株分别归属于4个属即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毛霉属(Mucor)和链格孢属(Alernaria),1株未确定;初筛得到7株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酯化酶的功能霉菌,其中菌株MM9产α-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较高,其酶活分别为32.45U/m L和587.50U/m L,菌株Mh2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11.87U/m L;菌株MM10产酯化酶活力最高为16.03U/m L。  相似文献   

10.
筛选和应用产中性蛋白酶能力强、产脂肪酶能力很弱的耐中碳链脂肪酸型菌株,是提高水酶法提取樟树籽仁油产品得率及质量的关键。使用樟树籽仁粕粉平板富集,脱脂奶平板法、油脂平板法初筛,福林酚法、樟树籽仁培养基摇瓶复筛等方法,自樟树籽仁油生产废渣中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活力达4536.5 U/m L、产脂肪酶活力只有0.088 U/m L、适用于水酶法提取樟树籽仁油等中碳链油脂的菌株Z16。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Z1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芽孢杆菌Z16所产中性蛋白酶在50℃温度下的酶活力最高,Mn2+对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适宜酶解温度为40~45℃、适宜酶解p H为7.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豆豉中分离出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并进行紫外诱变,以提高菌株的产蛋白酶能力.方法: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初步筛选出一些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比较发酵后蛋白酶活力,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菌株,鉴定其菌种,对该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并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一株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菌株.结果:分离鉴定后得知菌株B为地衣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为2360.80U/mL.最佳诱变时间为120s,菌落致死率为66.68%,得到的高产蛋白酶菌株为B-14,其蛋白酶活力为2922.90U/mL,诱变后菌株产蛋白酶活力提高了23.81%.结论:通过筛选、诱变成功选育出高产蛋白酶的菌株B-14.  相似文献   

12.
《酿酒》2016,(4)
以55℃培养条件下筛选的1株酒曲耐高温产酯酶芽孢菌为供试菌种,采用选择培养基和产酶培养基,分别在30℃和55℃条件下进行培养和摇床发酵,观察透明圈并测定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及酯化酶的活力;选择不同碳源、氮源、初始p H、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30℃培养条件下研究其产酯酶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特性,且在30℃条件下产酯酶活力最大值为0.963g/100m L,产蛋白酶活力最大值为0.013U/m L,产淀粉酶活力最大值为2.510U/m L,产纤维素酶活力最大值为9.360U/m L,液态发酵产酯酶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添加乳糖5g/100m L麸皮、1.5g/100m L、Ca~(2+)0.01g/100m L、表面活性剂1.5g/100m Lp H、7.0,发酵时间5d,该条件下芽孢菌的产酯酶活力达到最大值0.905g/100m L。  相似文献   

13.
从山西老陈醋酒化阶段和醋化阶段筛选高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采用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环境耐受性分析。得到一株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JT10-9,淀粉酶活力可达到228.73 U/mL。该菌株能耐受9%的乙醇体积分数,在pH 3.5的条件下可生长,在20~50 ℃环境中生长良好。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鉴定,鉴定菌株JT10-9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4.
以白酒酒糟为原料,通过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筛选出酒糟中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得到3株产纤维素酶菌株:p1001、p1002、p1004,经鉴定这3株菌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通过研究生长条件对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这3株菌在55 ℃、pH值为5时酶活性最高,在此条件下p1004的酶活力为1.2 U/mL,约为p1001、p1002的两倍。这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产纤维素酶菌来提高纤维素的分解和出酒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高温大曲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嗜热芽孢杆菌ZJY-1,研究了菌株ZJY-1的生长特性和产酶特性,并应用于强化麸曲探究其价值。经鉴定分析,菌株ZJY-1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其最适生长pH为7.0,有良好嗜热性,最适生长温度为55℃,且在65℃高温下仍生长良好;菌株酶活力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时间菌株功能酶活力存在差异,淀粉酶活力最高达到了133.5 U/g±12.5 U/g,蛋白酶活力最高为175.4 U/g±4.8 U/g;通过制备强化麸曲试验表明,ZJY-1麸曲具备分泌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生物量指标可达到5.7×1010±2.8×109CFU/g。本研究丰富了大曲微生物菌种资源,为高温曲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鲅鱼副产物为实验材料,定向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野生菌株。方法 以脱脂牛奶培养基对鲅鱼副产物中的产蛋白酶微生物进行初筛,采用福林酚方法对各菌株产蛋白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复筛出具有高产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野生菌株,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DNA测序分析)对高产蛋白酶菌株进行物种鉴定。进一步通过测定高产菌发酵过程中的菌株浓度和蛋白酶活力,分析菌株随发酵时间的生长情况和产酶动力学。结果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初步筛选获得8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菌株,进一步复筛发现两株菌Z3和Z8菌株产蛋白酶的能力较强[碱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393.87±19.69)、(358.87±17.94)U/mL;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344.87±17.24)、(291.20±14.56)U/mL]。经分子生物学测序比对分析菌株Z3和Z8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对两株菌的生产情况和产酶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两株菌的产酶模式均为部分生长偶联型,枯草芽孢杆菌Z3菌株合成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能力优于蜡样芽孢杆菌Z8。结论 本研究从鲅鱼副产...  相似文献   

17.
从浏阳豆豉发酵过程中分离产高酶活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对其产蛋白酶、脂肪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3株菌(编号为000、5132、621)均被鉴定为溜曲霉菌(Aspergillus tamarri)。3株菌的蛋白酶、脂肪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621蛋白酶活性最强,为(207.98±3.20)U/mL;菌株5132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为(3.40±1.40)U/mL;菌株000的脂肪酶活性最高,为(90.7±0.64)U/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庆阳豆豉的主要作用微生物,获得优势发酵菌株,以甘肃庆阳7个县区农户所制的发酵豆豉为材料,采用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通过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发酵液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传统豆豉发酵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筛选,最后对优势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出22株细菌菌株,初筛获得10株均可分解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其中QY2b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达到了25.37 U/mL和6.015 U/mL。通过对QY2b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鉴定手段,确定该优势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丰富淀粉酶生产菌株资源,该研究以中温大曲为样品,利用淀粉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得到高产淀粉酶菌株,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 R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产淀粉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得到6株产淀粉酶菌株,其中一株产淀粉酶活最高的菌株(编号为DQ47)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60 g/L,酵母粉37 g/L,发酵温度39℃,装液量85 m L/250 m L,转速175 r/min,初始p H值6,接种量3%。在此优化条件下,淀粉酶活力为8 158.23 U/m L,是优化前的14.75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筛选高产纤维素酶活性菌株以为食品工业所用,从发酵豆制品及土壤中分离到21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在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h,经刚果红染色、盐水脱色后5株细菌菌落周围可形成透明圈,其中以豆豉源F3菌株形成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即纤维素酶活性最高。F3菌株经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与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 plantarum)。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F3菌株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培养基初始pH为pH7.0,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h,纤维素酶活力可达21.14U/mL。解淀粉芽孢杆菌F3菌株的酶学性质及其对豆豉营养价值及品质的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