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鞍钢为了炼钢需要,对引进10000米~3/时制氧机配置杭氧制氩装置进行提氩。经鞍钢氧气厂和杭州制氧机厂的二年努力,于1983年9月25日至10月4日进行了连续运转调试(其中因故中断调试2天),获得成功。10月8日鞍钢氧气厂和杭氧厂签署了“试车纪要”,双方认为:杭氧厂制造的120标米~3/时成套制氩装置配在日本神钢产的10000标米~3/时制氧机是能够连续稳定生产的。氩气产量、纯度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即液态精氩(折气态)产量120标米~3/时,纯度99.99%Ar。供氩压力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即30~150公斤/厘米~2。对液氩泵等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尚待进一步考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武钢氧气厂从林德公司引进的两套10000标米~3/时制氧机考核试车与正常生产时的运转数据。表2。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武钢氧气厂10000米~3/时制氧机的粗氧除氧炉一次爆炸故事的经过、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150米~3/时制氧机间断制氧2小时、8小时、32小时,在停车前的操作及步骤,恢复生产时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用于纯氧顶吹转炉炼钢的制氧机,从300~10000标米~3/时,这些制氧机由于本身安全运转的需要,广泛地采用了循环离心式液氧泵,以去除主冷凝器内的碳氢化合物。由于液氧泵必须适应制氧机长期运转的需要,故泵的轴封寿命问题便成为目前国内离心式液氧  相似文献   

6.
<正>杭州制氧机厂按照引进的西德林德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 KDON-11000/10000型空分设备,于1982年10月底如期完成自制部分的试制任务。这套空分设备是按引进技术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套大型制氧机,是根据包头钢铁公司炼钢需要设计的。其氧气量为11000标米3/时(99.6%),氮气量为10000标米3/时(含氧100ppm),液氩量为190标米3/时(99.999%)。  相似文献   

7.
自一九○三年西德林德公司生产第一台10米3/时双级精馏的制氧机以来,随着制氧机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氧、氮和各种稀有气体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这促进了制氧机制造业的发展、三十年代以前,仅有西德和法国生产容量为2~600米3/时的中、小型制氧机,以满足焊接、切割用氧和化工厂用氮需要。三十年代后,日本、英、美、苏联等国家也开始生产制  相似文献   

8.
液氮的应用     
一、前言利用液氮的低温(77K)和氮气的惰性,可将其用作致冷剂和防氧化保护气。由于氮气无毒、不污染环境和来源丰富,且其生产与液化技术已经成熟,所以,液氮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现有10000标米~3/时以上的制氧机约300套,每年副产氮气38.4亿米~3,绝大部分被放空。若将这些氮气回收利用,按0.5千瓦时/标米~3氧计,氧氮能耗各占一半,则每年可回收9.6亿度电,折合标准煤270万吨,  相似文献   

9.
<正>武钢氧气厂从西德引进的两套10000标米~3/时制氧机(C、D台)1983年4月底全部投入运行以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能达到和超过合同规定的指标。其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10.
DA350-61型空压机系3200米3/时制氧机的配套产品,也是6000米3/时制氧机选用的配套机组的一种。长期来,使用单位普遍感到该机出力不足,尤其在南方地区,夏季只有16000标米3/时,甚至低于14000标米3/时。同时,从运行实践中普遍感到3200米3/时和6000米3/时制氧机分馏塔有潜力,只要压缩空气量足够,氧、氮产量和质量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设计值。因此,空压机出力太低,空分装置“吃不饱”是当前3200米3/时和6000米3/时制氧机关键技  相似文献   

11.
鞍钢钢铁公司自日本引进的10000米~3/时制氧机,自1975年1月份主冷凝蒸发器爆炸后,日方以种种借口,推卸责任,并提高板翅式换热器的备件价格。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纳溪四川省化工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国外稀有气体》1977年第1期,刊载一篇“西德10000标米~3/时(A型)制氧机空分部分及稀有气体全提取工艺流程和设备”,由武钢氧气厂技术科供稿,详细介绍了我国引进的西德林德公司“10000”制氧机工艺流程及设备,以及开车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附大型流  相似文献   

13.
3200米~3/时制氧机投产以后,曾多次出现切换系统四通电磁阀故障、控制器微动开关损坏、周期计时器失灵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后,都需临时停车,处理故障,对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出版消息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新编的范围包括20、50、150、300米~3/时制氧机的专辑副刊——《小型制氧机的操作与改进》,即将出版。其内容主要是小型制氧机设备介绍、操作说明和有关改进,分八个部分:(一)20米~3/时空分设备;(二)50米~3/时空分设备;(三)150米~3/时空分设备;(四)300  相似文献   

15.
日本氧气公司,1910年作为日本最初的氧气制造工厂被建立,到1968年制成25000米~3/时制氧机,1971年35000米~3/时制氧机开始运转。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制氧装置。1972年制造了2套。它的连续运转时间为2年。目前已完成准备制造50000~60000米~3/时制氧机的工作。日本氧气公司20000米~3/时以上空分装置交货情况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6.
我厂氧气站在1971年完成一台自制50米~3/时制氧机的基础上,又将原50米~3/时制氧机进行了全面改造。现将改进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空分设备公司组织的KDN-720/38.88y高纯氮设备(720米3/时N2)订货会,于1985年7月15~21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9人。哈尔滨制氧机厂的代表就有关720米3/时高纯氮设备的试制过程和在洛阳玻璃厂运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高举《鞍钢宪法》光辉旗帜,哈尔滨制氧机厂广大职工大搞技术革新,对老产品50-150米3/时制氧机及60米3/时纯氮设备(即20米3/时制氧机),采用了中压与高压分子筛纯化器,取代了碱水洗涤塔、干燥器、碱水拌合器和丙炔  相似文献   

19.
武钢10000米~3/时制氧机(B台)系从西德林德公司引进。板式主冷,合金铝材,直径3200毫米,高度3715毫米,置于上、下塔之间,底部标高位于冷箱17米高左右。主冷内由四个尺寸为2000×910×900毫米的板式单元组成,星形布置,换热面积为3300米~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1979年11月底12月初冶金部地方中小型企业制氧机经验交流技术座谈会的资料。介绍了国产3200米~3/时和3350米~3/时制氧机技术改造、增产挖潜一机代两机以及加强企业管理的情况,使国产制氧机超过了铭牌指标(“3200”达到3400米~3/时)。图1、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