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的滩坝砂体等分布广泛,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30多年来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该类砂体具有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分布规律比较复杂。本文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地震、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沙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主力含油层段——沙四上亚段划分为2个中期地层旋回和7个短期地层旋回,并指出: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中期旋回基准面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东营凹陷南部缓斜坡东段潜山油源条件、运移条件、储集条件、圈闭条件 ,查明了潜山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控制因素 ,认为王古 1井附近的逆冲推覆构造带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其次是王古 1井西侧一序列的下古生界断块山发育区 ,而研究区南部王斜 95井以南、草桥油气田以北的广大不整合发育地区也是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凹陷中心的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并开始排烃,后由于喜山运动使全区遭受抬升和剥蚀,油气生成过程中断,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表明,此阶段的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气生成数量有限;第二期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沉积时期,伴随着凹陷的持续全面沉降和深埋,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和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进一步成熟,生烃作用增强,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两次成藏的原油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凹陷边缘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原油成熟度较低,是早期充注成藏的;生油凹陷中心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原油成熟度较高,为第二期充注成藏的;而过渡带(斜坡带)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比较复杂,总体特征是混源聚集、多期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沙三段浊积岩油藏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东营凹陷沙三段发育了大量浊积岩,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在充分分析了东营凹陷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和地震剖面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东营凹陷沙三段近源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及洪水浊积扇的沉积模式,并从生储盖条件、运移通道及油气封存箱等方面探讨了浊积岩油藏的形成机制及成藏模式.研究认为东营凹陷沙三段浊积岩具有有利的生储盖条件,具备形成油藏的条件,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营凹陷东北斜坡带坨142块沙二段15砂组的研究,对该区沙二段地层进行了沉积相及微相划分,描述了斜坡带储层沉积特征,建立储层沉积模式,探讨了斜坡带成藏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为今后该区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潜江凹陷王场油田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潜江凹陷王场油田潜江组油藏的生烃潜力、沉积体系、储集条件、构造条件、温压条件、油气 分布规律、油气生排烃史以及油气运聚史的研究,对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研究区潜江组具 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其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展布、优质砂体、断层及背斜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王场油田油气成藏模式:源内-混源-垂向-侧向多期运聚成藏。王场油田潜江组油藏紧邻生烃洼陷, 油气主要分布于王场背斜,油气主成藏期与断层活动期相匹配,油气主要通过断层和砂体进行阶梯式运 移,其中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式及成藏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辛镇构造南翼沙河街组三段(E2s3)为例,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目的层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层序格架基础上,对地震资料进行地震属性分析,然后结合已有的对该区沉积背景的认识,对属性分析和反演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刻画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可将E2s3分为3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即SQE2s3L、SQE2s3m、SQE2s3u,分别对应于沙三下亚段(E2s3L)、沙三中亚段(E2s3m)和沙三上亚段(E2s3u)。对重点研究的SQE2s3m则进一步划分为6个中期旋回,每个次级旋回内部都包括了近对称的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辛镇构造地区E2s3沉积时期,由于三角洲前缘的滑塌,发育了一系列深水浊积扇砂岩体。E2s3的沉积过程是一个三角洲向湖盆进积的过程,具有从早期到晚期三角洲逐渐向湖盆内部推进,沉积中心从东向西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东营凹陷沙三段浊积岩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中发育有大量的浊积砂体,它们构成了完整的浊积岩体系。在大量分析法积砂体岩相、地震相及测井相特征的基础上,对浊积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浊积砂体发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浊积砂体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沉积物物源的供应、洼陷带的开阔程度和沉积古地形的特征、水动力条件以及三角洲的规模和建设性、沉积盆地的沉降速率以及构造活动,主导因素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类型浊积砂体的形成。简要讨论了浊积砂体的沉积模式和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9.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岭凹陷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南部,其东西两侧分别为红岗阶地及华字井阶地,是纵贯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的大型凹陷。地层划分为三大构造层,即基底构造层、断陷构造层和坳陷构造层,构造演化史与松辽盆地相似,热演化的历史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分为裂谷盆地的形成、断陷、断坳过渡、坳陷和挤压反转5个盆地演化阶段。长岭凹陷油气成藏受各种成藏要素及其有机配置关系所控制,通过研究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有利储集相带和运移通道条件3种因素控制,主要有5种油气成藏模式:自生自储成藏模式、近源成藏模式、远源侧向成藏模式、阶梯成藏模式和垂向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发育9期特征明显的三角洲进积单元,古地貌对三角洲进积单元的控制作用明显。