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庭视听是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趋势。进入90年代,将华丽的音乐厅及电影院搬进家庭,已由美好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但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却不是随随便便把器材堆放在一起就行的事。仅就音响效果来说,就涉及到声源声学、建筑声学、电声学等方面的综合技术。据对大量居民听音环境的调查发现,起居室兼作听音室的占60%左右,具备专用听音室、声学条件较好的极为罕见。由于房间的尺寸比例没有考虑声学要求,加之未作声学处理,因此谈不上超值享受了。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起居室或客厅虽然未作声学处理,但实际聆听效果尚好,这显然要归功于室内的家具、被褥等陈设成为“天然”的吸声,反射材料了。由于起居室已具备了某些条件,如果进行合理安排,稍加处理,  相似文献   

2.
完美体验     
家住优山美地的张先生长年旅居美国.在世界电影产业的核心国度.全家人都养成了酷爱看电影的习惯,也曾亲身感受过很多家庭影院的效果。在初次沟通影院设计方案时,业主张先生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一个如电影后期工作室般的专业私人影院。基于客人的此项要求.者尼私人影院设计总监李广严格遵照家庭影院声学设计规范影院建声效果来设计.最终这个项目让者尼斩获美国CEDIA协会举办的“2011年度最佳家庭影院大奖”.  相似文献   

3.
曹祥 《建筑电气》1993,12(2):13-17
从建筑声学、电声学设计概略地讨论舞厅设计应注意的要点,并以实例讨论声学设计和扩声设备组合问题。最后提出舞厅装修设计对声学处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声学材料与构造广泛应用于演艺建筑厅堂的音质设计中,是控制厅堂混响时间,使厅堂获得良好听音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声学材料与结构除了具有声学性能外,还具有不同的质地、外观与装饰效果。充分利用建筑声学材料与结构所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对演艺建筑厅堂做出处理,并探求其有意味的关学表现,正是本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罗城 《现代装饰》2010,(3):18-19
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等观演空间实际上是音质第一的听音场所。这些文化建筑往往投资巨大,若音质不佳,实乃资源、经费的巨大浪费。注重表演厅堂的形体、容量、地面起坡、边界面的布置和表面处理等要点的设计,是保证剧院室内声学效果的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6.
陈淼 《中州建设》2008,(19):78-78
教育建筑是教学中两大主体——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必须要有足够的语言清晰度和无噪声干扰,以及良好的室内音质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宁静、听音清晰的学习交流环境。过度的噪声和混响将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降低理解程度,进而降低“教”与“学”的效率:会导致教室产生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后排学生因听不清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听觉疲劳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演艺工程而言,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声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做好观众厅声学装修。为使演出场所达到完美的声学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需与声学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密切配合,针对每一具体施工部位的材料类型及特殊部位施工工艺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使得整个项目的声学效果能一次性验收达到并超过预期设计。  相似文献   

8.
体育场馆的声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杰 《建筑学报》2003,(2):63-65
体育馆声学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声学环境,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有可靠保障。为保证体育场馆的声学质量,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检验阶段加以控制。本文对种类体育场馆的声学问题、声学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声学处理措施、声学材料设备的选择及质量保证竣工检测验收等做了介绍,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行可听化技术及厅堂音质评价研究,对黄埔青少年宫剧院进行了脉冲响应及其声学参数测试,同时应用ODEON软件对该剧院进行声场仿真,并将计算机仿真和实测结果相比较,通过主观听音试验,探讨应用仿真脉冲响应进行厅堂音质评价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实现厅堂音质可听化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一个音乐厅的脉冲响应实测数据,分别从房间脉冲响应和双耳房间脉冲响应计算客观声学参数,然后分析比较了两种脉冲响应条件下的这些参数.结果表明,由于包含了人头及双耳对声波的作用,严格说来,双耳房间脉冲响应计算的客观声学参数与房间脉冲响应计算的客观声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别.另外,从其中4个参数的相关性检验来看,在双耳房间脉冲响应条件下参数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更为明显,这同日本声学家安藤四一通过主观优选实验得到的声学结论较为一致.鉴于厅堂的音质主观评价是一项由听音人参与的听觉行为,文中最后指出,由双耳房间脉冲响应去计算各项客观声学参数对指导厅堂的音质设计实践会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谈娱乐空间(KTV)声学设计分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栗亮 《山西建筑》2009,35(10):46-47
阐述了KTV的起源与发展,并从房间的混响、声音的扩散、房间的隔音、包间的家具和装饰等多个方面对KTV室内声学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提高KTV室内声学设计水平,从而创造好的声场环境,使好的音响设备发出,美妙动人的音乐。  相似文献   

