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台山县海宴公社春场大队,1976年在海滩咸围田新种了120亩秋植甘蔗,并在甘蔗行间套种蔬菜的试验,结果表明间种蔬菜能起到除咸防咸,获得甘蔗蔬菜双丰收。甘蔗平均亩产6.5吨,蔬菜亩产6,000多斤。过去,我们在咸田种蔗,常因干旱咸气上升,造成甘蔗死苗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 相似文献
2.
为认真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1975年春,我所进行了春植蔗指标亩产二万斤的栽培试验,最后称产获得了亩产20,595斤的高产纪录。从实践中,使我们懂得,只要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采用综合性技术措施,是获得高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广西来宾县春季气温低,2、3、4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2.1℃、16.5℃、21.1℃。由于气温回升慢,春植蔗萌发率低,亩有效苗数、有效茎数少,产量低。试图通过地膜覆盖栽培方法,提高土温,促进春植蔗萌发,提高发芽率,确保有效苗数及有效茎数,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甘蔗育苗移植对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技术革命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甘蔗节种、增产的重大措施之一。我县广大干部、贫下中农,科技人员在毛主席的科研路线指引下,排除林彪、“四人邦”的干扰,坚持科学实验,先后在沙窖公社北村、西村、平步大队,否坛公社逢简、双麻、龙潭大队,勒流公社裕冲、江村、锦丰大队进行试验,经过多年的实践、试验、示范、推广,摸索出秋育冬移、秋育春移、冬育冬移、冬育春移、春育春移、春育夏移等均比焗芽下种或直接下种节种和增产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6.
在抗旱技术下,对甘蔗下种量,行距,施肥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建立产量函数模型,试验表明各因子对产量有显著作用,影响顺序是氮〉下种量〉钾〉磷〉行距,下种量和种植行距,施氮水平和下种量,施氮与施磷,施磷与施钾等交互作用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应用产量回归数学模型,结合蔗区自然条件和耕作水平,制定约束水平,通过模拟运筹,制定出旱地蔗区的高产优化模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8.
9.
桂中柳州地区的新兴农场,位于东经109°25′,北纬24°14′。近年来,这个地区秋植蔗的推广是成功的,但从产量高低的角度来看,秋植蔗季节性很强,增产与否,关键在选择植期,现将植期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植期试验结果根据我们1977年进行的秋植蔗植期试验,出苗情况是:9月12日下种到10月8日就齐苗,从下种至齐苗需26天;9月22日下种到10月21日齐苗,需29天;10月2日下种的直到11 相似文献
10.
抽苗断龙造成甘蔗基本苗不足是限制霜冻蔗区春植甘蔗高产的主要因素。耕作习惯、施肥水平、品种结构、栽培模式等都通过影响甘蔗的产量构成因子(有效茎数量和单茎重)而影响甘蔗产量。本文还就对制约我区甘蔗高产的瓶颈因子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属于南亚热带,年平均温度21.8℃,年平均日照1815.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83.6毫米,气候条件好,适宜甘蔗生长。根据我们几年生产实践,推广地膜覆盖冬植蔗,是一项新的栽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广东省由于近年推行甘蔗耕作制度改革,改春植为秋、冬植蔗,秋植蔗及冬季用塑料薄膜育蔗秧移栽已逐步成为我省植蔗的主要栽培制度。10月上旬以后广东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旱季,而10月上旬至翌年3月底是蔬菜生产季节,为充分利用土地,不少地区秋、冬植蔗田间蔬菜发展很快,增产增收效果很好。经试验及 相似文献
17.
豆类作物微量营养元素铁锌含量遗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膳食营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豆类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的鉴定和遗传评价研究的主要进展。大豆铁、锌平均含量不同,国家间差别较大,铁含量范围为61~152mg/kg,锌含量31.6~51.5mg/kg;品种间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其中铁变异系数可达19.3%,锌14.40/0;铁与锌两个元素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菜豆品种间铁含量54~96mg/kg,变异系数15%~17%,锌含量21~54mg/kg,变异系数约14%;铁、锌含量遗传主要表现为数量遗传特点;利用数量性状作图技术,已发现26个QTL位点,铁、锌各13个。其它豆类铁、锌的含量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针对我国豆类微量元素的现状,提出了今后我国铁、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甘蔗高产,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是很重要的。有机质肥料的来源是很多的,但由于各地的情况和条件不同,其来源难易也有不同,但种植绿肥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肥料是比较易行而有效的。绿肥压青不但能提供大量的有机质肥份,而且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三要素肥份。所以种植绿肥,对改良土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不少地区的甘蔗都是以施用化肥为主,造成土壤缺乏有机质,地力衰退,影响甘蔗单产的进一步提高。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广辟肥源,增加复种指数,大搞有机质肥,积极而合理地进行蔗地间套种豆类作物则是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