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中34-9油田东营组火成岩地层平均机械钻速较低,对钻井作业时效影响较大,为此进行了火成岩地层岩石力学特性研究。基于现场测井资料计算出的岩石力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火成岩地层抗钻特性与测井声波时差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模型对火成岩地层抗钻特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测井资料及岩石数据建立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剖面, 能较好地反映该区火成岩的真实情况,岩石可钻性、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预测精度可达90%左右,在此基础上优选的钻头及钻具组合应用数十口井,火成岩地层机械钻速平均提高20%左右,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块的提速提效水平。 相似文献
2.
3.
测井资料在地层抗钻特性参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详细描述声波速度与岩石物理性能参数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室内地层抗钻特性参数测定结果与声波速度的关系建立了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地层抗钻特性参数预测模型,并利用室内测定的资料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符合率达到了89%以上,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肖宗泉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0,(1):91-91
塔河油田广泛发育二叠系火成岩地层,由于该地层存在易产生掉块、应力坍塌特点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引起卡钻,同时由于地层中裂缝发育易导致严重漏失,在钻井施工中风险较大。以往发现在该地层钻进施工中常规的技术方法是先采用提高密度钻穿二叠系,再进行承压堵漏工艺,一般要增加10-20d的钻井周期,这样的措施存在严重影响施工效率问题,与钻井提速增效的目标是极不相应的。有鉴于此,本文根据塔河油田二叠系地层特点,对提高二叠系地层施工效率的技术思路进行了分析探索,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火成岩岩石坚硬、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采用常规空气/泡沫+牙轮钻井技术存在着单只钻头进尺少、井斜增长快等技术难题。首先分析了空气锤结构特点、破岩机理及其在火成岩中的适应性,指出采用以冲击动载为主、剪切破碎为辅的空气锤钻井技术钻进火成岩,较常规气体钻井方式具有明显的防斜打快技术优势。在邻井空气锤钻井试验基础上,通过优化空气锤复合结构钻头齿材料与气流布局,改进空气锤保径结构与防掉机构设计,并且建立了空气锤钻井的钻压、转速、耗风量及风压等参数计算方法,形成了火成岩地层空气/雾化+空气锤钻井技术。经在哈山101井火成岩中进行现场应用,在保证井斜始终控制在1°以内情况下,单只空气锤平均进尺367.86 m,较邻井提高了56%以上,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防斜打快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准确评价地层岩石力学特征参数是钻头优选的基础。对现场岩心进行室内实验,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岩石抗钻特性参数计算模型,考虑岩石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孔隙特征对岩石抗钻特性参数的影响,兼顾钻头攻击性和耐磨性,根据不同声波时差与地层岩石硬度、内摩擦角、单轴抗压强度、研磨性级值及岩石可钻性级值之间的关系,应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建立了地层抗钻特性五参数雷达图,绘制并应用雷达图对X 油田渔洋组层段进行了钻头选型。结果表明:应用雷达图选出的钻头,平均进尺提高188%,平均机械钻速提高7%,平均纯钻时间提高160%,应用该方法进行钻头优选能够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9.
南海东部惠州区块前古近系为火成岩地层,岩石强度高、地层可钻性差,导致钻速低、钻头进尺短和磨损严重。为提高火成岩地层钻井效率,通过地层岩性特点分析、钻头磨损评价,并根据测井数据开展了岩石力学分析,设计了高攻击力提速工具和钻头提高机械钻速,采用了强抗冲击性斧型齿和双排齿钻头增加进尺,并提高了钻头心部位置强度减轻磨损。钻井提速技术在惠州D井进行了成功应用,相比较于前期作业的惠州A井:在相同地层岩性的前古近系闪长岩和花岗岩段,钻头机械钻速分别提高了88%和69%,火成岩井段单只钻头平均进尺增加了31.5%,且出井钻头磨损较轻。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火成岩地层钻井效率低的难题,也为火成岩地层提速提效探索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徐家围子气田火山岩抗钻特性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地区深部火山岩地层是重要的天然气储层,但该区块深层泉二段以下地层岩性致密坚硬,可钻性差,掌握营城组火山岩地层岩性特征至关重要。在分析测井资料与岩石力学特性参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合测井资料及室内岩心实验结果,建立了该地区深部火山岩地层抗钻特性与声波测井间的关系模型,应用该模型获取该地区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剖面并进行了钻头初选。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测井资料、井史资料并结合一定的岩心试验结果建立地层抗钻特性参数剖面,在此基础上进行钻头优选,给出了该地区深层火山岩地层钻头选型标准。所建立的火山岩地层抗钻特性参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由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承钻的乌参1井是胜利石油管理局部署在西部新区乌伦古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文章阐述了乌参1井石炭系火成岩的岩性特点及在该地层的施工情况,重点介绍了在火成岩地层施工时出现的复杂情况及应对措施.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建议在乌伦古地区火成岩地层施工中使用高速螺杆及国产减速涡轮,配合孕镶钻头或特制的孕镶+ PDC混合齿钻头,进一步提高乌伦古地区火成岩地层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岩石坚硬、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钻进过程中井斜问题突出、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严重影响了火成岩目的层的勘探开发进程。