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济南市绿地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是反映绿地系统建设水平高低的科学依据,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及规划指标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量化计算与评价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类型齐全,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占总面积比例小,破碎化程度大。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绿地缺乏;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0.4867,其中绿地生态效益指标值为0.4977,绿地固碳释氧能力及滞尘能力较低;景观效益指标值为0.5798,景观破碎程度及分离程度较高,景观优势度不明显;绿地规划数量指标值为0.4525,绿化总量不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未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评价体系是保障城市绿地生态性、景观性等多种功能协调统一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城市绿地空间建设内容与生态功能的分类考察分析,从城市规划专业、生态学专业、景观专业等角度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层次,从数量、结构、功能、质量四个角度确立了一级目标层,二级因素层,三级指标层,构建了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评价体系.并结合某市新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案例,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具体评价方法和合理值域.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山地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学特征基础上,以山地城市——重庆市长寿城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空间形态的特点,概括了其绿地现状并指出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整个规划研究区域从绿地生态结构、生态敏感区两个角度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进行生态系统规划研究,最终形成结构鲜明、生态安全的绿地生态系统格局。  相似文献   

4.
从景观变化视角出发,运用蒂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以连云港港湾区域为例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最新遥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RS/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标进行空间量化和表达,进而将两者叠加后生成景观生态规划分区图,将连云港市区划分为重点生态维护区、重点生态修复区、一般生态维护区、一般生态修复区、城市扩展重点开发区和城市扩展优化开发区,并提出相应分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绿当量”的济南绿地生态补偿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维持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城市绿地生态补偿能力定量化的研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济南市为例,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应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基于碳氧平衡原理,采用“绿当量”方法,对济南市生态绿地系统生态补偿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化提出了济南市各行政区加强生态补偿能力的绿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景观格局分析在城市森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园林树木是构成城市绿地的主要植物材料,也是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效益的主要植物群落体,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强调了乔木在城市绿地中的骨架和主体地位,它不仅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而且对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森林规划中,景观格局分析是优化城市森林空间结构和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章分析了城市森林的内涵;阐述了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森林规划的过程,探讨了城市森林的景观分类、景观指数的选取要点及景观格局的优化重点;展望了城市森林规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其过程多以定性分析的图示为主,缺乏定量分析的低碳生态技术支撑.利用生态学相关原理,通过数据计算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了3条量化的规划策略:借助生态足迹法探讨碳排放水平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关系,明确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对碳耗量的影响;通过GIS法划定生态敏感区,建立城市碳汇系统,确定城市的景观格局;采用瓶颈指数法,找到制约城市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低碳生态理论引入到城市规划,将会从一个新的角度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使一些定性的规划意向转化成为切实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GIS技术,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廊道密度、景观分维数等指标,分析了济南市建成区绿地景观构成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济南市建成区各类型绿地面积总计为251.19 hm2,其中以市中区绿地面积最大,而天桥区最小;槐荫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最高,而市中区最低;槐荫区绿地景观破碎度指数最高,而历下区最低;天桥区绿地景观廊道密度指数最高,而市中区最低;建成区整体绿地景观分维数较低。最后对济南市建成区如何优化绿地景观空间格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GIS系统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评价绿地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营建、格局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基于物理势能模型,以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土地利用以及绿地面积作为模型参数,建立了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既强调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性,又强调城市绿地的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并以沈阳市区城市绿地作为实例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1)研究区可达性处于第1、2等级的绿地面积分别占68.08%、21.64%。沈阳市区的绿地分布格局基本合理。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较好的服务;(2)研究区绿地可达性值分布存在一定空间聚集现象,显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明确了沈阳市区绿地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结论 绿地景观可达性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绿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城市绿地价值的空间分布,是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功能评价的一次新尝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居住区是目前城市生态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规划是结合园林造园手法以及模仿自然环境的景观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运用生态学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营造生态结构复杂、物种丰富、植物群落稳定的居住区生态环境。本文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以打造"健康生态"、"品质高档"、"适宜人居"的精品城市社区为目标,将居住区规划为"一轴、三区、四心,多廊"的空间布局结构,通过城市景观界面及社区内部景观两部分景观空间规划、道路规划以及绿化系统规划,将微山金源居住区打造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态居住区。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演变和发展的探讨,试图从中把握城市规划整体思想方法和行动发展变化的脉络,以期对今后的城市规划实践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佛山市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佛山市区划调整后市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现况、问题及需求,提出了佛山市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目标.针对佛山市规划局信息化建设现状,重点阐述了佛山市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四个层次体系架构,佛山市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应建立在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一体化基础之上.结合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过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方法和步骤结合起来,提出了当前佛山市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内容:佛山市城市发展演变模型分析和构建、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建设、城市三维虚拟仿真管理系统建设.最后,对该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市合理用地规模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系统分析城市用地规模的可能-满意度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可得出未来城市的合理用地规模和合理程度及其所依赖的条件。该模型在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设计角度的角落空间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城市环境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并加强城市角落空间的环境设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城市角落空间环境设计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于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改造再利用,以及灵活多样的布局使"角落空间"真正变成"特色空间",完善设施以利于"积极空间"的形成,提倡人们的参与性,使城市空间形态得以良性延续.  相似文献   

15.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综合体系中战略性规划、实施性规划和规划管理三个基本层面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城市政府利用这种作用机制实现在房地产领域对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均衡发展的一些调控.  相似文献   

16.
乐清市大荆溪流域洪涝灾害频繁,而基础设施防洪能力薄弱,城镇内涝严重,是乐清市有名的洪灾区.根据大荆溪洪涝灾害水文气象、地理环境、防洪工程等方面的具体成因,对大荆溪防洪规划的规划目标、规划标准、规划原则、规划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提出了水库工程、堤防工程、溪流疏溪、泵站建设等具体的防洪规划编制思路,可有效提高大荆溪流域防洪能力及解决城镇内涝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综合集成的数字城市规划研讨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数字城市规划研讨厅是研究城市这一典型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方法。深入探讨了研讨厅的概念内涵、组成要素、功能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论述研讨厅支撑平台的集成方法及研究内容——数据组织、应用模型和实现保障机制,为解决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8.
对铜陵市总悬浮微粒(TSP)污染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解决措施为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绿化系统;在继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高标准建设城市交通系统;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大力发展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施工扬尘产生。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转型受社会经济转型的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应适应城市发展转型要求.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提出了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进而分析了城市规划从单一规划走向多规融合、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从城市本位走向城乡统筹、从建设本位走向生态优化、从物质本位走向文化繁荣、从生产本位走向宜居为本、从空间本位走向精神家园、从政府主导走向公众参与等8大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