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件在电镀前抛光是一道费时的工序,利用电解、液体磨料冲刷复合抛光工艺,可及时去除电解过程中在工件表面产生的钝化膜,提高电解抛光质量和速度,降低劳动强度。此工艺特别适用于批量较大,表面形状较复杂的工件抛光。  相似文献   

2.
工件在电镀前抛光是一道费工费时的工序,我们利用电解、液体磨料冲刷复合抛光工艺,可及时去除电解过程中在工件表面产生的钝化膜,提高电解抛光质量和速度,降低劳动强度,此工艺特别适用于批量较大、表面形状较复杂的零件的抛光。  相似文献   

3.
结合电解抛光的机理及特点,介绍了电解抛光在不锈钢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电解抛光装置的组成、电解抛光化学剂的选择、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电解抛光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践表明,电解抛光在不锈钢表面光亮处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模具钢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雪松  苏学满  杨明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2):1009-1011
介绍了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实验装置、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应用电解机械复合抛光工艺对几种模具钢材进行抛光实验,分析了各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关系,找出了加工电压、工具转速、废料粒度等对电解机械复合抛光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只要选配适当的工艺参数,采用此法可以获得及Ra<0.1μm的表面粗糙度,同时该技术能提高模具制造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5.
在电解加工和机械研磨的基础上,把电解阳极溶解与合成纤维无纺布上所粘结磨料的研磨有机地结合起来,试验了一种新的不锈钢电解机械复合抛光法,并总结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不锈钢表面的短时间的抛光加工后,表面光洁度可接近镜面。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电解机械复合抛光的工艺及原理,并应用铜基聚氨酯复合抛光轮对YG20硬质合金进行平面抛光试验,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找出了加工电压、工具转速、进给速度、磨削压力等对YG20硬质合金电解机械复合抛光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只要选配优化的工艺参数,采用此法可以获得Ra0.16μm的表面粗糙度,同时铜基聚氨酯复合抛光轮的寿命较长,是一种可用于工业化电解机械复合抛光的阴极工具。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工艺试验中的表面粗糙度和去除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及切屑微粒的形貌的提取分析,证明电解机械复合抛光的效率高于纯机械抛光和纯电解抛光,而且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时可以获得更低的极限表面粗糙度值,但是在获得同样表面粗糙度时,复合加工单位面积去除的材料更多。切屑和加工后表面形态显示电解作用主要在工件表面的凸起棱边上,这正是复合加工较机械加工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精密模具对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提出了镜面的高要求,抛光可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取决于三个因素:抛光工艺、模具钢材质和钢材的热处理。抛光工艺是很重要的因素,采用合理的抛光工艺,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如抛光工艺不合理,即使是用最好的钢材也无济于事。目前常用的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超声波抛光、流体抛光和磁研磨抛光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电解接触研磨、电解复合镜面抛光、液体电解研磨抛光、电解超声复会抛光、电解刷抛光等种种工艺方法,还例举了实用工艺装置,以期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应用电火花加工模具已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为提高加工后型腔模的表面光洁度,主要还是依靠手工抛光。由于电火花加工后的模具表面产生了硬化层,因此手工抛光十分困难。为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我们对电解抛光工艺进行了多次反复试验。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电解抛光的基本原理(附图) 电解抛光实际上就是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金属表面的抛光。目前,电解抛光的机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对于“粘膜假说”,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