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阐述了离散型与流程型制造企业中设备管理相关的差别,分析了MES环境下离散型制造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设备管理系统与MES两者信息及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MES环境下的离散性制造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信息流,给出系统功能模块层次结构图,并以某发动机厂为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仿真能描述系统的整个动态过程,并能在系统投产前或不影响现有系统工作的情况下提供决策方向。本文用大系统理论和状态方程描述了由串联型生产线组成的复杂生产系统,并由计算机进行了数字仿真,为生产系统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有放的方法,该方法还可推广到其它类似的离散动态生产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4.
阐述了生产现场管理执行系统(MES)及其对生产制造现场的管理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从分析生产现场管理现状与问题入手,介绍MES系统的强大功能及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MES系统。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主要描述了中间件技术的产生、发展、应用、功能以及中间件的定义,MES中间件技术框架的实现,MES中间件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8.
结合某电机股份公司实施CIMS工程的实际情况,介绍了CIMS环境下面向离散型制造企业构建的销售管理系统.在分析离散型制造企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该企业生产销售的4个主要特点,确定了以合同订单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根据企业实际的合同订单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采用了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介绍了销售网站的功能组成,分析了销售管理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了销售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企业汽车发动机档案信息管理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设计了基于MES的发动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了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模块和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了主要功能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技术、质量数据SPC分析技术等。最后将系统应用于企业实际,验证了此系统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可实现企业发动机档案管理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对于离散型制造企业尤其重要.离散型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分散复杂,因此需要建立整套物流信息系统以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性.企业建立的基于ERP的物流信息系统是针对于企业计划层的信息系统,而建立的基于ME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针对于企业执行层的信息系统,各系统对于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各有利弊.根据ERP和MES的特点以及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提出建立基于ERP和MES相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观点和系统集成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制造行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系统(IS)应用、企业特性与企业信息化收益三者之间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S应用数量的制造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对于每项IS应用给出评价指标,用指标得分加权和的形式作为该IS应用的得分;根据企业特性及IS应用的特点确定各项IS应用的权数,用IS应用得分加权和的形式确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总得分,最后考虑IS应用的系统集成效应修正评价结果并给出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武汉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制造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橡胶密封件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将生产执行系统 (MES)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 ,并采用了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经实践验证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谢培甫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42-43
信息化产品已成为机械工业的主要产品。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前沿技术,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水平和效益,提高自动化与网络化水平,提升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与河南工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与河南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关系,未来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应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大行业. 相似文献
17.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提出“先进制造技术”概念的国际背景入手,综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强调了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家和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迫切需求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绿色发展战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在将资源转变为产品的过程中及产品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适合制造业发展的绿色发展战略.本文在阐述绿色发展战略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将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的技术评价及经济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论体系、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