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用户或应用提供多样性服务是网络发展的趋势,不同的服务需要相应的网络转发或交换机制支持,实现多服务交换或转发的关键是资源分配和管理,该文提出一种支持面向应用的多服务交换路由器的资源虚拟分割算法,它结合可编程路由器,根据不同应用的转发需求,为不同转发服务分配一定范围的虚拟资源区间,该虚拟分割区间能够隔离和保护不同应用网络流,为其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障,并使服务间能够可控,动态地共享多余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的枢纽,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网络连接质量,提供更加迅速的网络连接服务。然而目前我国路由交换技术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导致人们在使用网络时无法得到很好的体验。因此,必须注重路由交换技术的研究,以确保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基于此,针对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实现数据交换云的关键是将数据交换平台虚拟化.针对目前ESB数据交换平台只能为一个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提供信息交换服务,不同应用需要不同交换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的数据交换云的设计思想,并探讨了交换云的结构模型、消息格式、交换接入系统虚拟化和交换传输系统虚拟化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模式交换云的实现方式.实践证明,该技术融合云计算理念,能将一个数据交换平台虚拟成多个交换子平台,即交换域,实现数据安全高效交换和交换域间的隔离.基于标签的数据交换云可满足多项应用的信息交换需求,避免交换平台重复建设,实现IT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局域网中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得以解决。从最初为了解决广播域问题而设计的交换设备,到成为构建多业务综合网络的主要力量,三层交换技术及三层交换设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网络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交换式的局域网的发展,而ATM网的发展也要充分利用现有LAN网,本文介绍了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应用的爆炸式增长,企业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与日剧增,但是传统的网络应用难以满足传统基于以太网的帧交换和基于ATM的信元交换,当工作站数量较多和信息流较大时,轻易形成广播风暴,严重影响了网络运行速度,甚至造成网络瘫痪。为避免这个问题采用了划分网络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路由交换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超杰  武波 《微机发展》2005,15(6):60-61,64
网络处理器是新一代网络设备的核心器件,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路由器交换机开发是一个热点。由于ASIC和通用CPU各自的局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业务的需求,从而出现了网络处理器,网络处理器一般是由通用处理器作为控制CPU,多个转发引擎并行处理分组以隐藏访问I/O设备的延时,并通过协处理器来加速路由查找、CRC计算等功能。通过分析网络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并依据当前网络处理器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基于网络处理器设计的路由交换系统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面对海量信息和数据,如何快速便捷地获取有用的数据资源,高效地发掘其中蕴含的数据价值,是眼下亟须解决的共同难题。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的出现,从技术手段上给出了数据获取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论,但同时也催生出了许多其他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体系下发展出的云服务技术,对传统信息化手段的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架构进行优化设计,构建出一套新型的综合性数据共享交换集成应用方案,以期解决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开展多系统异构数据共享交换任务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为航空航天、舰船等移动高端装备提供受限条件下的高算力,嵌入式云、天基超算等集成多样化异构资源的集中式计算平台逐渐成为新一代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热点.现有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面向数据中心、园区网等大规模高性能网络组网需求设计,难以满足移动高端装备集中式计算平台在能效、散热、业务优化等方面的敏捷交换需求.面向为移动高端装备中异构计算资源提供高能效、低功耗的敏捷连接能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提出了端到端敏捷交换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发了系列化银河衡芯敏捷交换芯片,是现有国产以太网交换芯片的有力补充.其中,YHHX-DS40嵌入式敏捷交换芯片面向数据流交换,集成4个万兆以太网接口和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应用层精细交换和异构资源统一连接,具有全线速交换能力,典型功耗仅为1.6 W.  相似文献   

10.