12.
黄帅  刘燕彬 《山西建筑》2014,(17):15-16
以建筑声学的探索轨迹为线索,详细列举了近现代国内外著名剧场建设实际案例,介绍了建筑声学的发展状况,指出邀请专业的声学团队参与剧场的建筑设计是剧场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音质设计中,吸声材料起到控制混响时间和吸声降噪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声学材料水平和室内声学装修设计水平的大幅提升,越来越多兼具良好吸声性和美观性,且卫生环保的新型吸声材料进入声学装修市场。本文介绍了4种新型吸声材料通过混响室法测得的吸声特性,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介绍了它们在室内音质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南剧场建筑声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南剧场是服务于“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内少有的专业话剧院。该文主要介绍该剧场的建筑声学设计包括:声学设计特点、声学技术要求、观众厅每座容积确定、体型设计、混响时间控制、噪声及振动控制、声学测试和音质效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音质设计是多用途剧场实现其功能的最重要的设计,它决定着剧场使用时音质效果;而决定剧场音效的因素很多,包括剧场观众厅体形、观众厅音质设计指标确定、观众厅声场计算机模拟准确度、室内设计方案深化程度以及剧场完工后观众厅音质设计指标现场测量结果系统分析等。文章全面细致介绍了浙江蓝天文化影视中心多用途剧场音质设计过程,通过详细的数据计算、分析、模拟等手段细化展现设计思路,体现了音质设计在剧场建筑中的影响及提升作用,为其他的多用途剧场音质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倪谦 《中国建材科技》2022,31(3):132-133
剧院除了常规、基础使用要求外,声场的要求也十分重要。本文以宁波大榭剧院建设为例,以剧院使用要求为切入点,对剧场在不同部位和场景下的音质、噪声控制的声学应用进行剖析,针对性提出音质、噪声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邵文  张三明 《华中建筑》2011,29(6):63-65
该文以浙江大学一个体育馆的建筑声学设计为例,探讨多功能体育馆的声学设计目标以及如何通过吸声材料的用法和构造控制中小型体育馆的混响时间,抑制噪声。具体措施包括空间吸声体的布置方法、声学性能测试与对比;墙面吸声的重点提示以及如何抑制噪声;最后运用电脑软件模拟此设计在会议与比赛两个不同声场环境中的具体效果。从而总结出中小型多功能体育馆吸声结构设计的原则,达成理想的声学环境。  相似文献   

18.
吴寄斯 《城市建筑》2014,(32):223-223
本文针对小型音乐厅的建筑声学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围绕混响时间设计、体形设计、吸声材料的设计、噪声控制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小型音乐厅建筑声学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提升小型音乐厅的声学设计质量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历史街区声源及声喜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宇  金虹  康健 《华中建筑》2011,29(6):73-76
声环境是历史街区物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为了解历史街区声环境的特征及不同人群对街区声环境的主观喜好,该文选择了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4个历史街区进行实证研究。在这4个街区内布置了53个测点,对街区内不同地点的等效声压级进行实地测量,并随机发放了543份问卷,以调查各街区内声源及人们对不同声音的态度。结果表明:在4个街区内有83%的测点等效声压级都超过60dBA,交通噪声是非交通管制历史街区的主要噪声源,在交通管制地区商业噪声为主要声源,叫卖声比重较大;在以休闲旅游功能为主的街区,音乐是主要声源。人们对自然声音及传统有意义的声音较喜欢,对工业噪声最不喜欢。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些创新应用,包括"蛋壳"底层喷涂纤维素防止雨噪声、戏剧场的MLS声扩散墙面、音乐厅GRC声扩散装饰板、歌剧院金属透声装饰网、歌剧院木装饰板顶棚的混凝土覆层、舒适的观众厅声学软座椅、座椅下送风静音均流风口、录音室"房中房"弹簧减振隔声结构、Z型轻钢减振龙骨轻质隔声墙、音乐厅的单侧透明隔声玻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