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4年以前,对肇源地区扶余油层的共同认识基本上不产水,录井解释均为纯油层和干层,没有解释水层的,所应用的录井资料也比较单一。在水性识别方面对资料的认识及解释标准均为空白。2004年试油井大量产水,按原来的方法解释,结果符合率急剧下降到77.0%。为此,对该区扶余油层油水关系重新认识,建立新的油水关系解释标准和图版,填补水性识别的空白,通过生产实际应用,新方法录井解释符合率提高到91.2%。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资料在肇源地区扶余油层定量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含水储层逐渐增多,开发井解释的难度越来越大。为经济有效地搞好肇源地区开发井的解释评价工作,开展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定量解释评价储层的研究。通过对多块井壁取心样品气相色谱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各单个组分参数,结合试油资料,绘制出油水层定量解释评价图版(符合率在90%以上),依据解释图版,得出油水层判别标准,定量地解释评价油水层。该技术可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从而更好地为油田勘探、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3.
岩石热解技术可测定储油岩中的烃类含量,如果单纯依靠ST和S1/S2这两项参数对储集层解释评价,则会经常出现油水界限不明显的现象,影响该项资料的应用效果.为此对不同延时时间热解资料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岩样现场分析和放置10 d、20 d后进行分析化验,得到3组不同延时时间的分析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了气态烃含量S0、液态烃含量S1、热解烃含量S2的损失情况,结合试油资料分别建立了油气解释标准及现场热解烃总量ST值与S1损失率、S1损失率与S2损失率的解释图板,使该项资料在油水层解释的实际应用中见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基本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埋藏深、物性差。东西部差异较大。西部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多为岩性油气藏,油水关系较简单。东部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由于受断层性质及砂体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油水分布比较复杂,全区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属于断层一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5.
利用传统定性的方法识别沉积微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经验,识别效率低。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首先确定出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然后根据目的层段的分层数据表提取测井曲线,并计算反映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及模糊C均值聚类识别;最后在主干剖面相控制下,结合测井相(抽稀井)绘制各个研究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法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井信息,提高识别精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水层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为朝阳沟油田主体区块以外区域,大体分为主体西北区和东南区,研究目的层为扶余油层。研究区分布广、储层埋深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由于受构造、岩性、断层活动的多期性及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油水纵向分布形式多样,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针对扶余油层储层流体识别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地层水矿化度、储层物性及压实作用对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影响的研究,提出以储层埋深分层段建立油水层识别标准的方法。在朝长地区评价井中应用建立的油水层识别标准,结合多井对比分析等技术进行了油水层综合解释,经试油验证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油水层解释精度,也为提交朝长地区探明储量提供了可靠的油水层解释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塔盆地的油气层具有低压、低渗、油层厚度薄的特征,在录井过程中,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及众多因素的干扰,气测值往往较低,给油气层的发现、解释和评价带来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在总结前期定量荧光录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定量荧光录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干扰因素的排除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海塔地区油气层的发现、解释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识别油水层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是直接观察储集层中岩石结构、构造、储集空间与油水分布产状的微观识别技术。该文对该项技术的仪器、原理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大庆油田卫星-太东地区储集层特征,总结了油气水的荧光偏光显微图片特征。通过应用实例详细论述了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在储集层性质、油水界面确定方面的优势,开阔了现场录井技术人员的眼界。  相似文献   

9.
大庆外围油田油水层荧光显微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岩心观察,结合试油资料建立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荧光显微图像的定性判别标准,并在油水层识别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该项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舍钙、舍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采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统计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21口探井及开发井录井、测井及试油资料,建立了应用于本区块的录井岩心实物油层解释评价标准;并综合应用岩石地化热解分析资料、测井等资料,定性地建立了英台地区高台子油层录井油水层解释评价标准、图版.实际应用表明,图版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张妍  罗丙昌 《录井工程》2009,20(4):31-34,43
吉林油田红岗地区扶余油层具有油质轻、岩屑显示级别低、地层电阻率低、气测异常显示和岩石热解地化分析值低的特点,应用常规录井技术难于实现有效识别和准确解释评价,甚至可能漏掉油层。针对此情况,在列举录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呆用气测冲淡系数法校正后的气测全烃和岩石热解地化烃类恢复系数法校正后的地化含油气总量进行油层识别与解释评价的方法,并针对该地区扶余油层的特点,给出了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含油气总量结合电测孔隙度的解释评价图板。应用实例分析表明,采用不同录井技术结合常规录井和电测孔隙度可实现油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3.
英台-巴彦查干地区青一段油水关系复杂,通过对油水层特征、分布规律及产能变化情况的分析,结合构造、含油性、物性、储层发育情况等多项资料,研究总结出了该区青一段油水层分布规律,并建立了该区的油水层解释标准及解释图版,为解释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南堡35-2油田是海上稠油油田,具有原油粘度高、油层岩石渗透率高、胶结疏松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过程中指进现象严重,难以获得较高的水驱采收率.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点,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评价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分析了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原油粘度增加,岩心束缚水饱和度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升高,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水驱采收率降低.在相同原油粘度条件下,通过提高驱替速度来增大生产压差,可以减少指进现象发生,增加水驱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海上高含水稠油油藏的治理方法,针对海上稠油油藏储层物性好、水利能量充足、单井产液量高、原油黏度高和油井高含水等特点,通过建立井组地质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驱替开采方式和注采参数对抑制、延缓底水锥进的效果.研究发现:(1)针对海上稠油油藏的敏感性分析,注入介质>地层倾角>渗透率韵律>级差;(2)0.2...  相似文献   

16.
以沉积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根据泥岩颜色、砂岩类型、沉积构造、岩相组合和古生物等相标志,识别出松辽盆地北部太平屯地区扶余油层为一套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5种亚相和10种微相,确定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因此,认识剩余油分布,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模式及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机理,依据断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4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建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方式等控制。  相似文献   

18.
单一录井油气水层解释评价一般很难确定储集层的流体性质。综合应用多手段、多种解释评价方法逐次排除非产油层并对可能产油层进行不同方法的解释,可实现最终精细解释评价的目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以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延长组储集层气测录井参数为基础,探讨了通过制作全烃最大值与异常比值图板、烃比值交汇图板、3H比值交汇图板和含水性识别图板来依次排除非产油层并最终确定产油层的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对照试油结果,对长庆油田姬塬地区39口井共78层的基础数据回判验证表明,该方法符合率达到了89.7%;后续7口井10层的应用表明,符合率为9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选取松辽盆地杏北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为研究对象,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结合断裂密集带平面、剖面特征,总结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同时,利用油藏解剖技术,结合断裂密集带分布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砂体分布特征,对断裂密集带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杏北地区扶余油层断裂密集带广泛分布,主要包括伸展成因机制的平行地堑带和耦合成因机制的混合式密集带;(2)横向断裂密集带的遮挡作用导致中央背斜带南部和东部缓坡带无油气富集,断裂密集带外油气主要富集在密集带边界反向断裂上盘,反向断裂断距规模越大,油气富集程度越高;(3)顺向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可以作为油气沿断裂走向运移的通道,受构造反转作用影响,中央背斜带发育的断裂密集带内部形成“堑中隆”构造,断裂密集带内部油气主要富集在“堑中隆”构造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20.
用LANDMARK公司的P—VIP数值模拟软件,对马东东地区高挥发油油藏高压物性进行状态方程参数拟合。结合油藏参数,分别从井网、井距、采油速度和注水时机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了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方案,为该油田全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