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探究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子,选取身体质量指数、服装松紧度、人体姿势3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测试人体7个部位的接触压力、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分析3个因素对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评价指标的影响主次性,并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衡量塑身内衣的压力舒适性。结果表明:身体质量指数与人体姿势是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服装松紧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虽然人体不同部位的压力舒适性差异较大,但人体凸出部位的舒适性整体优于凹进部位。  相似文献   

2.
女胸衣压力舒适性的客观评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服装舒适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与表征是压力舒适性研究的基础。以某常规款式的女性胸衣为研究对象,对日常着装状态下的女胸衣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客观描述。研究表明通常人体曲面转折大处的服装压力较大,女胸衣肩带、胸托和后背转折处呈现出较大的服装压力;着装习惯不同的3类人群,当服装压力不合理时,会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对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服装压力的研究对于服装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消费者着装方式等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功能性服装的大力开发与运用,功能性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体型的背背佳着装者进行了主观压力评价的同时运用LabView8.0虚拟仪器服装压力测试系统对背背佳肩部进行了客观压力测试,得出背背佳肩部压力与人体胸围、肩宽、大臂围以及人体姿势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优化改进建议,为相关功能性服装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祥令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6,27(7):109-112
服装舒适性包含3个潜在的独立感觉因子:热湿舒适因子、触觉舒适因子、压力舒适因子。压力舒适性作为服装总体舒适性的一部分,对服装舒适性有积极影响。医学研究认为过大的服装压力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服装和面料的设计应满足着装者基本运动的需要。着装的压力舒适性研究是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中相对新的领域。论述了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范畴,服装压力的产生原理以及服装的合体性与压力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并具体阐述服装压力舒适性的主、客观评价方法。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胸穿着后的压力分布已经成为影响其适体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文胸服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个已经建立好的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和文胸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体和文胸模杯有限元接触力学模型,进而探究文胸穿着在人体上的压力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模杯整体受压力情况明显,模杯与胸部的贴合性较好。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模杯试衣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拟输出的结果对模杯的合体性进行评价,为文胸服装的适体性和压力舒适性提供数字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服装着装舒适性、功能性、美观性,更好地利用服装压,阐述服装压的形成过程,总结服装压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不同品类产品和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阈值、压力感受的影响因素,以及现有服装压力测试方法和常用传感器的种类与优缺点。对国内外服装压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未来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浅谈服装压力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紧身服装为众多消费者所青睐,作为决定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服装压力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简介了服装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其对人体的压感觉、形态、心血管系统、皮肤以及其他生理机能的影响,并简要总结了服装压力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服装压力影响因素,归纳总结服装压力分布测试和理论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仪器测试法和理论计算法,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分别基于拉普拉斯方程、迭代法、有限元分析等服装压力理论预测的研究方法以及假人模型和三维虚拟预测模型等服装压力模型预测方法。指出未来服装压力分布和预测模型的研究重点是服装与人体间动态接触压力模型的构建、综合考虑服装性能和人体机能、三维人体模型的改进和完善等。  相似文献   

9.
服装压力分布及预测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蕊  陈东生  范雪荣  王强 《纺织学报》2010,31(4):139-144
服装压力是评价服装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从影响服装压力分布的因素入手,总结了目前服装压力分布及预测的主要研究方法,阐述现有服装压力研究的优缺点,指出服装性能与人体机能的有机结合、三维人体模型的完善以及人体和服装动态接触压力预测系统的建立是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现有的服装压力预测模型由于其计算量大,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如何建立有效的服装压力分布预测模型,将理论模型与实际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进一步研究服装压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老年人户外健康运动时压力舒适性和生理监测有效性,应用液态氨纶和微纳传感元件,采取多开口立体结构,设计研发老年人智能冲峰衣。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着装试验,通过人体皮肤压力测试评价服装舒适性,同时进行真人着装试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服装血压监测传感功效性。结果表明:在运动过程中,穿着该智能冲峰衣的压力舒适性显著优于普通老年人冲峰衣,血压监测智能元件输出电平功率在-21 dBW,血压监测智能传感灵敏度位移在1 mm时,血压监测信号频率(RSSI)达到了2 400 MHz和2 480 MHz,灵敏度佳,显著提高了老年人户外运动的安全监护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老年人户外运动时运动服的压力舒适性和生理监测的有效性,应用液态氨纶高性能材料和微纳传感元件,采取多开口立体结构,设计研发了老年人新型智能冲锋衣。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着装试验,通过人体皮肤压力测试服装的舒适性,同时,以真人进行着装试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服装血压监测传感工效。试验结果表明:运动过程中,穿着新型智能老年人冲锋衣的压力舒适性显著优于普通老年人冲锋衣,血压监测智能元件输出电平功率在-21 dB,灵敏度在位移1 mm时,血压监测信号频率(RSSI)达到2 400 MHz和2 480 MHz,灵敏度达到最佳,显著提高了老年人户外运动的安全监护性能。  相似文献   

12.
衣下微环境对着装者的舒适性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方面对衣下微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衣下微环境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着装测试和数值模拟,着装测试包括真人和假人穿着测试,数值模拟是基于人体热生理模型的着装计算机模拟.衣下微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人体、服装和环境方面展开,人体因素的研究包括代谢水平、年龄和性别...  相似文献   

13.
王诗潭  王云仪 《纺织学报》2017,38(10):153-159
为探索有效的服装通风设计手段来提高着装人体的热湿舒适性,以服装热湿传递机制和通风散热原理为基础,分别从透气性面料的配置、服装开口的设计、可穿戴式通风装备3个层面解析常用的通风设计手段,并对比不同设计手段之间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有效的通风设计手段应在全面分析着装环境、人体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满足服装局部设计差异性和不同设计手段间匹配性的原则。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明确服装衣下空间空气流动规律,量化表征服装局部的“有效通风”,平衡各种设计手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优通风效果将成为服装通风设计手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占辉  徐军 《北京纺织》2004,25(5):58-60
分析了服装压力产生的原因 ,讨论了适应人体皮肤变化的因素以及服装压力舒适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着装运动舒适性研究的发展历程,结合人体的体形特征,从人体与服装之间的余量、面料性能特征、服装的版型结构及工艺处理等方面对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着装运动舒适性测评的相关方法,展望了着装运动舒适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服装松量与虚拟试衣、服装样板设计的关系,以松量分类为基础,分别从松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松量表征等3个层面解析服装松量设计。归纳了松量表征方法的特点,阐述了松量表征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松量在虚拟试衣和服装样板设计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有效的松量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着装形态、服装合体性及舒适性等因素,松量的直接表征和间接表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服装与人体间的关系;应将松量充分结合至虚拟试衣和服装样板设计,以促进虚拟服装的真实性,实现服装样板的智能化设计。研究认为松量的三维空间表征、连续动态分布和服装三维空间松量预测模型研究是未来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着装舒适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 ,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 ,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服装舒适性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服装人体工效学的角度探讨了人、服装、环境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着装舒适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服装压力产生的原因,讨论了适应人体皮肤变化的因素以及服装压力舒适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