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的长芦盐务管理,较之明季宽松,使“俱已星散”的长芦盐商得以重振旗鼓。但经过顺、康两朝,长芦盐务又处于弊窦丛生之中,盐商欠课逐年增多。雍正初,莽鸽上受命履任长芦巡盐御史后,苏商裕课,力挽颓势,终使雍正年间的长芦盐商,成为有清一代财势最为鼎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长芦盐商的财势,在清代康、雍年间最为显赫。进入乾隆朝,便向下滑落。乾隆接位六年后,就对长芦盐商进行巧取豪夺,诸如捐输报效,迎幸驻跸,加征盐课,无本取息,转嫁参课等等,都是宰割长芦盐商的刀把子。至乾隆末,原有的长芦盐商纷纷破产,没有破产的也都负债累累。清王朝到了乾隆时期,已经由盛转衰,作为封建经济重要支柱的盐商,也难逃破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3.
清代的盐运使为长芦、山东、河东、两淮、两浙、两广、福建等盐区盐运使司的长官,掌管食盐的配引、运销、征课、缉私以及盐商的签任和钱粮的支兑拨解,职责重要。本文在梳理盐运使司衙门的配置和盐运使职掌的基础上,探讨盐运使的俸银、养廉银、盐务管理经费等,并涉及到盐运使数额巨大的各种规礼银或"陋规银"。盐运使的各种规礼银以及名目繁多的盐务经费是导致盐商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惠民家族是康熙至乾隆年间的长芦盐商,因出身于内务府,在引地的获得、盐务的经营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引地、引额数量在长芦盐商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但由于需要应付繁多的支出,正常经营的利润并不能满足其对暴利的期待。由此,他们通过私卖余盐、一银两抵等舞弊行为获取额外收入,这些行为被发现后又不得不承受巨额的罚银,遂因此而衰落以至于被参革。王惠民家族的盛衰过程,显示出内务府盐商与官方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与封建政府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盐赋是封建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明清封建政府设立重重机构征收盐课入手,论述了各级盐务官员视扬州盐商为可啖之物,肆意婪索刻剥,贪墨狼藉。扬州盐商为了自身经济与政治利益,与每级盐务官员相互交结。狼狈为奸。他们相互为用.上曦皇上及中央户部,侵吞了大量国家财产。扬州盐商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又打起了“捐输报效”的旗号,以求取得皇上的恩宠和耀眼光环。这种恶性的循环,造成了扬州盐商致命的祸根。  相似文献   

6.
长芦缉私营为长芦盐区专门负责查缉私盐、维护芦盐产销、保护长芦盐税收入的武装组织。它组建于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得到扩编整编。规模逐渐扩大,各种营制逐步建立健全。其中,其领导指挥体制的发展更显示了其时代特征。该项体制分为上级领导体制和内部指挥系统两种。其上级领导体制在晚清时期实行长芦盐运使一元负责制。到北洋政府时期,随着“善后大借款”五国银行团令北洋当局组建的盐务稽核总所和长芦盐务稽核分所介入长芦盐政的管理,长芦缉私营的上级领导体制由一元领导走向盐务稽核所及长芦运使二元领导制。该营的内部指挥系统主要由缉私统领、管带、队官、队长构成。随着北洋军阀势力的消长,长芦缉私统领也频繁更迭,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7.
长芦盐务档案,是历时二百年、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既有档案的权威性,又有文物的珍贵性的档案。《中国长芦盐务档案精选》选编了从民国元年到九年的部分长芦盐务档案,涉及到长芦盐业经营、盐务法规、盐税征收、盐政管理、盐务缉私、盐业人物、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档案选编力求资料的系绕f生与完整性的统一,为中国盐业史、中国社会历史等众多领域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8.