首先分析了牙轮钻头气体钻井技术难点,通过开展火成岩岩石力学特性实验,分析空气锤破岩机理及其在火成岩中的适应性,结合KQC型空气锤主要结构、技术性能特点,提出空气锤钻井低钻压、低转速、高频率冲击的破岩方式,在实现山前带火成岩防斜打快的同时,能有效避免钻具磨损、疲劳断裂等情况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哈深201井火成岩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在保证井斜始终控制在2°以内情况下,平均机械钻速和单趟钻进尺较牙轮钻头气体钻井同比分别提高了2.45倍和6.42倍以上,哈山区块?444.5 mm井眼单趟钻机械钻速14.29 m/h,?311.2 mm井眼单趟钻进尺470.62 m,取得了显著的防斜打快应用效果,为今后火成岩地层优快钻井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具有岩石坚硬、可钻性差、井斜问题突出等特点,严重影响了石炭系目的层的勘探开发进程。为此,在分析哈山3井火成岩地层钻进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以及扭转冲击工具在火成岩中的适应性的基础上,针对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性能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该工具通过将部分流体能量转换成一定频率、周向扭转的冲击扭矩,并直接传递给钻头,能够有效消除PDC钻头的卡滑现象,提高难钻地层机械钻速。该扭转冲击工具首次在哈山3井火成岩中现场试验,一次入井连续工作649 h,单趟钻进尺457.5 m,行程钻速0.7 m/h,经与相邻上部火成岩井段钻井情况对比,行程钻速提高45.8%,节约了至少11趟起下钻时间与钻头费用。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的成功开发为今后准噶尔火成岩地层的钻井施工探索出了一种有效提速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玛湖区块百口泉组砂砾岩地层岩性复杂、钻头选型困难和钻井效率低的问题,选取该区块典型的砂砾岩岩样,开展了砂砾岩抗钻特性参数室内试验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数理统计分析,建立了基于测井资料的砂砾岩地层抗钻特性参数预测模型,绘制了玛湖区块砂砾岩抗钻特性参数剖面,分析了百口泉组地层抗钻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并综合砂砾岩地层抗钻参数、比能法、机械钻速法和因子分析法开展了钻头优选和现场应用。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玛湖百口泉组砂砾岩地层可钻性波动大,软硬交错显著,非均质性强,推荐选用具有高抗冲击抗磨损的MDI513和MSI613这2种PDC钻头,与邻井相比平均机械钻速分别提高30%和35%以上,钻头进尺分别提高14%和8%以上。所得结果可为类似于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的砂砾岩地层钻头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岩石坚硬、可钻性差、井斜问题突出等技术难点,进行了火成岩地层“PDC钻头+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研究。针对火成岩地层岩性特点和钻井技术难点,通过研制具有较强耐磨性的φ311.1 mm PK6245MJD型PDC钻头,与适合PDC钻头机械剪切破岩机理的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配合形成了“高效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并在哈山3井火成岩地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发现,“φ311.1 mm PK6245MJD型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一次入井连续工作649 h,单趟钻进尺457.50 m,平均机械钻速1.0 m/h,行程钻速0.7 m/h,与相邻上部火成岩井段相比,至少节约了11趟起下钻的时间与钻头费用;同时井斜角由入井前的4.2°(井深2 882.00 m)降至1.2°(井深3 310.00 m),纠斜效果明显。现场应用表明,“φ311.1 mm PK6245MJD型PDC钻头+SLTIT型扭转冲击工具”复合钻井技术是实现准噶尔盆地火成岩地层优快钻井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钻井参数优化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钻井现场的大量有用信息,克服传统优化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范例推理的钻井参数优化新方法。该方法是首先建立钻井参数范例库,然后根据范例推理理论建立钻井参数优化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对数据库的查询、检索及相似度计算等过程,从而实现钻井参数的实时优化。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基于范例推理的钻井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将钻井工程与范例推理有机结合,对解决钻井工程领域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使范例推理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为钻井参数优化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16日,渤海钻探钻井一公司C15623侧钻队在大港油田女S67-43K井中,成功应用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连续油管钻机进行开窗作业,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连续油管又称挠性油管,无接头、高强度、高韧性,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优势。与常规钻井相比,连续油管作业不需要接钻杆、起下钻,能够提高生产时效、降低施工成本。在深井、复杂结构井、欠平衡钻井中,连续油管钻井可以保持井底压 相似文献
20.
欠平衡复合钻井技术在牛东火成岩地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塘湖油田牛东区块存在常规钻井中火成岩储层可钻性差、不能有效保护储层,进而影响开发效果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对钻头个性化设计、钻井参数等相关工艺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牛东8-12、8-10等10口井采用了φ152.4mmPDC钻头 螺杆的欠平衡复合钻井技术现场试验,使牛东区块储层段平均机械钻速从1.50m/h提升到了3.75m/h,原油产量实现了千吨突破,取得了提高火成岩地层机械钻速和提高单井产量的双重效果,为提高火成岩储层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