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或 3股经线和纬线 ,自动化检验 )单根丝的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由其加工的捻线丝的质量。我们能够阐明当 2或 3股捻丝由均匀的单丝加工 ,我们也将获得一根均匀的捻线丝。当用不均匀的单丝加工将得到不均匀的捻线丝 ,同样也会有粗或细纤度。如捻线丝加工过程中控制不好会在几个方面破坏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记住 :加捻不是将低等级丝转变成高等级捻线丝的过程。在生丝统计领域 ,可以为单根生丝制定分级表和界定等级。 (发表在“1995生丝便览”上 ,由生丝标准委员会研究小组编辑 )。对2或 3股捻线丝而言则是没有如此表格和相当的等级。所…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容式电子清纱器与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检测原理,认为后者在捻线丝生产中可明显提高丝线质量,且不受环境湿度及生丝回潮率的影响。提出了光电式电子清纱器在捻丝生产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桑蚕经纬捻线丝是一个生产了三十多年的老产品,其品质检验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上海商品检验局起草的《出口加工丝检验方法(暂行)》作为依据。该方法对捻线丝的生产、检验曾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已越来越显得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为了有利于捻线丝质量的提高,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丝绸公司在国家商检局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组织制订了《桑蚕经纬捻线丝标准(FJ559—86)》,于1986年4月发布,将于1987年1月1日实施。为便于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现就《FJ559—86桑蚕经纬捻线丝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主要特点,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4.
捻线丝强力下降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捻线丝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无捻或有捻的生丝.经并合、加捻和定型的本色丝。川西片区的捻线丝出口较多,其规格多为低捻的捻线丝。在检验中发现有90%的原料丝强力高于加捻后的捻丝的强力。现针对捻线丝强力降低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正确理解和贯彻新修订的本色布外观质量检验标准,采用了将新老标准进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其间的主要差异,概述了新标准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内容,提出了执行新标准时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9.
近些年来,我国转杯组生产桑蚕丝有较快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桑蚕丝研制和生产中的一些主要经验,如原料选用、加油给湿、提高半制品质量以及降低纺纱断头等,可供桑蚕丝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纤长丝与变形丝的质量指标包括物理机械性能、染化性能及外观指标。而外观疵点对纺织加工和成品质量影响较大。如毛丝、断头丝、僵丝、粘连、条干不匀,卷曲不良、橡筋丝、色差、白斑等,都会在织物上不同程度地产生起毛、起球、稀密不匀、凹凸不平以及色差、色花、经柳、横路等弊病。同时由于某些疵点和成形不良如绊丝、断头、尾巴丝、卷装过软等,影响后加工的生产效率,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检验长丝外观质量,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抽样调查的原理,通过对桑干茧茧质特性-茧幅的抽样误差的调查,探讨样本单位数和庄口(批)的抽样数量,为桑干茧检验数据可靠性的改善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由于茧期、品种、组合体之间茧质差异较大,故现行的鲜茧检验规定的供试茧量不够合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供试茧量应以粒数计,范围在270~300粒之间。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国标《桑蚕干茧》(GB/T9176—2006)和《桑蚕干茧试验方法》(GB/T9111—2006)(以下简称”新国标”)于2006年6月20日在北京通过专家组的审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标准修订小组自1998年以来8年间在标准修订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认为:“新国标”采用自动缫丝试验方法,代替立缫试验方法,实现了桑蚕干茧质量检测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分析影响捻线系统负荷的机械因素(升降机械)、纱线张力因素,认为降低捻线过程的能耗的途径有:机械方面,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安装符合技术要求,升降部分合理调节配重;工艺方面,合理选择工艺参变数,尽可能减轻尼龙钩重。 相似文献
20.
土丝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作者根据本厂生产实践总结了优级土丝《立缫》操作方法,供参考,本文主要介绍了基础操作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