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卢宝成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5,(10)
1 研究区概况天津市的新四区之一的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北纬38 ° 51′-39 ° 51′东经116 ° 51′-117 ° 20′.其西面与河北省的霸州市相毗邻,东南北三面分别与本市的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津南区、大港区、静海县、武清区、北辰区相接壤.全区的南北长度约48km,东西的宽度约10km,总面积约为56153.78公顷.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讨论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变化信息提取的常用方法,探讨了不同数据源对方法选择的影响,本文最后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给出了变化信息提取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遥感图像获得完整道路信息网一直是信息提取的热点和难点,研究了结合遥感分类和数学形态学提取道路,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遥感分类能有效区分人工地物与自然地物,因此能避免自然地物对提取的影响;数学形态学中的腐蚀和膨胀算子对地物边缘很敏感,一直是边缘信息提取的主要方法。实验表明该思路能快速有效提取道路信息。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野鸭湖湿地的Landsat—TM影像和印度的IRS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卫星影像分类图。结合实地调查,标定土地利用类型,运用ArcView的解译及数据统计功能,分析研究野鸭湖湿地6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水域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主要是由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增长所致。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的减少,使栖息和越冬鸟类丧失了大量的栖息地。为保护湿地环境,应逐步退耕还草、还林;恢复芦苇、沼泽,确保区内生态平衡和系统生态质量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技术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选取处于剧烈变化环境下的东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1980~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中具有较高的精度(总体精度达87.7%),可以有效避免"椒盐现象"发生;(2)1980~2008年东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了2 854.4km2,流失的耕地主要转化为了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园地面积减少了667km2,流失的园地主要转化为了林地;林地面积增加了1 988.7km2,呈波动变化;草地面积比由4.9%缩减为2.0%;水域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城镇用地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高达186.23%。加强耕地保护和适度限制城镇用地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