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澳洲坚果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以复配蛋白酶水解澳洲坚果粕制备粗多肽,利用超滤、大孔树脂纯化技术制备了抗氧化活性最佳的分子量小于1000 Da的多肽,采用Sephadex G-15凝胶对其分离并评价各组分对DPPH、羟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还原能力,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鉴定并分析。结果表明,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出G1、G2、G3组分,其中G3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活性,其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6.18 mg/mL与还原能力IC50 2.19 mg/mL优于谷胱甘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0.50 mg/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0.02 mg/mL;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G3含有46个肽段,肽段长度均小于...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挖掘雀嘴茶的利用价值,本文以其中含量丰富的6’-O-咖啡酰熊果苷(CA)、β-熊果苷和绿原酸三大酚类成分为研究对象,对其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嘴茶三大酚类成分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6’-O-咖啡酰熊果苷(CA)、β-熊果苷和绿原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3.56±0.14、104.41±6.52和8.42±0.21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8.01±0.06、50.60±1.25和26.93±0.38μg/mL,清除OH自由基的IC50值为2.64±0.06、>10.00和<1.00 mg/mL,对铁离子总还原能力的强度依次为绿原酸>CA>β-熊果苷;雀嘴茶三大酚类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差异较大,CA对酪氨酸酶兼具单酚酶和二酚酶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114±0.035和95.198±1.117μmol/L,β-熊果苷仅有单酚酶抑制作用,IC50...  相似文献   

3.
以海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并对酶解液进行抽滤分离,并对所得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滤分离到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10 kDa(JCP1)、分子量3~10 kDa(JCP2)、分子量1~3 kDa(JCP3)和<1 kDa(JCP4)。生物活性研究表明,JCP1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双酚酶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22.6和11.96 mg/mL,JCP1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为可逆混合竞争型抑制;JCP3具有最强的还原力、羟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4.9、2.21、0.61和15.8 mg/mL;JCP4具有最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28.3 mg/mL。  相似文献   

4.
燕麦蛋白是一种优质谷物蛋白,但其营养价值开发利用率较低,为提高燕麦蛋白生物价值的利用,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碱性蛋白酶酶解燕麦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另外,将制得的多肽经过超滤得到小于5 kDa的片段,并通过测定其不同浓度的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验证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得到最佳酶解条件: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 L FG使用量1.6 mL/L,底物浓度10%,酶解时间150 min,温度52℃, pH 9.2。在此条件下,燕麦蛋白的水解度为14.86%,多肽得率为19.02%。燕麦多肽清除DPPH的IC50值为9.112 m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3.062 mg/mL。结果表明,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得的燕麦多肽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药典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康定灵芝多糖、三萜及灵芝酸A、灵芝酸C1、灵芝酸F的含量。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考察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康定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分别为1.15%和1.50%,灵芝酸A、灵芝酸C1和灵芝酸F含量分别为0.052%、0.020%和0.064%。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75 mg/mL和1.24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45 mg/mL和1.97 mg/mL。三萜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0.65 mg/mL和1.06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44 mg/mL和1.09 mg/mL。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康定灵芝功效成分含量高,同时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核桃酒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参照欧洲工艺酿造了5种青皮核桃酒,分别对其进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了青皮核桃等配料的核桃酒,不仅相较于纯大麦酒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也较核桃发挥出更大的抗氧化活性。5种核桃酒之间存在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差异:核桃酒2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IC50=1293.560);核桃酒1不仅对FRAP的总还原能力最强(IC50=0.192),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效果也最好(IC50=110.766),抗氧化能力最强。青皮核桃对核桃酒总体抗氧化能力起主要影响,添加冰糖较其他糖类对核桃酒的抗氧化能力提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三文鱼皮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通过分子量分布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以及活性氧ROS实验,探究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模拟消化实验后,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的重均分子量轻微减少,变化不超过4%;胃蛋白酶消化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11.1、12.3 mg/mL,胰蛋白酶消化前后,IC50值分别为12.5、14.6 mg/mL;胃蛋白酶消化前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12.2、13.2 mg/mL,胰蛋白酶消化前后,IC50值分别为10.7、11.5 mg/mL;胃蛋白酶消化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不超过13%,胰蛋白酶消化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不超过19%;胃蛋白酶消化后,ROS清除能力提高不超过3%,胰蛋白酶消化后,ROS清除能力提高不超过5%。这表明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具有良好的消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为其在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海蒿子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酯(esterified-bound phenolics,EP)和糖苷结合酚(glycoside-bound phenolics,GP)3种不同存在形式的可溶性多酚,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各多酚组分的化学成分;其次,评价各多酚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发现海蒿子中可溶性多酚以结合态为主,GP的总酚含量(68.30 mg/g)最高,EP的总黄酮含量(83.49 mg/g)最高。