网络处理器是新一代网络设备的核心器件,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路由器交换机开发是一个热点.由于ASIC和通用CPU各自的局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和业务的需求,从而出现了网络处理器,网络处理器一般是由通用处理器作为控制CPU,多个转发引擎并行处理分组以隐藏访问I/O设备的延时,并通过协处理器来加速路由查找、CRC计算等功能.通过分析网络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并依据当前网络处理器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基于网络处理器设计的路由交换系统方案,并分析了各种方案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蔡中民 《计算机仿真》2020,37(1):138-141,243
现有的混合网络数据动态交换时隙再分配方法,存在时延较大、时隙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基于WCDMA和数据链的交换时隙再分配方法,去除信道中的干扰信号,补偿由于数据传输造成的信号衰弱,通过信道的信干比估计,完成对信道的处理。当前分配时隙资源不能满足信息发送所需时,会在固定时隙内,周期性的发送时隙再分配消息给混合网络单元,并提出所需时隙资源,根据时隙动态分配方法,定制出混合网络时隙分配表,通过定制的时隙分配表,实现对混合网络数据动态交换的时隙再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低时延、高时隙利用率的情况下,实现对混合网络数据动态交换时隙的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ernet的虚拟企业ESM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雪芹  顾春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407-2409,2419
Internet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虚拟企业网络利用Internet为跨地域的企业应用提供了平台.虚拟企业的分布式、动态组合等特点对虚拟企业应用系统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在介绍了虚拟企业网络的需求和与其相适应的虚拟企业应用系统体系构架的基础上,分析和设计了一个基于的虚拟企业网络的电子销售管理(ESM)系统,并讨论了其在用户认证、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等计算(P2P)可在Internet或者自组网边界进行计算,从而可提供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从对等计算与公平交换的基本概念入手,讨论了协议中的基本假设,设计了一个适合于对等网络的基本弱公平交换协议(BWFEP).并对协议的交互过程做了详尽分析。对BWFRP协议公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无需可信第三方(TTP)、简单、弱公平性的特点,从而适合于对等网络中用户之间直接资源交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网络编码已被证明可以优化交换系统传输效率,然而不被传统交换系统的结构所支持。基于流行的Crossbar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网络编码交换系统仿真平台—NCSPS(Network-Cod ing based S imu lation P latform for Sw itches)。该平台实现了输入、输出、交换单元、调度策略、数据生成和数据统计各模块的"松耦合",达到了业务流、交换结构和调度策略的分离,具有一定的配置灵活性和扩展性。用户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实现各种仿真环境和条件。最后通过对传统交换和编码交换的仿真实验,展示了编码交换的良好性能,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面向大数据处理数据中心应用的计算/控制/网络存储的路由交换阵列节点芯片及其所组成的安全交换阵列原型机的设计与实现;该路由交换阵列系统通过因特网远程使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方式对高速安全交换网络的内部路由控制和安全等模块进行集中编程控制,满足数据中心对数据传输带宽容量的需求;同时并行计算过程中消除网络传输瓶颈,避免了数据中心网络等资源的长期占用浪费,为下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形成打下基础。另外还简述了其在金融交易系统领域大数据应用尝试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
面向应用的可编程报文转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nternet正从单一服务形式的网络逐步向多服务、智能化网络发展。根据应用的需求和特征,通过可编程机制动态形成适应应用的报文转发机制,是未来路由器发展的趋势。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转发的多服务虚拟交换路由器结构:PVSMR,并对其主要构成及其关键实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PVSMR基于资源分割形成的虚拟转发结构,它能够提供与多类应用相适应的、灵活的报文处理和转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承载网络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信息网络因面向业务支撑设计而造成体系架构的刚性,无法满足业务发展多样性和网络异构的需求,因此无法适应下一代网络融合、可扩展等特点.面向服务提供的技术体系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以网络承载服务为核心,以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为关键支撑技术,设计出一种面向服务提供的网络体系架构--一体化承载网络(UCN)模型,以及基于UCN模型设计出的逻辑承载网的资源均衡构建算法(RBCA)并进行了网络仿真及结果分析,为下一代网络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云平台下智慧农业传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农业传感网络能促进农业向网络型转化;针对传统农业存在的资源交互性差、有效农业数据普及范围小、农业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云平台下智慧农业传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利用大数据环境搭建专项数据云平台,储存汇集优良农业网络数据资源;采用云采资源换算算法,对云端平台内的数据进行快速调取,进行双位动态影像空间设计;智能交互窗口模块分为资源检索、资源导航、农资互动、专家指导4个板块,智能交互窗口模块采用高速视频无损压制算法,能够保证传输流畅,同时采用片源压制减小片源体积;通过仿真实验测试证明,提出的云平台下智慧农业传感网络的设计各项数据优异,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应用要求,为现代化网络型智慧农业的生产应用领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移动式网络的动态家乡代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轻移动式网络中的三角路由问题,引入一个动态家乡代理为外地的移动式网络提供本地家乡代理的服务。设计了基于AAA机制的动态家乡代理模型,实现了基于数字签名原则和D-H密钥交换算法的移动式网络注册和密钥协商协议,描述了移动式网络节点的数据路由方式。安全性分析表明,动态家乡代理协议安全地实现了移动路由器与动态家乡代理之间的密钥交换,有效防止了中间人攻击和会话拦截攻击,能对实施泛洪攻击的移动节点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网络交换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发展动向,着重分析了其不同时期的主要技术及将来的发展动向,包多层交换,多协议标签交换和IP全光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