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2.
柠檬酸盐法低温合成BaTiO3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军民  李承恩 《功能材料》1995,26(5):424-426
通过柠檬酸的铬合作用,配制稳定的柠檬酸钡钛溶液,进行制备BaTiO3微粉的研究,提出了一套简便、适合于实验室的新的BaTiO3微粉制备技术与方法,初步揭示了柠檬酸钡钛的热分解历程。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在600℃的合成温度下获得细颗粒、分散性好、纯净的BaTiO3微粉。  相似文献   

3.
颗粒表面改性法制备PTC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颗粒表面改性技术添加二次掺杂物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将烧结助熔剂Al2O3,SiO2以及受主杂质MnO采用溶液形式,包裹在BaTiO3基粉体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此可以得到二次掺杂物Al2O3、SiO2和MnO分布均匀的PTC粉体。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初步研究了己二酸,硬脂酸对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作用及其对粉体的极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己二酸,硬脂酸中的羧基与纳米氧化锆粉体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类似于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并在其表面形成单分子膜。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锆粉体由极性转化为非极性,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铁、硝酸钡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得钡铁氧体。为使钡铁氧体具有红外隐身性能,利用化学镀工艺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改性可以得到表面完整包覆的导电粉末。借助于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表征,利用FT-IR的漫反射系统对钡铁氧体及钡铁氧体表面改性材料的红外隐身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钡铁氧体为M型钡铁氧体,在8~14μm的平均红外发射率为0.8542;而经过表面改性后的钡铁氧体,在8~14μm的平均红外发射率为0.5910,具有良好的红外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6.
选取用草酞酸钡共沉淀法生产的BaTiO_3粉料为基体原料,加入5(wt)%MgO进行粉体颗粒表面改性。对粉体的表征及X-射线结构分析结果表明,Mg与基体表面充分反应,生成MgTiO_3新相,无游离MgO存在,一次颗粒形貌为球状,粒度均在100~300nm范围内,但颗粒团聚情况仍存在。用获得的粉料进行成瓷试验,制得细晶(1.00~300nm),高致密,而显微硬度与耐电场击穿强度都较一般的BaTiO_3基陶瓷高的试样。结果表明,加镁改性有阻止晶粒生长、提高致密度、扩大烧成温度范围和提高硬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aTiO3多晶陶瓷表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明贺  周东祥  龚树萍 《功能材料》2001,32(4):341-342,352
文中系统地对BaTiO3陶瓷的表面态进行综述,认为表面态确实是PTC效应产生的根源所在,同时对表面态的组成(主要对表面态中金属阳离子空位,氧空位)、微量3d元素对表面受主态的显著影响以及表面必度的定量计算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表面态研究的难点在于其组成的复杂性,认为用电介质理论定量计算表面态密度存在粗略性问题,同时对表面态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纳米陶瓷微粉的表面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欣  谢凯  盘毅 《材料导报》2000,14(8):41-42,27
综述了纳米陶瓷微粉表面分析以及分散性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瓷微粉表面改性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PVDF/改性BaTiO3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BaTiO3粉进行了表面处理,使用溶剂法制备了PVDF/BaTiO3复合薄膜,通过疏水亲油实验定性地分析了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对BaTiO3粉的偶联作用可以改善PVDF/BaTiO3的界面结合,通过测定PVDF/BaTiO3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表征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PVDF/BaTiO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微观形态分析发现,经过偶联剂表面处理,BaTiO3粉在PVDF中的分散情况改善,偶联剂的用量对微观形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液相包裹法制备BaTiO3微粉合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H2TiO3微粉为活性固相基体,Ba(COOH)2溶液为包裹相,采用液相包裹-界面反应的方法,进行制备BaTiO3微粉及其合成机理研究,提出了一套较完善且简便、适合于大生产的新的BaTiO3微粉制备技术与方法,初步揭示了液相包裹法制备BaTiO3微粉的反应过程及机理。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纯净、高分散、形貌更趋于球形的BaTiO3微粉。  相似文献   

