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自制含有双键和酰胺键的新型可聚合硼酸酯作为偶联剂用于改性滑石粉,填充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制备成滑石粉/HDPE复合体系.结果表明:经自制硼酸酯偶联剂改性过的滑石粉可均匀分散在聚乙烯中,且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改性滑石粉/HDPE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未改性滑石粉/HDPE复合体系、KH-550改性滑石粉/HDPE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在改性滑石粉添加量为40份,偶联剂添加量为滑石粉质量的2%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达到33.52 MPa,弯曲强度为32.99 MPa,断裂伸长率为73.22%,冲击强度为7.06 kJ·m-2.复合体系流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硼酸酯偶联剂改性的复合体系熔融指数明显提高,达到0.146 g/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NDZ-201)偶联剂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偶联剂对碳酸钙和滑石粉无机纳米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然后与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和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共混制备SEBS/PP/填料复合材料,研究偶联剂及其改性填料对SEBS/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行为、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NDZ-201与KH-550复配改性的填料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形成的相界面模糊,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300%定伸强度和邵氏A硬度. 少量的改性滑石粉会在复合体系中比较均匀地分散,起到增强作用;当其用量较多时,会不均匀地分散在SEBS/PP基体中,不同程度地发生附聚或粉聚的现象,导致材料某些性能下降. 随着改性滑石粉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当滑石粉的用量为15 g时,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提高了10 ℃.  相似文献   

3.
以食用级淀粉及无毒偶联剂对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填充改性,考察可食用淀粉的种类及用量对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无毒铝酸酯偶联剂种类、用量对填充体系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填充效果总体优于土豆淀粉和红薯淀粉,且淀粉用量以30份为宜。填充前,对淀粉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偶联剂作用的发挥以及提高体系的冲击强度。无毒偶联剂用量为1%时,材料冲击强度较处理前提高近50%,断裂伸长率提高168%。  相似文献   

4.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苯酚、碳酸钾为原料,四正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氯苯为溶剂,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将HPCTP首次应用于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滑石粉复合体系,制备了无卤阻燃的聚丙烯改性塑料.结果表明,HPTCP对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复合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弯曲强度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伸强度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当HPCTP的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滑石粉复合体系的氧指数达到25.6%,冲击强度为15.1kJ/m2,弯曲强度为34.2MPa,拉伸强度为23.9MPa,断裂伸长率为59.1%,该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SiO2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纳米SiO2用量及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iO2未经表面处理体系,SiO2含量达到8%时,复数粘度η*发生突变,并出现强烈的剪切变稀;低频区,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出现第二平台;对应的应变γ-G'曲线上,体系出现两段线性粘弹区域;这些现象表明了体系因粒子间相互关联、粒子与基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局部有序的逾渗网络结构.而纳米SiO2经表面偶联剂处理后,体系η*下降,体系没有出现平台特征,复合体系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6.
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塑料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聚丙烯的增强增韧改性出发,使改性后的聚丙烯在某些使用领域代替ABS工程塑料.研究方法是将聚丙烯同偶联剂处理的滑石粉以及橡胶进行共混.通过对共混物进行多方面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日本产的EPT-4045增韧效果好,且当PP:滑石粉:EPT的重量比为70:20:10时,共混物的性能最佳,可与通用ABS相比.同时,本试验来用的偶联剂对共混体系的流动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塑料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聚丙烯的增强增韧性性出发,用改性后的聚丙烯在某些应用领域代替ABS工程塑料。研究方法是将聚丙烯同经偶联剂处理的滑石粉以及橡胶进行共混。  相似文献   