从3个多酚组分中共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种酚类化合物、4种黄酮和2种酚酸。生物活性研究表明:GP的细胞抗氧化活性(细胞抗氧化值为18.18μmol/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IC50=84.6μg/mL)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IC50=127.01μg/mL)清除能力最强。EP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5 322.85μmol/g)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海域"金潮"爆发产生的铜藻进行多成分测定以评价该铜藻的品质和优势成分,同时对铜藻可溶性多糖、褐藻多酚、岩藻黄质三种抗氧化活性成分所在的不同乙醇提取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对铜藻与其他六种常见褐藻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及其他活性成分对比分析;对铜藻的不同乙醇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铜藻与其他褐藻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与其他褐藻相比,铜藻中蛋白质品质较佳且蛋白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TO推荐的理想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式;铜藻中岩藻黄质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六种褐藻,为优势成分;铜藻中饱和脂肪酸略高于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以花生四烯酸相对含量最高;10种微量元素中Zn、Fe较高;根据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判断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大小,DPPH体系中抗氧化大小为:30%乙醇提取物(IC50=0.097 mg/mL)>50%乙醇提取物(IC50=0.102 mg/mL) > 90%乙醇提取物(IC50=0.136 mg/mL) > 水提取物(IC50=0.160 mg/mL) > 70%乙醇提取物(IC50=0.162 mg/mL);在ABTS体系中抗氧化大小为30%乙醇提取物(IC50=0.028 mg/mL) > 50%乙醇提取物(IC50=0.033 mg/mL) > 70%乙醇提取物(IC50=0.044 mg/mL) > 水提取物(IC50=0.055 mg/mL) > 90%乙醇提取物(IC50=0.066 mg/mL);可知以3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且与可溶性多糖成分相关性最高,呈负相关。综上,"金潮"灾害所产生的大量铜藻资源蛋白质品质较佳,铜藻可作为岩藻黄质开发来源,且将其作抗氧化功能产品开发时以30%乙醇提取物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川芎蛋白(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LCP)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pH为考察因素,LCP得率为指标,优化LCP提取工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LCP的分子量范围;测定LCP的等电点(pI)及溶解度,并考察LC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5 h、pH6,在优化条件下LCP得率为(2.36%±0.13%),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该数学模型可用于优化LCP提取工艺。最优条件下提取的LCP分子量在17~48 kDa,等电点为3.88,pH8时溶解度为96%,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18 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0.57 mg/mL、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31 mg/mL。该法提取的LCP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LCP抗氧化活性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林蛙卵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法提取林蛙卵中的林蛙卵油,研究其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对林蛙卵油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成分及含量,并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确定林蛙卵油的抗氧化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压力35 MPa,提取温度60 ℃,CO2流量10 L/h,提取时间150 min,此时林蛙卵油的提取率为34.26%。GC-MS结果显示林蛙卵油中含有3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31.95%和68.05%。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林蛙卵油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897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1.392 mg/m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值为1.687 mg/mL。林蛙卵油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天然抗氧化剂和保健食品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化学方法评价9种酶对牡蛎蛋白酶解所得多肽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酶的种类。方法:以牡蛎蛋白酶解多肽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评价其体外辅助降血糖活性,以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抑制率为指标评价牡蛎蛋白酶解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最佳用酶。结果:风味蛋白酶得到的多肽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最好,5 mg/mL时抑制率达到67.13%,IC50值为3.806 mg/mL;糜蛋白酶酶解得到的多肽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2 mg/mL时清除率为58.09%,IC50值为1.16 mg/mL;同时,糜蛋白酶酶解得到的多肽对超氧阴离子的抑制率也最高,2 mg/mL时抑制率为53.64%,IC50值为1.75 mg/mL。结论:风味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酶解所得牡蛎多肽在降糖和抗氧化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为进一步开展牡蛎蛋白酶解多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红景天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及美白作用的影响。方法:本试验所用红景天经不同剂量(5、10、20、30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酪氨酸酶抑制实验、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评价辐照红景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美白活性。结果:与未辐照组相比,辐照组红景天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美白活性均增加,其中20 kGy辐照组红景天提取物效果最佳,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75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44.88 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值为(1.90±0.05) mmol/mg、抑制酪氨酸酶的IC50值为244.10 μg/mL、能够有效降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并在浓度为0.50%以下时无细胞毒性。结论:20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红景天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并具有良好的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玫瑰茄为材料,采用乙醇-(NH4)2SO4双水相系统提取玫瑰茄活性成分花色苷。