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国语>的"羲"、"骚"、"侑"、"烝嘗"四词的词义进行考释,认为‘‘羲"与威儀之"儀"同义通用、"騷"与"憂",古音声近义通、"侑"和"烝嘗"分别为"劝食"、"祭地或祭祖"义.  相似文献   

2.
屈骚中有众多的意象,而“潇湘”意象便为其中之一。屈骚中的“潇湘”集合了自然地理方位、人文地理环境名词之深蕴而又意达言外,加之诗人屈原自身的个性悲剧与命运悲剧所贯通成的屈骚的一脉悲情,更使“潇湘”之悲得以另开曲径。正因为如此,“潇湘”悲情的力量以及意蕴的丰富性使后世的文学形成了独特的人文蕴含。  相似文献   

3.
认为助动词“会”在表示“推测可能义”外还存在着表“非推测可能义”的“会2”。在陈述句中,当陈述表现为规律性事实时,句中的“会”实义相当虚化,表现出“非推测可能义”,更多地表现为情态功能,为人际主位成分。这一点与英语类似,同时,其作为主位与述位的分隔标志提示着新信息的来临。  相似文献   

4.
晚明以迄台湾光复之初,台湾赋篇或咏疆土,或哀时事;或讽世道,或励节操.其中不免借屈原之身世遭遇、楚骚之常典,以申咏时事,或铺描物色.本文揭举台湾赋若干篇什中,能镕裁屈宋故事、楚骚习语之章句,探寻其造句来由,阐述相关历史,以表彰作者立义宗旨.其所示之内涵类分之可区别为如下七种:仿徨与归隐,秋风与追求,丽辞与功名,山水行吟,龙舟竞渡,华胥蒙尘,忠魂长念.文学表现之外,台湾民间信仰水仙庙亦有屈原神像之崇拜,复有屈家村、屈原宫等,办理屈原文化节.盖因屈骚文化悠久广传,屈子精神已普遍浸溉于文化意识之中也.  相似文献   

5.
通过具体辨析《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 ,指出了“文之枢纽”总论文与道的关系 ,是全书理论的基础 ,并由此剖见刘勰的文学理论源于他对道、圣、经的先验规定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14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流通领域计算机配件质量监测结果,其中,韩国现代影音(中国)推广总部、深圳市创见现代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YUNDAI”现代多媒体有源音箱(规格型号:HY-213;生产日期或批号:2007年5月)因频率响应侑效频率范围、幅频响应差不符合相关标准而抽查不合格。  相似文献   

7.
“仁义礼智信”系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尽管仁、义、礼、智、信各范畴在内涵上各不相同,所揭示的道德生活内容的侧重面各异,但“五常”是一个整体,各范畴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仁”是美德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是“仁”的内在逻辑推演,“礼”乃为“义”的外在保障,“智”是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信”则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歌唱”义主要用“歌”表示,“唱”的本义为“领唱”,是一个下位词。战国末期,基于语用原则中的“不过量准则”,“唱”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特殊隐涵义( PCI)“歌唱”义。东汉至隋,“唱”的“歌唱”义由 PCI 向一般隐涵义(GCI)转化,而“歌”仍是{歌唱}概念域的主导词。初唐以后,“唱歌”义逐渐成为“唱”的固有义( SM)和主导义,晚唐五代时,“唱”取代了“歌”的强势上位词地位。“唱”的上位化对{歌唱}概念域的词汇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 ,发掘、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 ,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义”和“利”是个古老的道德和哲学问题。我国自春秋时期就产生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义利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正“义”与“利”的位置?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是什么?本文想对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发掘、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身处动荡变幻的社会时局,有着艰难困苦的人生际遇与贬谪避地的切身体会,类似的处境是宋南渡文人 接受屈原的原因所在。宋南渡文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对屈原及其作品进行歌咏,而且对屈原的作品进行研究和评 论,这又以洪兴祖《楚辞补注》及诗话评论为代表。他们强调屈原的“忠”与“怨”,并高度赞扬了屈原以身殉 国的刚正之气,为朱熹的“忠君爱国”说及后代文人升华楚骚精神奠定了基础,在外族入侵的背景下,更具有超 越生死、鼓舞民心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宋南渡文人接受屈骚传统,被扬弃的悲哀等情感再次回到了诗歌创作 中,并直启南宋中期爱国文学的高潮,对中国诗史尤其是南宋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部《水浒》,精心刻画了一个“全忠仗义”,“呼群保义”的人物宋江,着意宣扬了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投降路线。一部《水浒》,从头到尾都是把“义”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加以渲染,作为得心应手的精神武器加以运用。为什么《水浒》的作者为“义”字花费了那么多的笔墨?为什么投降派加奴才的宋江那样讲求“义气”?“义”究竟和宋江的投降招安路线有什么联系?  相似文献   

14.
探究古文献中的“雕卵”、“画卵”和“镂鸡子”三者关系 ,可以断定 :“雕卵”与“镂鸡子”同为“画卵”义。“画卵”所用原料应包括生鸡子、熟鸡子和空鸡子三种可能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史上用来表示“位移”义的有“走”“趋”“行”“步”“跑”“波”等。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由“走”和“跑”来表示“位移”的语义。其中“走”在殷商时期就可以见到,使用范围最广,用法也最为复杂。“跑”则最初用于“刨地”之义,“奔跑”之义则是直承于“赴”。在元代“走”代替“行”,明代则是“跑”代替“走”的重要时期,并最终由“走-行”对立演化到今天的“跑-走”对立。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侵占型犯罪的有关争议问题,主张关于“代为保管”应作泛义理解,“遗忘物”作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亦应作泛义理解,对于职务占罪的主体与他人共同犯罪的定性,应分情况作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盛行于南朝的“文义”,其实是“文”与“义”的联合体,“文”指诗文辞赋,“义”指经典大义,实则是对经典的阐释及对有关经典问题的学术探讨。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多样性和文人学士修养的全面化,以及“文义”审美趋向一致,使“文义”并词成为必然,而刘勰则是将“文义”这一当时流行的文化现象纳入其文学批评著作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王东在《〈水经注〉词语拾零》中指出“秀”有“高出、特出”义。通过全面查检《汉语大词典》以及详细分析《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含“秀”的词条,笔者发现其中有部分含“秀”的词条忽视了“秀”有“高出、特出”义,释义未确,旨在纠正其错误。  相似文献   

19.
《庄子&#183;秋水》篇中的“旋其面目”一语,“旋”当训“还”,系还返、回复之义;“面目”指与神情有关的面容。“旋其面目”,即是回复其面容。“面目”不表“脸”或“头”义,“旋其面目”不能解为“转过脸”或“转过头来”;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北海”即黄河所入之海,在黄河入海口之东;河伯“东面而视”,所视即为“北海”,也用不着“转过脸”或“转过头来”。  相似文献   

20.
“有”字在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我们说“有”是领有动词,但“有”不仅仅表“领有”,它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式,特别是丰富多样的程度表达式,在这一点上,与英语的领有动词have差别很大,因为have基本不具有程度义。“有”表程度义时,可以表同级比较,也可表程度高或程度低,还可表示“某”或“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