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岩基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极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易崩解等特性。该类岩石以中-微风化为主,软化系数小于0.75,孔隙率、吸水率低,裂隙贯通性差,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针对长沙地区泥质粉砂岩的这一特殊性,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的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偏低,并对不同规范在该类岩石地基嵌岩桩的设计取值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当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应根据不同嵌岩深径比(hr/d)乘以相应的发挥系数,给出了嵌岩段总阻力的修正公式,得出了比较符合当地实际的结论,给出了工程实例。对同类地区相同桩基的设计、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湘北泥质粉砂岩旁压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沙白垩系-第三系泥质粉砂岩为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崩解等特点。按现行规范评价的承载力同原位测试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利用旁压试验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对该类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不同水温浸泡至饱和状态下的泥质粉砂岩开展单轴压缩破坏试验,获取岩石破裂全过程的力学参数,分别从宏观破裂图像、岩渣SEM微观观测图像出发,研究了含水及不同水温浸泡对岩石破裂的物理力学行为、微观与宏观破裂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泥质粉砂岩含水后,泥质粉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微观结构等出现明显变化;当水温从常温(25 ℃)提高到50 ℃和100 ℃,泥质粉砂岩的微观结构变化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随浸泡水温的提高,岩石微观颗粒饱满度增大、孔隙变小,岩石含水能力降低;随着浸泡水温的提高,峰值强度、弹性模量、软化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6.
滇中泥质粉砂岩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滇中泥质粉砂岩的崩解特性,对不同风化程度的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静态崩解试验、室内环境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崩解越剧烈;强风化状态的泥质粉砂岩在第四次循环后基本崩解完全,耐崩解系数Id2为46.2~61.8;弱风化和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在第二、第三次循环崩解开始加剧,耐崩解系数Id2分别为61.1~73.6和79.5~85.4;崩解物以0.5~2mm和小于0.25mm颗粒物为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是由岩石浸水膨胀、胶结物溶解和干湿循环产生的拉应力与张应力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库区泥质粉砂岩非线性蠕变模型,提出一种可较好描述该类岩石蠕变特性的非线性黏弹性模型,并反演获得模型参数。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在T2b2泥质粉砂岩应力–应变关系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修正的Kelvin模型并建立该模型蠕变方程;将一种可用阶跃函数表示的开关元件与牛顿体并联建立修正牛顿体,然后将修正牛顿体、修正Kelvin体、Hoek体串联得到可描述岩石非线性蠕变特性的mBurgers模型。最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理论,结合T2b2泥质粉砂岩单轴蠕变试验结果,对mBurgers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反演,将反演得到的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的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相比吻合较好,表明mBurgers模型能较好地描述T2b2泥质粉砂岩的单轴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娄衡高速公路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特性,对不同风化程度的泥质粉砂岩进行了静态崩解试验、室内环境崩解试验和耐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崩解越剧烈;强风化状态的泥质粉砂岩在第四次循环后基本崩解完全,耐崩解系数Id2为46.2~61.8;弱风化和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在第二、第三次循环崩解开始加剧,耐崩解系数Id2分别为61.1~73.6和79.5~85.4;崩解物以0.5~2mm和小于0.25mm颗粒物为主。泥质粉砂岩的崩解是由岩石浸水膨胀、胶结物溶解和干湿循环产生的拉应力与张应力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以娄底市经开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工程经验和试验结果,对泥质粉砂岩的钻探工艺、风化带的划分以及对该岩石地基承载力计算时的折减系数进行了探讨,对娄底市经开区各地层的钻进工艺提出了合理建议,相关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南昌地区泥质粉砂岩典型出露地段开展现场调研并取样测试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同时进行了静态崩解试验和岩石的耐崩解试验,从能量耗散原理的角度分析了泥质粉砂岩静态崩解过程中吸收的能量向表面能转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和温度—岩的相互作用是加快泥质粉砂岩风化的主要外部营力;泥质粉砂岩的静态崩解由碎块状过渡到粒渣状、泥糊状,可按崩解物形态划分为剧烈崩解、细微崩解和崩解稳定三个阶段,崩解过程中其表面能累计增加量随崩解次数增加而增加,而单次表面能增量趋于减小;耐崩解试验中,泥质粉砂岩耐崩解性指数随循环次数的增大呈负指数关系递减。试验结果对于工程实践中如何抑制红层软岩崩解并保持其完整承载能力、或对其预崩解处理促进其快速崩解达到稳定的颗粒级配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的承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平衡桩基测试技术,根据坝陵河大桥现场的2根桩基(SZ1、SZ2)和北盘江大桥的1根桩基(SZ3)的静载荷试验报告,对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hr/d>3.0)在万吨级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桩顶荷载和位移的关系、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结果表明:在泥岩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主要以缓...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data, analyses and findings from the investigations over the past twelve years about the relics of large Longyou rock caverns carved about 2 000 years ago at shallow depths in argillaceous siltstone. The paper presents the typic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rock caverns. They include structures, large spans, portals, extreme shallow-buried depths, imprints, drainages, inclined ceiling, inclined sidewalls, slender rock pillars, rock staircases, site and strata... 相似文献
14.
残积土工程特性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具有较完整试验资料的 8个残积土平板载荷试验成果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成果的对比分析 ,探讨采用理论公式、标贯击数换算等方法计算福建地区残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实用性 ,分析实测变形模量与室内试验所得压缩模量的关系 ,并提出相关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对淮安市区50m以浅范围内土体的性质、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依据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结构变化特征,将本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总结各工程地质区内对地基基础有影响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最后对淮安市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与常用的基础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省桩基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结合本次"福建省软土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的20篇关于桩基的论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粉喷桩的适用范围、材料要求及主要施工机械,阐述了施工粉喷桩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桩身员量的检测方法,指出粉喷桩施工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并对其加固结果进行了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该工程应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加筋土的定义及优点,阐述了加筋土的加筋机理,并从加筋材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加筋垫层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几方面详细分析了加筋垫层的设计,最后对加筋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推广该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