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对过共晶Al-24%Si合金进行了单一磷、稀土及磷和稀土双重复合变质处理.实验表明,磷和稀土双重复合变质能够有效地细化合金的组织,变质后合金中的初晶硅晶粒平均尺寸由变质前的60μm变为20μm,且分布均匀,共晶硅也由长针状变为短杆状.同时对磷和稀土的双重复合变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胥锴  刘徽平 《有色金属加工》2010,39(6):15-18,22
以过共晶Al-20%Si合金为研究对象,添加Al—P合金和Al—ce合金作为变质剂,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变质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添加Al—ce和Al-P对A1—20%Si合金进行复合变质,粗大块状初晶硅的尺寸明显减小,并转变为纤维状;针状共晶硅转变为短杆状或颗粒状,获得了良好的复合变质效果,最后对变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复合变质对过共晶Al-24%Si合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过共晶Al-24%Si合金进行了单一磷、稀土及磷和稀土双重复合变质处理。实验表明,磷和稀土双重复合变质能够有效的细化合金的组织,变质后合金中的初晶硅晶粒平均尺寸由变质前的60μm变为20μm,且分布均匀.共晶硅也由长针状变为短杆状。同时对磷和稀土的双重复合变质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变质处理、快速凝固、超声波处理、半固态处理等方面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和力学性能的改善进行了介绍,为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Eu和P复合变质对过共晶Al-16Si合金中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初生硅的复合细化机制.采用光学显微镜(0M)、扫描电镜(SEM)对试样微观组织进行观察,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能谱仪(EDX)进行成分分析,并对不同样品进行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结果 表明:Eu和P复合变质可以同时实现过共晶Al-16...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熔铸条件下过共晶Al-Fe合金初生富铁相严重割裂基体、恶化合金性能的问题,采用元素Mg对过共晶Al-5%Fe合金进行变质细化处理,Mg以Al-10%Mg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借助光学显微镜等分析了Al-10%Mg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加入量和熔体保温时间对过共晶Al-5%Fe合金微观组织形貌及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过共晶Al-5%Fe合金中加入Al-10%Mg中间合金细化剂,当加入量为1.2%、保温时间90min时,细化效果较好,Al-5%Fe合金中初生A13Fe相由未添加细化剂时的粗大板条状变为花朵状和颗粒状,并且尺寸明显减小,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Al-5Ti-B变质剂对过共晶Al-18Si合金进行反向变质处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合金的组织与形貌,研究变质剂加入量、变质温度和冷却速度对初晶硅的尺寸、形态和面积分数以及共晶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Al-5Ti-B加入量(质量分数)为0.3%时,变质处理后Al-18Si合金中的初晶硅和共晶硅尺寸明显减小,初晶硅的面积分数减小;与其相比,变质剂加入量增加到0.6%时,初晶硅尺寸变化不明显,但共晶硅进一步细化;随冷却速率降低,变质处理后Al-18Si合金中初晶硅相的数量减少,但Si颗粒尺寸明显增大,并且共晶硅细化;与Al-18Si合金在720℃变质相比,该合金在780℃变质处理时,初晶硅的尺寸增大,但初晶硅的面积分数显著减小;合金在850℃变质处理后初晶硅的尺寸、面积分数都比720℃变质处理后明显减小;随变质温度升高,Al-Si合金中的共晶硅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9.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细化变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朝聪 《云南冶金》1997,26(1):40-42
根据Al-Si二元系相图〔1〕分析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主要性质。介绍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细化变质方法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变质处理及成分对大过共晶铝硅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淑红  张家涛  彭著刚  王凯  樊刚 《云南冶金》2004,33(6):36-37,54
对变质处理和未变质的过共晶Al-Si合金的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Si合金的磨损率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相同成分Al-Si合金经过变质处理后的耐磨性比未变质处理过的耐磨性提高16%~30%,这说明除了Si含量影响着Al-Si合金的耐磨性以外,Si相的形态和分布对Al-Si合金的耐磨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对磨损机理的分析表明,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磨粒来源是大块初生Si的破碎剥落。  相似文献   

11.
韩富银  刘春莲  赵浩峰 《稀土》2004,25(3):26-28
通过试验和分析,发现稀土对Zn-27Al-Si合金中初晶硅的变质机理是稀土吸附在硅晶体生长表面,抑制了硅的生长,从而产生较大的过冷,使硅晶体细化。试验结果还表明由于硅晶体的细化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Al-Si-Fe-Cu-Mg alloy was prepared by spray deposition and was further processed by hot extrusion as well as T6heat-treatm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deposited alloy is composed of primary Si particles with average size of less than 5μm,α-Al,Al_2CuMg,β-Al_5FeSi andδ-Al_4FeSi_2(rectangular shape),and no eutectic silicon is found due to the special solidification behavior.The age hardening curves reveal two peaks.The uniform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and the elongation of the peak-aged Al-Si-Fe-Cu-Mg alloy are 468.3 MPa,0.61% at 298 Kand 267.4MPa,6.42% at 573 K,respectively.The fracture surfaces display brittle fracture morphology at 298 K,whereas it varies to mixture of brittle and ductile failure with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雾化沉积制备过共晶Al-Si-X合金过程中,气/液比对沉积坯中初晶硅相尺寸的影响,观察了随热挤压前预热温度的升高,沉积坯中初晶硅相的长大情况.并通过相同温度不同挤压比下挤压组织的比较,讨论了热挤压时挤压比对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硅相细化过程的影响,提出细化材料组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P、Sr、RE变质对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Sr、混合RE对含Si量22%~26%的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了单一元素变质及复合变质对合金初晶硅和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为初晶硅变质元素,Sr为共晶硅变质元素,RE能同时细化初晶硅和共晶硅;试验发现Sr虽然不能细化初晶硅,但对初晶硅有明显的裂解作用;P和RE复合变质使得初晶硅尺寸减小到25μm,而加入Sr后,由于Sr对初晶硅的裂解作用,使得初晶硅的尺寸减小到15μm,共晶硅大部分呈蠕球杆状或团球状,均匀弥散分布;试验得到了一种初晶硅和共晶硅细化效果均良好的复合变质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能超声波对Al-20%Si合金进行熔体处理,研究超声波处理对Al-20%Si合金微观组织形貌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60℃温度下,对Al-20%Si合金熔体进行高能超声波处理,可以使铝硅合金的初晶硅形貌由粗大的板片状逐渐变成细小的球状颗粒,圆整度高,分布均匀,并且使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提高。通过对合金拉伸断口形貌的观察,发现在经过超声处理的Al-20%Si合金断口上有较多的撕裂带和韧窝,表现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的混合型断口。  相似文献   

16.
对预变形后的Al-25%Si合金进行半固态等温处理,研究了半固态等温处理工艺参数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Image Pro Plus金相分析软件来测定初生硅平均直径和形状因子。结果表明,挤压变形后初生硅相的尺寸有明显的细化,但形态较差,而通过半固态等温处理后初生硅的颗粒得到明显的球化,但其平均直径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稀土元素Nd为变质剂,采用金属型铸造工艺制备铸造铝硅合金ZL101,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变质时间及重熔次数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Nd对合金具有较好的变质作用,并具有长效性和重熔性,变质6h及重熔4次后合金中的共晶硅组织仍呈小片状的变质状态,且合金硬度及拉伸性能均未受明显影响.变质不同时间及重熔不同次数的合金拉伸试样均为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