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用适用于该区的定量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滨线轨迹法,来重建研究区9期三角洲进积单元的古地貌特征,并揭示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营三角洲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古地貌整体呈现南缓北陡、斜坡向西迁移的特征。沉积体的分布范围和沉积样式与古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三角洲沉积主要沿着东部和东南部凸起逐渐向湖盆推进,受物源供给能力和古地貌特征的影响,三角洲朵体沿斜坡向西延伸;深洼区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前端沉积物易发生失稳而形成浊积砂体。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南坡东段丁家屋子与八面河构造带之间的鞍部,新发现了王146区块沙四段油气藏.该油气藏埋深为1 462.9~1 748.5 m,但原油物性表现为高密度、高粘度和低凝固点的特征,为典型的深层稠油油藏,对其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仍不清楚,缺乏对深层稠油油气藏形成机理的研究.基于单井原油物性资料及其标志性化合物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油气主要来自于沙四段烃源岩,油气自生油洼陷向外运移过程中即开始发生降解作用;依据原油降解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存在2条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一条主要沿丁家屋子构造带走向运移,另一条主要沿八面河构造带走向运移.其中油气沿丁家屋子构造带走向运移过程中的降解作用最为强烈,从而导致王146区块深层稠油油气藏的形成,因此沿着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区域仍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砂岩输导层连通性量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为重点解剖对象,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结合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确定了砂岩输导体间的连通性,建立了利用砂地比判定砂体连通性的数学概率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量化描述了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主要砂岩输导层的连通特征。研究表明,当砂地比低于20% 时,砂体间基本不连通;当砂地比大于20% 时,砂体间连通的概率随砂地比增加而逐渐变大;当砂地比大于80% 时,砂体间完全连通。除王家岗油田、八面河及研究区西南部一带外,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输导层砂体连通性较差,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和沙河街组二段输导层砂体间连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丰洼陷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处在凹陷东北边缘的特殊位置,成藏条件优越.古近系岩性油藏主要包括砂岩透镜体油藏、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和砂体被断层切穿的岩性油藏3种类型.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浊积岩砂体的性质和分布,砂体分布范围内有利的构造位置和有利的沉积储集相带成为控制岩性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油气勘探方向应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两种成因的储集砂体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深陷期层序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形成于湖盆深断陷期的东营凹陷沙三段-沙二段下亚段可划分出三个深断陷型层序,三个层序结构相似,由低位体系域、湖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层序的主要特征是发育数量众多的低位扇砂体、区域分布的油页岩和深湖相泥岩及大型的进积三角洲砂体。层序纵向上叠加使盆地边缘形成明显的砂泥岩旋回性沉积,盆地中心主要为泥岩夹浊积砂岩。层序中发育的各类低位扇砂体、深水浊积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砂体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是形成岩性油藏最有利的砂体类型。构造坡折带是控制各类砂体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构造坡折带附近是寻找岩性油藏的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砂岩体的物源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巨厚砂岩体的物源和成因类型众说纷纭,见解各异。该文认为,高青,正理庄和金家砂岩体的物源区主要是南部的鲁西隆起,樊家砂岩体的主要物源区是青城凸起,在三种成因类型中,以辫状三角洲最为发育,主要分布于高青,正理庄,金家和樊家等地;扇三角洲发育在花沟,湖相分布则较为广泛,各砂岩体由于成因类型不同,表现出的沉积特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车镇凹陷沙四段是区内较为重要的勘探层系,但该段层序特征划分难且分布规律复杂。通过应用地震、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层序划分方案,明确了各层序在平面上的展布。研究表明:车镇凹陷沙四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又可划分出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其中车西洼陷和郭局子洼陷为研究区两个相对沉降中心,控制了层序Ⅰ和层序Ⅱ的展布格局和沉积特征;层序Ⅲ受构造抬升剥蚀在车东地区不发育,车西地区仅局部残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显微薄片的观察,依据有机质含量、无机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等特征,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樊页1井的细粒沉积岩划分出11种岩相类型。利用常量、微量元素含量及特定元素比值的垂向变化,从古气候、古物源、古水深、古盐度和古氧化还原性5个方面对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层段发育的细粒沉积岩形成于半深湖-深湖、半咸水-咸水、相对湿润、还原-强还原的古环境条件,且环境的垂向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了水体加深、盐度降低、气候由干旱转为湿润、强还原-弱还原-还原、陆源供给由多减少再增多的演化过程。5个沉积环境要素共同影响着岩相类型的垂向分布与组合特征。随水体加深,岩相组合中碳酸盐岩所占比重逐渐降低。不考虑重力流事件,岩石组分中石英、长石含量与水体深度、离岸距离、陆源碎屑供给量密切相关,从而影响粉砂岩及粉砂质细粒沉积岩的发育程度。高盐、强还原的水介质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多形成富有机质岩相。古气候的变化使其他古环境要素也相应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岩相类型的分布与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时期的湖泊古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有机碳法计算湖泊古生产力的公式计算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数百口井的古生产力值,做出了古生产力平面分布图,并与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的古生产力以及现代不同营养类型湖泊的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时期东营凹陷为超营养湖泊,是最有利于生油的湖泊;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为富营养湖,也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按生油岩的优劣程度排序,依次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一段、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