乾、嘉时期,长芦盐商群体经历了一次明显的衰落过程。盐业运营(或专卖)是经济行为,要从经济规律中寻找长芦盐商群体衰落的原因。盐商的垄断地位是各种危机的根源,各方都试图从中获利导致乾嘉时期各种陋规逐渐公开化;盐商的报效实际上是最大的陋规。长芦盐商靠提高盐价来确保各方利益,同时也使得私盐泛滥,最终侵害了盐业运营和盐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另一方面,"银贵钱贱"侵蚀了长芦盐商很大一部分利润。清代的"银贵钱贱"现象并不是随着鸦片贸易出现的,与长芦盐业有关的"银贵钱贱"现象早在雍正九年已经出现,引入"杰科布定律",能够很好地解释由盛世而物价上升,由物价上升而"银贵钱贱"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淮盐课税对清王朝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两淮盐务历来为清政府所重视。但自乾隆中叶以来,两淮盐务已明显呈衰败之兆,到嘉道之际,其弊端已日趋严重,几成积重难返之势。这突出地表现在盐价日趋昂贵,官盐滞销,私盐盛行,盐课短绌,盐商资本消乏。以往论者主要是从统治阶级的腐败,盐商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成立,使河北古老的盐业焕发了生机,河北盐业有了长足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海盐产区。一、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的变更,河北盐业管理体制几经更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盐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北盐业由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直接管理,1952年至1955年改由轻工业部长芦盐务管理局管理,1956年1月,长芦盐务管理局撤销,河北盐业由长芦汉沽盐务局管理。1958年,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7月1日成立河北省盐务管理局,管理河北及原天津市盐业生产及运…  相似文献   

11.
清顺治朝的长芦盐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长芦运司盐政成为清廷首要的控制目标。顺治元年八月,王国佐条奏长芦盐法十四事,意在长芦盐政的恢复中限制官吏、保护盐商、严厉打击私盐,保证朝廷的盐税收入。清朝令运司招商纳银,依额解部,形成了"引从部发、盐不边中"的特色。顺治初年私盐泛滥,满洲人嗜利、贩私者投充仗势贩盐是重要原因。兵饷之需使得清廷格外重视盐税征收,清廷很快将恤商让位于裕课,不仅停止了"见盐征课",而且按照万历时期的旧额征收,带征免去的盐税项目,加强官员征税的考核,强力征收盐课。顺治元年清朝得到的税收盐课银都是长芦盐政提供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期,内务府在长芦盐区拥有“永庆号” 21处引地,并招募长芦盐商承办这些引地,每年收取一定数额的利银。从乾隆十五年(1750)到嘉庆初年(1796),近10位长芦盐商先后轮流承办永庆号引地,并觅请了大量的保商,这些盐商的利益与皇家利益由此被捆绑在了一起。承办商尽力维持永庆号的经营,在获取余利的同时为内务府贡献巨额的利润。到乾隆朝后期,永庆号已经成为承办商的沉重负担,山西凤台王氏、浙江鄞县王氏家族都因此而走向破产。这个过程反映了清代皇权对盐商的剥削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乾隆五十一年,骆愉向两淮盐政投递了《盐法策》,陈述两淮盐务弊端,揭发两淮盐商和两淮盐官的舞弊行为。《盐法策》本身没有重大的价值,但乾隆皇帝却非常重视。而在审理过程中,乾隆重点审查的是两淮盐官,而对两淮盐商却采取保护政策,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笔者从乾隆晚期的经济大环境和两淮盐务状况两方面展开分析,认为乾隆皇帝如此举措与当时两淮盐务的萧条有关系:乾隆皇帝重视《盐法策》的原因是想要通过这个案子来调查两淮盐务弊端;而在审理过程中重点审查两淮盐官,是为了打击两淮盐官,以恢复两淮盐商的力量从而恢复两淮盐务运作。但乾隆皇帝的目的没有达到,两淮盐商没有逃脱衰败的命运,两淮盐务也最终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史学者对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法币政策、关税政策等问题颇注意研究,对于国民党南京政府与中国金融买办资产阶级、江浙财团的关系以及它的社会基础等问题亦很重视,但对于南京政府的盐务政策和南京政府与旧盐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却较少涉及。