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油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技术和近几年新出现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对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化学-生物联合调理技术将是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根据含油污泥的物化特性,按照"无害化与再利用相结合"的思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各项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了未来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含油污泥的处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含油污泥的特征,无害化与资源化相结合的方法,可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应用,而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联合处理技术将是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利用热解处理技术对新疆某含油污泥原料进行理化性质分析,评价含油污泥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特性,并对热解残渣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价,从而优选出含油污泥的最佳热解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升温速率5 ℃/min、热解温度550 ℃、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可将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含油率降至0.2%,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和达标排放的目标;通过进一步调整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参数,即升温速率15 ℃/min、热解温度600 ℃、反应时间3 h,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COD吸附值为167 mg/L,可作为废水处理的吸附剂使用,为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田含油污泥污染与国内外处理、处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油污泥污染现状和危害,阐述了我国含油污泥的污染现状及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介绍了我国含油污泥的污染控制标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含油污泥,开发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处理效果好的技术,并加强管理、促进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采、炼制、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混入原油、油渣等物质的污泥,对环境及人体产生危害,但同时也可作为二次资源进行利用。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外援菌与土著菌联合处理的工艺技术,通过室内小试及现场中试,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实现油泥无害化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排放要求,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化利用,为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提供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7.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石油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及处理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资源化中的热解技术及热解反应模式的建立、影响条件和设备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延长油田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采用热洗→三相分离→压滤→固化技术路线对延长油田某采油厂含油污泥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热洗法对于含油污泥具有很好的除油效果,除油率达到90%以上;压滤后污泥制成的砖抗压强度达到10MPa以上,浸出液COD值达到外排标准,可用于井场建设,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应用研究概况,探析了含油污泥预处理工艺及效果,探讨了百色油田含油污泥和混合粘土制造建材的可行性及经济性.百色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可有效避免污泥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恶性循环,提高净化后的污水水质,减缓站区周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石油开采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含油污泥,这些污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将严重危害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国内外正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希望能缓解含油污泥带来的危害。结合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及处理现状,综述国内外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应用》2010,29(8):107-107
国内首套油泥无害化处理装置日前在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分公司建成投用。装置采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洛阳石化分公司共同开发成功的热萃取脱水含油处理技术,填补了国内含油污泥处理的技术空白。该技术针对炼厂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含油污泥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制约油田环境保护工作的难题。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相关文献,通过分析测试,详细分析研究了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含油污泥的组成、性质等,并针对两种新型含油污泥处理工艺进行评价,探索适合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模式。  相似文献   

13.
炼化“三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的处理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持续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预浓缩—絮凝—离心脱水—无害化工艺"处理炼化"三泥"技术,是将"三泥"浓缩成泥饼直接输送到超热蒸汽喷射处理装置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创新技术。经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可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资源,且实现了"三泥"的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油田含油污泥产生途径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原则。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及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除了以上处理方法外,还有地耕法、含油污泥固化法、化学破乳法和固液分离法土地填埋技术。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一般是利用含油污泥铺路、制砖和制作蜂窝煤等。国外还有含油污泥低温热解技术,以及采用溶剂和低频声波分离油泥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5.
油田含油污泥特点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介绍了处理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方法,并对其主要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油田超稠油采出液泥沙含量高,在采出水处理过程中含油污泥产生量大、固液分离困难、浓缩效果差,通过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酶+助剂"分离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再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无害化处理含油污泥工艺技术,将处理后泥沙中的残余油进行降解,经一级和二级反应处理后的含油污泥投加复合微生物药剂可实现泥与油的分离,处理后的含油率达到了DB 65/T 3998—2017 《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标准要求(含油率2%)。依据该技术建设的1 000 m~3/d工业化装置,已累计处理含油污泥7.5×10~4t,回收污油1.4×10~4t,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干化污泥含油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对生产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但同时又是可贵的二次资源。因此,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既是环境保护的要求,又是确保正常生产的需要。长庆靖安油区在对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含油污泥特点,优选间接热解吸技术成功地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原油回收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环境保护的重点。本文从含油污泥的特性出发,选择回转窑焚烧炉焚烧处理,在回转窑焚烧炉后设置二次燃烧室,产生的尾气经急冷、酸气脱除、除尘等装置处理后达到伊拉克当地排放标准,最终实现了该油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应用磁力油浮选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水,水质稳定可以达到行业标准,水体的腐蚀速率及污泥产率都有明显降低。将传统的污泥重力沉降方式改为污泥上浮排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泥排出量,并可使产生的少量污泥残渣无害化处理,上浮的污油可以再次分离重复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含油污泥的出路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应用磁力油浮选工艺处理技术,加药成本高于目前油田在用的加药处理技术,但该工艺节省了污泥处理费用及场站建设费用,综合成本低于现行的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油田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及设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含油污泥是含油污水处理中的最末端废弃物,为各种颗粒、水和气泡形成的混凝团,呈半固体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水、次生粘土矿物、油及各种化学药剂,各种物质凝聚在一起,乳化严重,难于处置。针对稠油含油污泥的理化性质,从含油污泥的残油发热量研究开始,利用含油固形物的发热量进行焚烧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建立含油污泥处理的核心技术方法,为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