12.
熔融盐法制备BaTiO_3粉体及Rietveld全谱拟合物相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盐法以BaC2O4、TiO2为前驱体,NaCl为熔盐制备了BaTiO3粉体。SEM分析所得样品为立方状颗粒,粒径为50~300nm。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其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变温XRD对BaTiO3相变进行了表征。Rietveld全谱拟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BaTiO3粉体在室温下是一种四方、立方混合相,质量分数分别为73.9%、26.1%。精修结果的数值判据分别为:加权剩余方差因子Rwp=5.93%、剩余方差因子Rp=4.78%、拟合优值S(Goodnessoffit)=1.53。变温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BaTiO3粉体具有四方到立方相的相变。  相似文献   

13.
BaTiO_3、SrTiO_3陶瓷半导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烧结温度、冷却条件及 Nb_2O_5添加量对 BaTiO_3、SrTiO_3陶瓷半导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0.1~0.7mol%的 Nb_2O_5时,SrTiO_3陶瓷的电导率随 Nb_2O_5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而 BaTiO_3陶瓷在0.15mol%附近出现最大值。烧结温度和冷却条件对 SrTiO_3陶瓷和添加量>0.15mol%的 BaTiO_3陶瓷的半导化都有很大影响。采取适当的冷却条件,也能使 Nb_2O_5添加量>0.15mol%的 BaTiO_3陶瓷的电阻率显著降低到10Ω·cm 左右。本文讨论了 BaTiO_3和 SrTiO_3陶瓷的半导化机理,认为 SrTiO_3陶瓷的半导化是施主离子所诱发出的晶格中的氧挥发所致,而 BaTiO_3陶瓷则由两种机制所控制。在 Nb_2O_5添加量<0.15mol%时,电价补偿起主要作用;当 Nb_2O_5含量增加到>0.15mol%时,就变成取决于冷却条件的氧挥发所控制。喇曼光谱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30nm的超细BaTiO_3和未见文献报道的掺钇超细BaTiO_3.并用X-ray粉末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TG-DTG-DTA和IR对"BaTiO_3"干凝胶的热分解历程进行了研究;用一般陶瓷工艺制得了掺钇半导铁酸钡陶瓷并对其室温电阻率与钇含量以及烧结温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亚纳米BaTiO3基铁电陶瓷的结构相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掺加部分稳定氧化锆(PSZ)的亚纳米基铁电陶瓷的结构相变。研究表明,PSZ的细度、分散度及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和扩散状态,对亚纳米陶瓷的相结构和显微结构有很大影响。适量的PSZ的加入,使BaTiO3陶瓷晶粒的生长受到阻滞,掺量越大,晶粒越小,因而晶粒由四方晶型向假立方晶型转变;若掺量较大,则能促进核-壳结构的发育。这二者都可改善亚纳米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6.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接枝聚乙二醇(PEG)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扫描电镜(SEM)、粒径分析、重力沉降法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的表面形貌和在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表面接枝上了TDI、PEG的有机官能团,降低了颗粒...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 BaTiO_3基陶瓷电容器材料掺杂稀土元素对介电常数,热稳定性和介电损耗的影响。分别在 Ba-TiO_3ZnNb_2O_6中加入稀土氧化物 CeO_2、Sm_2O_3、Dy_2O_3等,测量了它们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及其与温度的关系(ε~T、tanδ~T),比较了三种稀土氧化物对陶瓷材料介电性质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分析纯的乙酸钡和钛酸正四丁酯为前躯体溶液,冰乙酸为溶剂,乙酰丙酮为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基上制备了钛酸钡(BaTiO3)铁电薄膜.研究了BaTiO3铁电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非晶态的BaTiO3铁电薄膜在蓝光激发下具有很强的光致发光现象.其中,经8h 673K退火处理的非晶BaTiO3铁电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最佳,当455nm光激发时,非晶薄膜在540~660nm内发出强烈的黄光,峰值波长为580~610nm,峰宽约30nm,发光强度随薄膜的厚度增加而增强.晶态BaTiO3铁电薄膜无任何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利用EPR谱线对PTCR陶瓷的相变及PTC效应的机制研究的可能性,本文对接 Mn的 BaTiO3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R)陶瓷在 120~450K温度范围内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得出了 Mn2+离子 EPR信号强度、 g因子值和超精细耦合常数|A|值的温度分布,发现EPR参数与PTCR陶瓷相变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微观结构上的初步解释.研究表明EPR谱线以及精细结构的分析可以为PTCR陶瓷的相变机制以及PTC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