盐税收入在南京政府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旧盐商在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拥有莫大的势力,因此,了解南京政府的盐务政策和它与旧盐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正确地评价它的经济政策,认清它的社会基础。笔者拟从南京政府对新盐法和新旧盐商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初步评价它的盐务政策的利弊得失,探讨它与旧盐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据日文史料,对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间伪蒙疆政权时期日本控制下传统采盐制度的破坏及盐法的出台、从榷运总署至烟政盐务科机构的沿革、盐产量及盐价等作了初步的考述,也叙述了从察南蒙盐组合至蒙疆盐业组合这一盐商组织的性质。文中认为:日本来对伪蒙疆地区的盐产资源进行掠夺乃是因为傅作义部队的阻隔停止了旧时吉兰泰盐的输入,以致蒙盐供不应求,不得不大量输入长芦盐以为补充。而日本对蒙盐的统制则是为了对我国共区进行封锁,在客观上造成了我抗日力量的盐紧缺。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以来 ,长芦盐业运销体制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 ,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在变革中 ,虽也走过一些弯路 ,但总的趋向是使芦盐的供应机制逐步完善 ,应变能力不断增强。这对确保市场供给 ,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 ,都起了有益的历史作用。一、芦盐运销新体制1949年1月 ,长芦盐区全部解放。3月 ,天津军管会接收的长芦局与冀东区长芦局正式合并 ,组成新的长芦盐务管理局 ,管理芦盐的生产、收税和缉私等工作 ,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同时新建长芦盐业运销公司 ,掌管芦盐的运销及盐价等工作 ,隶于华北人民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据日文史料,对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间伪蒙疆政权时期日本控制下传统采盐制度的破坏及盐法的出台、从榷运总署至烟政盐务科机构的沿革、盐产量及盐价等作了初步的考述,也叙述了从察南蒙盐组合至蒙疆盐业组合这一盐商组织的性质。文中认为:日本未对伪蒙疆地区的盐产资源进行掠夺乃是因为傅作义部队的阻隔停止了旧时古兰泰盐的输入,以致蒙盐供不应求,不得不大量输入长芦盐以为补充。而日本对蒙盐的统制则是为了对我国共区进行封锁,在客观上造成了我抗日力量的盐紧缺。  相似文献   

18.
帝国主义势力侵入长芦盐务,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控制、霸占、掠夺长芦盐业资源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充当了最凶恶的角色。 一 长芦盐区为我国北方四大海盐产区之一。据清末民初统计,当时的年产盐量约为650万担,占全国产盐量的12%左右。1914年,全国的盐税预算,占全国税收的24%,而长芦盐税就占全国盐税实收数额的24%。长芦盐区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两淮预提盐引案”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预提盐引案,是涉及两淮盐政、盐运使与两淮盐商没有将预提盐引支付的银两上缴国库的事件.史学界普遍认为此案是乾隆中期的特大贪污案件,是两淮盐官与两淮盐商相互勾结贪污的产物,这个案件揭露出清乾隆时期盐务腐败、官商勾结、贿赂成风.但实则不然,争夺地方盐政的控制权,才是这次案件爆发的真止目的.通过对这个案件的分析,可以了解乾隆在执政中期对两淮盐务的管理状况.笔者重点从审理过程人手进行分析,进而发现乾隆重点审查的是两淮盐官,对两淮盐商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审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乾隆皇帝以及中央政权与盐商之间存在的无法割舍的经济联系以及两淮盐商在两淮地区的重要地位.但此案后,中央并没有完全控制地方盐政,两淮盐务也逐渐衰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盐产品的品名,一般都以产地地名命名,如浙江产的盐称浙盐,淮北产的盐称准盐,山东产的盐称鲁盐等。然而天津市、河北省产的盐却称长芦盐,简称“芦盐”,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查考历史就会发现,长芦盐的名称,也是由地名转化而来的。 现今的天津、河北所产之盐,冠以“长芦”名称,始于明初。洪武二年将管理这一地区的盐务机构名称,由北平河间都转运盐使司,改称为河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