8.
木粉,木纤维填充改性聚烯烃塑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偶联剂处理木粉或木纤维使木纤维复合的聚烯烃塑料相容性增加。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有优良的拉伸强度,抗水性和熔融流动性,当该复合材料含60%改性木粉和40%聚乙烯时,其拉伸强度为22.9MPa,是未改性时复合材料的二倍,比原料聚乙烯强度高26%。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3种具有不同界面相互作用的PP/POE/BaSO4三元复合体系,SEM观察证明三元复合体系中形成了两种形态结构,即完全分离结构与核壳包覆结构。采用拉伸屈服强度定量表征了界面相互作用的强弱,研究了界面相互作用对三元复合体系拉伸断裂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其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纳米SiO2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探讨了纳米SiO2用量及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体系的流变行为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iO2未经表面处理体系,SiO2含量达到8%时,复数粘度η*发生突变,并出现强烈的剪切变稀;低频区,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出现第二平台;对应的应变γ-G′曲线上,体系出现两段线性粘弹区域;这些现象表明了体系因粒子间相互关联、粒子与基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局部有序的逾渗网络结构。而纳米SiO2经表面偶联剂处理后,体系η*下降,体系没有出现平台特征,复合体系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填料的料径和填充量对滑石粉填充LDPE材料流变性的影响,为填充材料配方设计的改进以及填充工艺的完善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分子改性滑石粉/PP复合工艺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大分子偶联剂改性的滑石粉与聚丙烯的混炼性能,测得了转距与时间、温度、配方、转速的关系曲线。通过研究PP的熔化时间Tm、转矩对时间的积分(TTQ)、平衡转矩与偶联剂的用量、滑石粉的填充量的关系,结果证明,滑石粉能改善PP的加工性能,滑石粉/PP复合材料的断面扫描电镜证实大分子偶联剂的使用能有效地改善PP与滑石粉的界面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胶浆与集料界面粘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三步”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沥青混合料试件,研究了KH-550硅烷偶联剂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借助IR和SEM等微观设备,分析了硅烷偶联剂在复合沥青混合料中的偶联机理。结果表明,随硅烷偶联剂用量增加,复合沥青混合料在7d和28d龄期的路用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用量为乳化沥青质量分数的0.6%时,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马歇尔稳定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路用性能提高了10%~30%。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花岗岩集料引入了偶联剂分子结构的Si-O键,在胶浆与集料界面有Si-O-Si键的生成;掺加偶联剂后的水泥乳化沥青胶浆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结构致密性提高;水泥乳化沥青胶浆能够较好地粘附于花岗岩集料表面,胶浆与集料界面结构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酸钙/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链锁形、球形和纺锤形3种形态的纳米碳酸钙增强增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偶联刺预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的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的偶联荆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各组分的相容性及分散性,超声波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分散程度;纳米CaCO3的添加使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同时得到了提高,尤其是链锁状纳米碳酸钙,当填充质量分数为1%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80.64%和129.46%;最后,SEM观察冲击断口证实:复合材料的牵拉结构致密,基体塑性变形更加明显,即材料得以增韧.  相似文献   

15.
高抗冲PP/滑石粉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滑石粉的不同质量分数对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滑石粉质量分数大于10%时,拉伸强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冲击强度逐渐降低.针对大量滑石粉填充PP后力学性能下降很大,采用两种大分子接枝物和两种弹性体对含质量分数30%的滑石粉的PP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结果表明在增韧剂质量分数小于30%时,EPDM-g-MAH的增韧效果明显好于POE-g-MAH。而POE的增韧效果要好于EPD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增韧后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形状,得出增韧后的滑石粉能够均匀分布于基体树脂中,并且相界面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沉积法将HAP晶须加人到硅酸钠中.制成水性悬浮液,在酸性介质中,硅酸盐发生水解一缩合反应,使生成的溶胶沉积在HAP晶须粒子表面上,从而制备出具有壳一核结构的SiO2/HAP晶须复合粒子;在体系中引人亲油性诱导剂和有机改性剂,对该复合粒子进行原位有机杂化.将经上述表面改性的复合粒子作为填料填充到PP中,对其进行改性.实验表明:填充量为30%时,壳-核比为20%的SiO2/HAP晶须复合粒子为最佳填料;壳-核比为20%的SiO2/HAP晶须复合粒子为填料时,最佳填充量为20%~30%.  相似文献   

17.
纳米ZnO/PP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酯偶联剂对不同粒径的纳米ZnO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纳米ZnO/PP复合材料 ;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其结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偶联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平均粒径为 80nm的纳米ZnO质量分数为 4 %时 ,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纳米ZnO具有异相成核作用 ,能够起到细化PP球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montmorillonite (MMT) were illustrated in order to produc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premium properties. MMT was treated with two coupling agents: glutaraldehyde (GA) and 7-methacryloxy-propyl-trimethoxy silane (KH570).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upling agents on MMT and protein inter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 FT-IR, TGA, UV-Vis, etc. The results of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KH570 modification could change the surface crystal structure of MMT. However, GA reacted with amino groups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the ordered layer structures of MMT were not completely destroyed. Coupling agents could greatly increase the amounts of BSA intercalated and the effect of KH570 is better than that of GA. And,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s of KH570 and GA were 2% and 6%,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weight loss increased by about 12% after MMT was pretreated with coupling agents. The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coupling agent treatment makes the structure of MMT more accessible to protein absorption and helps to stabilize the protein structure. Moreover,the presence of coupling agents can reduce the direct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BSA and MMT, which results in increasing protein de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