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易传>中"神"、"道"及"阴阳"的相互关系.认为<易传>之"神"是在人学意义上建立的范畴,不同于宗教之"神",也不同于西方哲学所讲的"神".<易传>以"神"这个范畴来类扩宇宙的生成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人的价值本体建构途径,其形而上学的人学化比较彻底,从根本上避免了将其"神"论导向宗教和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遭法自然”命题内涵有至上神的非人格化、多元化和动态化趋向,这有助于破除对人格化一元神论的迷信,避免狭隘和偏执,有化解宗教冲突以及社会冲突的作用,它对于解释神与恶的共存的矛盾也是有力的;同时,这一命题反映了老子宗教价值观的人文化取向,理性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特色,宗教理性观要求正确区分宗教与信仰的关系,反对迷信事物;这一命题也反映了信仰道德化取向,这是老子学说能够积极参与到现世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是晋代重要的短篇志怪小说集,堪称中国小说的鼻祖。《搜神记》处在汉语演变的重要过渡阶段,上承上古汉语,下启近古汉语,语言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其材料大多数来源于民间,口语色彩较浓,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以汪绍楹校注的《搜神记》为研究底本,以其方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方言》、《说文解字》、《方言注》、《尔雅注》等典籍,整理《搜神记》中的方言词。  相似文献   

4.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其《感应篇》中记录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孝感故事.这些故事的孝感形式表现为:母子间的心灵感应型;发迹变泰型;得以幸免于灾难型;帮助完成夙愿型及其他类型.孝子间的共通特征有:至孝、家贫、丧亲等.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对这些故事都有很大影响,从这些孝感故事中亦可窥一斑魏晋时期的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圣殿》中通过谭波儿这一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世界观下相同的"他者"地位和"受害者"身份,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女性同一性的关注。小说通过塑造被阉割的男性形象金鱼眼,进一步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作家渴望自然、女性、男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顾振权先生的《周恩来人才之道》是江苏省组织迎接党的十六大重点出版物之一是周恩来研究中一部颇具特色的新作。 初读之后,觉得该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1 开拓性 自1998年第一次全国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以来,周恩来研究从其生平业绩到思想理论不断深入,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就周恩来诸多思想理论贡献的研究而言,显得不够平衡。其中,对周恩来的人才思想及用人艺术的研究比较薄弱,成果较少。就我所知,除了为数不多的相关言语以及一些编著中有所涉及,尚无这方面的系统研究。顾振权先生凭着对周恩来无限的敬仰之情,凭借着对人才研究的深厚功底,勇于开拓,历经十多年终于成就了《周恩来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老子》中,单音节的"道"可以作终极、生化、生存等多向度的诠释,复音节的"大道"既与"天道"相关,又与"人道"相契。作为终极之道,它是人类的本源,是信仰的归属;作为生化之道,它是自然的规律,是社会的理则;作为生存之道,它是行为的向导,是行动的指南。以生存为基础,通过对生化的彰显,来追寻终极,从而与道合一。  相似文献   

8.
分析霍桑小说《红字》的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形象。认为丁梅斯代尔是虚伪宗教的代言人,是圣人与罪人的结合体,是宗教和清教徒的法律毁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文学著作,之前的研究大多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和他们的爱情故事进行分析,而这里作者借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进行分析,揭示了自然和人类,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从而探寻其中反映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只有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健康的发展观,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道"是老子的哲学核心概念,无独有偶,杨伯峻发现":孔子言道,仅《论语》中就有六十处。",文章中通过对《论语》中所有"道"字进行穷尽的统计发现",道"在《论语》中一共出现89次,其中用作名词80次,用作动词9次。试图从语义角度对《论语》中"道"字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与《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有关"道"字的解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论语》中"道"字语义使用及后代延续使用情况,并试图揭示出其词义引申的规律性,方便今后的语义训释及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评论者对《虹》的研究一般聚焦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四位男性形象的深入解析,可以另辟蹊径地揭示劳伦斯在书中对男权主义、男权文化的否定及劳伦斯对男权主义所代表的战争、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从主人公艾克成长过程角度解读福克纳的小说<熊>,分析主人公及其主人公成长中有影响的人和物.在艾克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两次精神上的顿悟对其人生现、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一是对大自然的认识,其二是对其家族史的发现.这两次不同寻常的心灵感悟促使艾克做出了放弃祖传的家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左传》中的"无宁"的解释分歧很多,注家们也往往语焉不详。文章通过对《左传》及相关注释的整理分析,归纳其用法特点,发现:"无宁"是一个语气副词,不可拆分,它不等于"宁",也不是一个"愿词";它主要用在疑问句中,表达一种委婉的推测语气,其中暗含确定和奉劝、提醒的意味;它后来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是经过历时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左传》中的"无宁"的解释分歧很多,注家们也往往语焉不详。文章通过对《左传》及相关注释的整理分析,归纳其用法特点,发现:"无宁"是一个语气副词,不可拆分,它不等于"宁",也不是一个"愿词";它主要用在疑问句中,表达一种委婉的推测语气,其中暗含确定和奉劝、提醒的意味;它后来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是经过历时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6.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直觉体悟思维、天人合一思维、阴阳和谐思维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路径;对此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抨击了导致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的父权制,致力于追寻健康、和谐的新型人际生态境界,蕴涵着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阅读《我的安东妮亚》,能促使人们关注社会问题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将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全面的视阈。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意义被学者执着地追寻。他们试图探索在语言背后潜藏的各种以供人类交流的意义。美国学者奥格登(C.K.Ogden)和英国学者理查兹(I.A.Richards)提出了意义之意义理论,其所著《意义之意义》一书是探索语言意义的开山之作,为语义学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启了后来学者对语言意义的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主张“道法自然”的治理模式,强调“无为则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方法论,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治思想基础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理境界,最终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子》主张从解构的角度审视权力和政治的功用与同时代其他各家思想的治理向度迥然不同,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国社会“治世”的出现,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有限政府构建和深化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失乐园》以《创世纪》中人类堕落故事为核心情节,它和《圣经》的关联不言自明,同时两个文本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本文从弥尔顿的神学思想、《失乐园》对《圣经》的神义论解读以及《失乐园》与《圣经》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失乐园》创作与《圣经》相关文本的关系作初步的探索,并得出结论:作为《圣经》叙事的复叙事,《失乐园》不是对后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传统外壳之下的变革甚至颠覆,体现了时代和观念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