根据单因子测试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花色苷的提取。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研究了最佳提取条件下玫瑰茄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为40%,(NH4)2SO4质量浓度为0.24g/mL,液料比为40∶1(mL/g),40.5℃,24.5min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4.121mg/g,与预测值接近;玫瑰茄花色苷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169.1μg/mL,维生素C的IC50值为448.5μg/mL,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优于维生素C。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玫瑰茄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以棘胸蛙腿部肌肉为研究材料,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两种酶,以成品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棘胸蛙水解物的酶解工艺,同时对棘胸蛙水解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棘胸蛙水解物经木瓜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在各酶最适pH和温度的条件下,料液比为1:15(g/mL)、酶解时间4 h、加酶量为2%(m/m);该工艺条件下,棘胸蛙水解物的水解度分别为19.23%、23.51%,成品率分别为22.66%、15.32%,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61、2.95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3.46、3.20 mg/m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8.20、9.23 mg/mL。综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棘胸蛙水解物酶解工艺方便可行,制备得到的水解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为棘胸蛙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厚朴籽抗氧化成分,测定厚朴籽90%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同时测定其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253.64±7.25)和(179.11±0.61)mg/g。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BHT,其IC50仅为(29.33±2.31)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当,IC50分别(30.33±1.53)和(31.67±3.06)μg/mL;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低,均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VC和BHT。相关性显示,厚朴籽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与总酚和总黄酮极显著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以富集厚朴籽酚类物质,为下一步厚朴籽抗氧化物质分离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膜技术分级分离桑葚多糖(Mori fructus polysaccharide,MFP),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桑葚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以桑葚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后采用300、50、5和1 kDa超滤膜对桑葚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分别记为MFP300、MFP50、MFP5和MFP1。比较4种孔径的超滤膜分离的桑葚多糖组分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过敏活性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多糖的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MFP1、MFP5、MFP50和MFP300的总糖含量分别为46.34%、68.45%、48.60%和66.32%,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34%、22.78%、16.11%和21.48%,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51%、6.03%、7.90%和6.67%。生物活性筛选表明,MFP300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235和0.2979 mg·mL?1,抑制透明质酸酶能力的IC50值为0.6634 mg·mL?1,激活体外乙醇脱氢酶能力的IC50值为10.2646 mg·mL?1,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M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7944和4.6419 mg·mL?1,表现出最好的降血糖活性。综上所述,经膜技术分级分离得到的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桑葚多糖在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一定差异,为桑葚多糖分级技术的改进升级和桑葚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凤头姜仔姜和老姜为实验材料,利用乙醇萃取反复沉淀的方法制备凤头姜仔姜、老姜醇溶黄酮,采用化学发光法构建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H2O2和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4种抗氧化体系,分别测定凤头姜仔姜、老姜醇溶黄酮在4种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凤头姜仔姜、老姜清除O2-·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分别为(26.761 3±0.416 8),(31.108 3±0.337 0)μg/mL;清除·OH的IC50分别为(4.276 3±0.889 8),(14.395 0±0.969 6)μg/mL;清除H2O2的IC50分别为(0.172 3±0.002 1),(0.172 0±0.004 4)μg/mL;对DNA损伤保护的IC  相似文献   

19.
张爽  朱蓓薇  董秀萍  秦磊  郑娇娇 《食品与机械》2012,28(3):108-111,134
研究鲍鱼外套膜酶解物(AMH)及其不同分子质量组分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鲍鱼外套膜制得AMH,通过超滤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小于1kDa和1~3,3~5,5~10kDa的4种酶解物组分;考察AMH和不同分子质量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MH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11.76,12.07,4.04mg/mL;经过超滤分离后,其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且1~3kDa分子质量范围组分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最强,3~5kDa分子质量范围组分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肉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并采用超滤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同时进行抗氧化活性探究。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肉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风味蛋白酶,酶添加量1050 U/g,在pH7.0、53℃、料水比1:3.5条件下酶解5.5 h,水解度为9.99%±0.39%。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在0.63~0.88 mg/mL之间;EH-2(5~8 kDa)和EH-3(3~5 kDa)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6.94和16.38 mg/mL;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还原能力,且酶解产物还原能力最佳。优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肉肽的酶法制备工艺合理且可行,其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作为功能食品的基料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