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透水性铺装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透水材料的特性,着重分析了利用透水性铺装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
透水性混凝土铺装优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能够调温调湿、滞尘吸污、杀菌减噪、固土净水,实现生态还原,改善城市物流和能源的循环。与非透水性铺装相比,能更好地体现"与环境共生"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雨水下渗收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透水性铺装在推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对透水性铺装地面下渗雨水收集、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等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透水性铺装既可有效增加下渗雨水量,下渗雨水的入渗率与降雨量基本呈线性关系;还可降低天然降雨中的污染物浓度,下渗雨水中NH3-N、BOD5、CODMn等水质指标浓度明显降低,下渗雨水水质可满足景观环境补水的水质要求。试验研究为地面透水性铺装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水力发电》2005,(1):11-14
在混凝土表面使用可控制透水性的模板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5.
6.
系统而简要的论述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的透水性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提出将完整的弱透水性防渗墙化作铺盖求解,应用分段法,明了、简便,不影响精度。通过此法论证了上游铺盖连接防渗墙的不合理所在,论证了铺盖坝防渗体下面加设防渗墙的双重防渗实质。本还借助分段法论述了下游段产生灌淤(Colmatage)使坝基渗量减小、使铺盖渗透坡降减小并使下游渗透压力加大。为说明加设防渗墙以及灌淤问题,本对一项工程实例作了六种方案的渗透计算。  相似文献   

8.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发展)雨洪调控措施对消减城市洪峰流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透水性路面通过快速入渗径流及减少区域不透水性比例,从而达到消减洪峰的作用。利用SWMM(Storm WaterManagement Model,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城市发展前(天然状态下)、发展后无调控措施(普通混凝土路面)及发展后利用透水性路面对2年、10年及100年设计暴雨进行调控的径流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显著增大了洪峰流量,缩短了径流持续时间,透水性路面在消减洪峰流量和洪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透水性混凝土内部有较多的连通孔隙,提高其强度、耐磨性和抗冻性仍是技术难点.在普通混凝土中掺人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性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通过试验验证了在透水性混凝土中掺人聚丙烯纤维也能改善其性能,以及透水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一、工程概况二河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城东北约7km处,为分淮入沂、淮河入海水道渠首控制性工程,于1957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8月建成完工。  相似文献   

11.
改良型透水铺装对弱透水土质地区的水质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透水铺装在弱透水土质地区的应用,通过增加渗透导管的方式改良了常规透水铺装的土基层。通过人工降雨试验对改良型透水铺装及其不同结构层对弱透水土质地区典型雨水径流中COD、TN、TP和Cu~(2+)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常规透水铺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良型透水铺装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明显增强,在60 min降雨历时条件下,降雨重现期为2 a时改良型透水铺装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分别提升了11.87%、27.61%、9.17%和29.02%,且降雨重现期越短越有利于透水铺装对COD、TN、TP和Cu~(2+)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适用于弱透水土质的改良型透水铺装对典型雨水径流污染物悬浮固体(SS)的去除效果,以嘉兴地区的淤泥质黏土为土基层制作试验装置,以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模拟并检测不同降雨重现期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装置削减径流污染物SS的效果,并以常规透水铺装和普通路面作为对比。结果表明:较小的降雨重现期更有利于透水铺装对SS的去除;弱透水土质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在对SS的去除过程中,不但去除率高于常规透水铺装,去除速率也得到了提高;在降雨重现期1 a条件下,改良型透水铺装平均每分钟比常规透水铺装多去除29.82%的SS。  相似文献   

13.
以宜兴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SWMM软件对研究区域概化、建模,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模型真实度进行验证。模拟了重现期分别为3a、5a、10a、15a、50a、100a暴雨强度下渗透铺装对降雨地表径流产生的水文、水质效果,并分析渗透铺装对城市雨水系统生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渗透铺装对降雨径流量的削减可达19.74%,径流系数平均降低21.93%,径流削减作用总体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幅较小,调控效果较为显著且稳定。对常规污染物负荷(SS、COD、TN、TP)可分别减少24.12%、23.79%、22.81%、21.90%,削减作用明显,且对径流量及负荷浓度峰现时间产生一定迟滞效果。研究对渗透铺装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可对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结构物的透水特性和水动力特性,利用PIV流场测量系统专用水槽物理模型试验与Flow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均匀开孔的梯形透水潜坝附近水面线及坝体透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潜坝附近壅水及水跌高度随透空率的增大而减小,不同透空率潜坝坝后水面均出现"逆坡现象"。相同断面平均流速条件下,水深越大,相对壅水高度越小;当水深大于2倍坝高时,坝体壅水效果逐渐消失。相同坝前远端水深条件下,随着断面平均流速增大,坝后水跌高度增大。最后利用数模计算结果经回归拟合得到透水率的综合计算公式,经验证该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和实测值最大偏差不超过5%,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丁坝。以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井柱桩透水丁坝群和实体丁坝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动床模型试验。先测定各丁坝坝前和坝后各5 cm横断面上测点的流速,再用每个测点的流速算出平均流速,通过对比横断面的平均流速来判断各丁坝群减缓流速的差异性,并详细分析和解释其减缓流速差异性产生的机理。研究发现: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和井柱桩透水丁坝群流速的减少率和减少量同实体丁坝群相比,分别提高了34%,23%和107%,84%。流速减缓会影响丁坝的局部冲刷和坝后淤积,再对各丁坝群附近的地形进行测量,并用surfer8.0绘制了各丁坝群附近的地形图。结果发现:实体丁坝群的局部冲刷情况最为严重,坝后淤积范围最小;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的局部冲刷情况最不严重,坝后淤积范围最大;井柱桩透水丁坝群的局部冲刷情况和坝后淤积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丁坝。本文以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井柱桩透水丁坝群和实体丁坝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动床模型试验。用测针测量各丁坝群附近地形,并用Surfer8.0绘制各丁坝群附近的地形图。结果表明: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累积效应减少局部冲刷的性能最好,其次是井柱桩透水丁坝群,实体丁坝群性能最差。最后详细地分析了各丁坝群减少局部冲刷差异性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透水丁坝工程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世纪70年代各地河务部门开始逐步试用以来,到目前透水丁坝在全国大部分河道或航道治理中都有所应用,成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河工建筑物。本文以钢筋混凝土透水桩坝为例,通过参考实际工程经验并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对目前新型透水丁坝工程规划时透水率的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透水桩坝设计方法的进展作了系统的评述,针对透水桩坝的结构特点,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的选取作了一般性的推荐,可供应用透水丁坝进行河道或航道治理时参考。同时,对目前透水丁坝在整体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溢洪道泄槽弯道布置不同透水斜槛的水流改善效果,进行室内水工模型试验,对不同透水斜槛方案的弯道水流改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弯道布置透水斜槛能够改善水流条件,提高弯道水面均匀度,减小横断面水面差;当透水斜槛较高、条数较多而流量又较小时,将出现弯道凸岸水面高于凹岸的现象;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透水槛高、斜槛条数及透水率等参数的弯道水面改善效果预测模型,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