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食品微生物学的快速检测方法和自动化操作属于应用微生物学的动态领域,旨在研究微生物的分离、早期检测、鉴定、计数及在食品、临床、医药、工业和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的改进方法.在过去的25年里,这一领域已成为应用微生物学整体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发展为一些国家和国际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以监控与食品腐败、食品保存、食品发酵、食品安全和食源性致病菌相关的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及代谢物.  相似文献   

3.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快速方法和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检测的快速方法和自动化研究和应用对解决应用微生物学和食品安全性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取样、样品制备方面;活细胞计数方法;评估总菌量和生物量的新方法和微生物技术的微量化;及诊断工具的应用等方面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等)虽然准确性较强,但常因耗时长、操作繁琐而难以满足迅速反应的需求。本文基于PCR技术的原理与优势,选取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沙门氏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以及非致病菌检测,分析PCR技术的实际应用流程及应用效果,以期为PCR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康文龙 《中国食品》2021,(4):129-130
食品微生物污染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并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准确有效地进行食品质量检验。同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保证样品检验质量,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水平,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现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GB 4789标准体系开展跟踪评价,为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西部19个省和直辖市开展研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政府检验机构、企业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实验室的相关检验人员。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数据录入系统进行数据在线录入和填报,数据采用SPSS 22.0和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56份,政府和企业的检验人员为调查主体。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对象对标准的整体评价均在4分以上(5分为满分),企业检验部门的评分高于政府检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8%(991/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体系可以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在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50.7%(535/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最为需要修订的是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机构对于需要增加的检验项目建议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976/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增加快速检验方法。结论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体系使用率高,整体评价好。建议国家管理部门明确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为其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工厂中环境和海产品加工前后的微生物学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了2个海产品加工厂的环境及加工前后海产品样品的菌落总数(个/cm2,个/g或个/mL)、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数(每100cm2,100g或100mL样品的MPN数),其结果如下:2个工厂对应样品的菌落总数及其分布规律相接近,但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出现率和数量却相差很大;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数都低于或远低于李斯特氏菌,且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与李斯特氏菌的数量和分布呈正相关;加工后海产品中的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可能来自原料和加工过程;环境中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主要来自原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免疫分析检验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化学技术等,并立足于当前微生物检测现状,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注重实验环境与设施管理、加强检验过程控制、开展员工培训教育工作等方式,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减少操作失误,确保微生物样本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从而保障食品安全与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叠氮丙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ropidiummonoazid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MA-qPCR)快速检测餐饮食品中6病原菌的方法。方法开发6种病原菌前增菌通用型培养基,采用热裂解方法提取样品DNA,采用PMA技术鉴别活菌与死菌,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样品中目标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建立病原菌的PMA-qPCR检测方法,开展餐饮食品样品病原菌筛查检测。结果本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较高, 1533份餐饮食品样品中检出病原菌71株,检出率为4.63%(71/1533)。结论本研究运用PMA-qPCR开展病原菌活菌检测技术研究,所建立研究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及相关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筛查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作,在检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而诸多因素中,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更是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食品安全也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在食品安全领域,微生物可以说是对食品安全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为了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做好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一项重点工作.在本文中,将就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民心、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已经变成社会不能忽略的现象。在诸多问题中,食品漂白剂的滥用就是其中之一。不但存在漂白剂过量使用的现象,甚至一些不法商贩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工业漂白剂到食品中。本文着重阐述亚硫酸盐漂白食品的快速定性方法,而非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根据《GB 478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GB 4789.28-2013)的检测要求,从我国菌种库中筛选出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可等效于GB 4789.28-2013中的标准菌株(ATCC14028),用于评价培养基的质量。该研究联合15家验证机构用7株不同分离源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依据GB 4789.28-2013的检验方法验证不同品牌的培养基,将生长率、选择性与ATCC41028一致性最高的菌株选为标准的等效质控菌株。为确保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各实验均采用同品牌同批次的培养基进行验证,每株菌株均由至少5家单位进行验证。综合生长率与选择性的结果,ATCC41028在各品牌培养基上均可良好生长,CMCC(B)50976与ATCC41028结果的一致性最高,而CMCC(B)50976最难进行培养或分离。同时,结果显示,不同品牌、不同人员、不同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培养基验证结果均有差异。工作组从7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筛选出CMCC(B)50976作为GB 4789.28的质控菌株,可等效于国外的标准菌株(ATCC14028),新菌株更具有代表性,且减少了国外菌株运输过程中的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14.
