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张振光 《建筑创作》2010,(12):12-13
<正>金秋十月,在浪漫之都巴黎,在美丽的塞纳河畔,一个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展览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它以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向法国观众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辉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风采和精魂,感动着每一位参观者。法国是欧洲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法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而举办这次展览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建筑装饰设计创造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它所传递的是一种附着空间实体之上的艺术审美理念,是人类文明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一个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历史文化等相关,体现各具特色艺术装饰风格的建筑,仿佛是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构筑着自然与城市美丽的乐章。建筑本身深藏的独特性在其内部体量,建筑装饰艺术通过赋予这个空间以确定的外观,而创造了其独有的天地。如何表现建筑主题、表达建筑空间、营造切题的时空氛围和人性化建筑装饰空间,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筑装饰设计手法与功力的考验,不可等闲视之,设计师每做一个设计都要应功能、应地、应势、应人、应物,既具功能适用性又体现精神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具有特别的建筑形式和内容,如何从传统文化汲取建筑文化精华,创造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风土建筑、风水环境、民俗风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重点要素,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4.
邢长松 《山西建筑》2009,35(35):15-17
介绍了中国房地产开发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建筑问题背后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指出建筑没有个性导致人的个性的丢失,建筑缺少文化和归属感导致人的归属感的丧失,应从眼前的每一个建筑入手,让它们体现出细节、真实和文化载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专栏导读     
《新建筑》2018,(6)
正"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主办,每一至两年举办一次。大会始于1989年在长沙岳麓书院举办的第一次讨论会,至今已历十七届,29年,被誉为国内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大会一直密切关注建筑与文化的基本问题,倡导"于时代流变与本体恒在的张力中探究建筑文化意涵;于宏大叙事与微观日常的对话中展开建筑文化批判;于史学考据与多元透视的思  相似文献   

6.
李存东 《建筑》2020,(14):18-19
<正>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恬静的乡村,人类聚居的场所都离不开一栋栋形态各异的建筑。建筑融合了技术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代表了特定地域和特定时代的文化。每一栋建筑的背后,都凝聚着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匠心和智慧。建筑师在塑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推崇。然而,现实中当提到建筑师,有谁能够说出或知道哪些人呢?提到一些知名建筑,又有谁能说出设计者是谁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梁思成先生这段话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既然所有的建筑都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也体现了它所依附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有自己完整的指导思想体系,空间体系和构建体系.  相似文献   

8.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丰富的历史故事,人们可以通过城市建筑阅读城市历史,了解渗透中国本土特色的城市文化。倘若城市建筑失去了特色、城市也就失去了文化。因此建筑师只有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融入建筑规划中,才能真正令城市建筑充满个性,充满内涵,成为富含文化的现代城市建筑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徐洪澎     
<正>我自进入大学开始,历经本、硕、博学习和工作,至今已有28年时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馆里度过,见证了门前的牌子由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改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再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存储了我人生超过一半的记忆和情感。哈工大建筑馆积淀了近百年的建筑教育文化,每一名学生在这里都受到充分的熏陶。尤其记得侯幼彬、邓林瀚、梅季魁等一批老先生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部分。每一座城市中的建筑都是文化与历史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土设计的原汁原味最能体现出当时、当地的文化,社会人文的气氛,也就是这样的建筑才是我们自己的建筑。然而,早在改革初期“洋建筑”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了。  相似文献   

11.
对话宋照青     
<正>日清设计以"溯本清源"为设计理念,采用"删繁就简"的方法,已经在全国各地设计地标性的建筑作品,逐渐形成了日清设计特有的建筑文化。请问你对建筑设计的本土化有什么看法或独特见解?答:本土化这个含义不是特别确切。因为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本土什么不是本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时代发展过程中,本土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建筑师和每一个设计师对于本土的理解也是应该不一样的,对于本土文化的表现方式更不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散落在各地的珍贵人文资源。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的历史建筑,它见证了一方水土的发展的演变,承载了人们的记忆与精神。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更新不仅关系到它本身的生存问题,更是关系到地域文化的延续问题。但是,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以及保护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10,9(3):48-51
<正>在世博会的历史上,曾留下许多经典建筑:英国伦敦的水晶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塔……每一个小小的场馆,不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和最新科技的结晶,也是当时人们对于未来建筑形式的大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受之先生在《城之国语》中说,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个城市的特殊性,而建筑是最能表达城市精神的语言。地产与文化的结合,正是契合了建筑实体折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高育 《中州建设》2009,(13):64-64
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复杂的社会实体文化形态,它是市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和。城市不仅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集合,也是每一幢建筑所处的最密切的文化环境。因此,强调城市与建筑的关系具有文化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物的主入口──正门,是每座建筑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着手它“先入为主”,即由室外到室内的空间过渡和出入要冲;从文化形态欲如诗歌引言与音乐中的前奏曲,先声予人精神准备和传递文化信息;从审美角度又是欣赏的主体,表明了建筑的面貌、身份和气派,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创作意图。概括起来,起到了融通内外、提纲挚领和直接表意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给入深刻的印记和品评,需再三斟酌和精。已构思。困于展示形象、显示个性和揭示主题的需要,以提高作品质量。一、建筑正门的特点正门虽属建筑中的“部…  相似文献   

18.
景泉 《建筑创作》2010,(2):62-7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渐加强。每一个所谓的标志建筑项目,在它诞生的那一刻,人们就希望它在地域及文化特征中体现独立、自信的状态;并希望其为周边城市发展注入能量与活力,"植入"与其城市类似的文化特征,让人印象深刻;希望它成为城市变革的催化剂,强化城市地区的吸引力。如何建造一个多方(政府、开发商、市民)共赢的公共文化建筑?如何强化城市的一体化和连续性,超越建筑单体性的模式,融入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公共功能?以两个项目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项艺术,是一种创造,是一部历史,在南京这个城市的每一座建筑,都真实地记录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着这个城市的领导者建设和管理城市的水平和市民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都浓缩于城市之中,通过城市环境和建筑得到具体的表现,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有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魂.由此可见,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立足于地域文化特性,通过对建筑表现手段的细致推敲,注重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弘扬与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