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经济和民生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公交运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已迫在眉睫,有人说应多修路,有人说要控制机动车辆发展,甚至是交通限行,而对此专家则表示:机动车化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变换我们的思维理念,要让有限的道路能为更多的出行服务。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策略。为了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做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重视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共市场行为,提高公共交通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标准生活》2014,(2):12-18
一座座现代城市的拔地而起,离不开城市交通的支持。在这张由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决速公交BRT、城际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构成的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出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可避免的也开始出现诸如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  相似文献   

3.
正一座座现代城市的拔地而起,离不开城市交通的支持。在这张由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公交BRT、城际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构成的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出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可避免的也开始出现诸如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城市交通解决不好,城市很难健康发展。因此,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张科学的、精心设计的城市交通网络做保障,而都市人的交通生活,更有赖于这张隐形的交通网。  相似文献   

4.
<正>一座座现代城市的拔地而起,离不开城市交通的支持。在这张由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公交BRT、城际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构成的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出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可避免的也开始出现诸如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城市交通解决不好,城市很难健康发展。因此,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张科学的、精心设计的城市交通网络做保障,而都市人的交通生活,更有赖于这张隐形的交通网。  相似文献   

5.
"公交都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本文围绕公交都市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指标,针对不同城市人口、城市交通、产业布局等特点,引入非集计模型对公交都市评价指标进行计算。通过设定模型,进行市场调研并计算出城市内各种机动交通方式的属性值,合理的分担率指标可以诱导公交都市建设更加适合产业布局和人口集聚。经过计算验证,非集计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候车亭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津 《包装工程》2013,34(4):62-65
以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背景下的公交候车亭功能设计和城市公共识别系统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启示,分析了国内公交候车亭设计存在的外观千篇一律、人性化关怀不足、商业氛围浓郁、文化气息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地域化的设计元素、公开化的设计过程组成的国内公交候车亭的科学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出一种城市智能公交候车亭,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市民的生活中,让乘客享受乘车的过程,带给人们良好的乘车体验和感受。方法:结合TRIZ理论中的资源分析法、裁剪原理、分离原理和多用原理,创新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公交候车亭。结果:设计出一种节能程度较高、个性化、智能化程度较高、信息功能较全面、并且能够满足不同乘车需求的公交候车亭。结论:通过分析TRIZ资源分析法、裁剪原理、分离原理及多用原理,将其应用在城市智能公交候车亭的创新设计中,可以找到设计方向及思路,提高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畅通城市交通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大背景下,处于不同阶段及规模的城市产生不同的交通需求,必须通过适当的交通工具及技术创新,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与人口迅猛增长和土地、能源日趋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硅谷》2011,(9):106-10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各大城市都在推广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如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各大城市都在推广"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挑战和需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特别是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公交车辆增加、线路延长、车次增多,交通运行不畅。尽管修建了大量的交通设施,但是交通拥挤现象仍十分严重。国内外多年实践经验表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Advanced Public Traffic System),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公交车辆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多,公共交通运营车辆逐年增加,单纯依靠追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位置定位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通过运营车辆位置定位技术实现公共交通路况的数字化、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便捷化、通过联网终端获取出行信息的多样化的方式来构建交通信息网,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能有效的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符合我国进行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普遍认为电动车是未来地面交通的发展主要方向。公共汽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据了解,北京“十一五”规划将中心城区的公交出行率由现在的28.1%提高到40%,上海计划5年内公交出行率由现在的22.3%增加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居民出行机动化的加强、层次的日益多样以及交通方式协同联运的紧密化要求公交必须多元化发展。为此,必须基于城市区域发展特性构建包含层次化线网、级别化枢纽以及多样化票制等一体化管理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使公交服务“网络化、舒适化、便捷化”,并建立以公交系统为战略主体的和谐交通体系,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交互信息设计改变了传统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促使人性化信息传播产业发展需求。城市的不断扩展,功能区规划不合理,人口逐年增长,以机动车为主体的交通发展导致了一系列城市生活问题,人们的交通出行效率极具下降。本文从信息交互特征入手解析信息设计的应用,探索长沙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发展,即"智能交通信息交互终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不断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智慧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出行作为"智慧出行"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中对RIFD技术在智能公交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提出构架智能公交感知网,实现人、车、线、站的全面互动,为广大乘客提供更优的公交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长春市的公共交通存在着许多问题,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地位已经成为目前长春市的主要发展策略之一。改进公交换乘站的分布和服务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公共交通对出行人群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区公共交通停靠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先进发达国家的实例进行讨论,分析了长春市建设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罗建民  黎琦  董招  黄德意  曾琦 《安装》2023,(S1):122-123
<正>一、成果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成为了当前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道路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及噪声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问题愈发被人们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电能驱动、快捷舒适的公共出行方式受到了众多城市的欢迎。而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动力来源,是最重要的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伴随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市政交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的新需求。国内二、三线城市都积极地开始建设市政工程,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密切相关。市政工程建设可以优化生产布局力以及加强投资的环境,不过工程建设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市场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的市政工程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来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首先第一步就要完善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有了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市政道路工程管理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做为一座城市的窗口,从制度上和技术上保证工程质盘的稳步管理水平提高。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设施可以看作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其外形的演变、布局的不断改善也代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轨迹。本篇文章主要从人性化和地域性的视角,对成都市现有候车亭、电话亭、公共座椅、垃圾桶以及路灯等公共设施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和分析总结,着重于发现问题和总结不足,旨在促使城市设施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能更好地传承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