联用VIDAS法和API Listeria法对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检验及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翁文川  覃文 《食品科学》2000,21(4):59-62
联用VIDAS法(酶联免疫自动分析法)和API Listeria法;充分利用Vidas法的快速筛选性和APE List-eria的最终确定性检验及分类食品中李斯特氏菌属。实验结果显示,它可以检验并判断李斯特氏菌属中所有的菌种;其鉴定周期可从原来的10d缩减到5d,阴性结果的判断时间也从原来的72h,提前到现在的48h。该方法应用在115个实际样品中所得出的结果证明,联用方法较单一鉴定法快捷、有效。运用于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检验和分类中,可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最新的2010版乳与乳制品国标出台,我们看到了多年来国家一直朝着完善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的方向不断努力。现行的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在兼顾我国基本国情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弯曲杆菌等食品致病菌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而以往反复增菌、菌落分离及多种生化,血清学鉴别实验等常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对检测速度的要求。因此.开发快速的致病菌检测技术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际上.如何将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现场已经成为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检测技术与设备供应商都在基于各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于免疫磁分离的七种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 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大肠埃希氏菌O103不同稀释度的菌悬液,用免疫磁珠富集后,检测其携带毒力基因stx1、stx2 和黏附基因eae以及O157:H7和O103的抗原基因。同时,对菌悬液进行活菌计数,进行灵敏度研究。对8株携带stx1、stx2、eae基因的目标菌菌悬液,以及25株非目标菌的标准菌株及分离菌株的菌悬液,用免疫磁珠富集后,检测其携带毒力基因stx1、stx2 和黏附基因eae以及抗原基因,进行特异性研究。结果 本方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stx1、stx2、eae以及抗原基因的灵敏度为102CFU/mL,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03抗原基因的灵敏度为103CFU/mL. 8株目标菌检测结果与其携带的基因一致,没有假阴性,包容性达到100%。25株目标菌检测结果与其携带的基因一致,未发现有假阳性,排他性达到100%。结论 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及特异性,适用于食品中七种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5种现行国内与国际食品沙门氏菌标准中选择性增菌步骤的等效性。方法按照GB4789.28—2013的方法使用沙门氏菌参比菌株验证5种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罗伯特增菌液(RV)、穆勒-考夫曼四硫酸盐新生霉素增菌液(MKTTn)、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SBG)和5种选择性琼脂平板沙门氏菌显色琼脂平板(CAS)、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木糖赖氨酸十四烷基硫酸钠琼脂平板(XLT4)、亚硫酸铋琼脂平板(BS)和赫氏肠道菌琼脂平板(HE)的生长率(PR)和特征性生长;按照ISO 16140—2:2016和传统统计学方法设计路径,经高污染样品检测比较5种选择性增菌液和2种选择性琼脂平板的组合方法的敏感性、相对真值和可接受限值,评估10种增菌分离组合的分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SC对猪霍乱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孔成道夫变种存在无效增殖;CAS和XLD识别伤寒和非伤寒、硫化氢差异表达沙门氏菌能力明显优于XLT4、HE、BS;84件样品(畜肉22件、禽肉32件和水产品30件)经5种增菌组合确认25件阳性(...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O157:H7等致病菌多重PCR法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大肠埃希O157:H7、志贺氏菌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三重PCR试剂盒.方法:以大肠埃希O157:H7的hlyAB基因、痢疾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hbl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片段O157:H7、痢疾志贺氏菌和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引物,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种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结果:本试剂盒可准确检测出生肉和即食肉制品中的上述3种致病菌,O157:H7检出极限为19.8 cfu/mL,志贺氏菌检出极限为17 cfu/mL,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极限为17.7 cfu/mL.可在5 h内完成全部反应过程,得出检测结果.结论:本试剂盒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优越性,能够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可用于食品及其原料的生物安全检测,也可用于兽医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危害及其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隶属于假单胞菌属,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嗜冷致病微生物。它能够产生极其耐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些酶在高温处理后仍有残留,并在食品储藏过程中继续分解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产品的风味和质地发生变化。因此,研发出一种既快速又实用的荧光假单胞菌检测方法成为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食品中荧光假单胞菌的危害特点及国内外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荧光假单胞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