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酚醛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热失重非等温法对不同甲醛,苯酚魔鬼洋比的酚树脂进行了热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苯酚摩尔比为1.5时,酚醛树旨的热发活化能最高。耐热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酚醛树脂热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综合热分析对比研究了自制酚醛树脂和商业酚醛树脂的热降解过程,利用固体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热降解过程中树脂结构的变化规律以期指导成炭率高、热稳定性高的新型酚醛树脂的合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醚键以及未反应的羟甲基等端基的热降解;其次是亚甲基热解断裂为甲基;然后是酚羟基发生脱水环化成炭。其中亚甲基的热解对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及高温下的成炭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固体核磁共振比红外光谱更直接,更清晰地反应出酚醛树脂在热降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5.
6.
高性能酚醛树脂基烧蚀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DSC、TG和GPC等测试方法对硼酚醛树脂和S-15X酚醛树脂的固化工艺、热失重特性、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连续玄武岩纤维、S-2高强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碳纤维增强硼酚醛树脂和S-15X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和弯曲性能,最后考察了脱模剂对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压制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弯曲性能都要优于S-15X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通过使用PMR、MIRROR GLAZE代替硬脂酸作为外脱模剂,19W RELEASE代替油酸作为内脱模剂,能良好的解决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压制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T-700碳纤维(T-700CF)、特种玻璃纤维(HSGF)、S-2高强玻璃纤维(S-2GF)、连续玄武岩纤维(CBF)的基本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同时对T-700CF、HSGF、S-2GF、CBF增强特种酚醛树脂1(PR1)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PR1/CBF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PR1/T-700CF的弯曲性能和烧蚀性能最佳;PR1/CBF次之,能够取代PR1/S-2GF和PR1/HSGF;PR1/CBF的氧-乙炔烧蚀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材料吸热、基体材料与气流的热化学反应、热辐射效应、增强材料的熔化和升华、高速粒子和气流冲刷、机械剥离等烧蚀机理。 相似文献
8.
9.
采用三种不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即Freeman方法、Flynn-Wall-Ozawa以及Kissinger方法对不同类型聚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Flynn-Wall-Ozawa法I、Friedman法的测试结果与三者聚乙烯的结构特征较吻合,不同聚乙烯降解活化能的大小顺序为HDPE>LLDPE>LDPE。 相似文献
10.
11.
12.
针对T700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以及回收所得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存在增加了环氧树脂降解时所需的活化能,热降解反应的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对环氧树脂基体降解效果以及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在空气条件下500℃处理30 min后碳纤维表面没有残留物,但其回收纤维的拉伸强度保留率仅为77.6%。通过首先在氮气气氛高温短时热处理,再在空气气氛下450℃进行30 min热降解的两步法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残炭得到去除,回收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保留率达到了90.4%,由其制备单向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可达到75.8%。 相似文献
13.
14.
用DMTA和DSC扫描了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固化过程,然后再次用DSC扫描其后固化过程,用DMTA温度谱扫描其后固化前后的样条;制备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浇注体,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等温固化温度低时固化过程中有相分离现象,后固化能使90℃下等温固化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55.64%,而对120℃下等温固化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5.
16.
多组分共聚酯热解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量热天平测定了多组分共聚酯与PET的TG与DTG曲线.分析了它们的热裂解过程.并且进行了热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多组分共聚酯与PET的热裂解均为一级反应.表观反应级数n大约为1左右,多组分共聚酯的热稳定性较PET稍高. 相似文献
17.
18.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单向复合材料拉挤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研究了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含量,三段模具温度,内脱模剂的含量和碳纤维体积含量对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拉挤工艺和拉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以上各参数的最佳范围,连续生产出性能优异的碳纤维拉挤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