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动态的云任务分配算法架构模型,其算法能将云任务平均分配到云群服务器中,充分考虑了不同云服务器针对不同业务能力,解决了云服务器的负载平衡,且能高效率地使用CPU资源,让使用者得到较高的服务效率,并让云群环境的计算及存储资源得到了有效管理.通过仿真比较分析,该技术是有效的,既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又能实现资源的自动调节和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媒体资源池云化中的多租户资源调度、负载均衡实现技术及流程,介绍了云媒体在IMS业务平台中的应用方案、云媒体资源技术的实验情况,并对云媒体商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为推动本土软硬件云媒体服务器生产商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传统NAS存储实现云网盘存在扩展性差,响应性能低、数据不可靠性、安全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eph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构建高性能、高可靠、可扩展的云网盘设计与实现方案,底层基于X86服务器作为Ceph存储集群池,通过设计多对象网关发布对象存储服务,采用软负载均衡,提升云网盘请求响应吞吐能力,并集成基于Token认证系统实现对象数据的隔离与安全。经实验测试表明,该设计实现方案可满足现实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思Hi3716C嵌入式云分支服务器,提出了一种数据快速更新的解决方案.服务器采用Linux操作系统和B/S架构,搭建了数据更新服务平台.为满足云分支服务器实际需求,通过增加丢包重传和分组确认机制,改进了传输层UDP协议,然后利用分离请求和更新端口并行传输数据的多线程机制,设计了应用层的数据更新协议.本系统可同时更新多个云分支服务器的不同类型数据,特别是在大文件传输中,改进的UDP传输协议保证了数据更新的可靠性,提高了传输速度,增强了系统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数据更新系统比传统方法传输速度更快,丢包率稳定在1%左右,能够实现数据快速传输,对大数据交互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的可扩展负载均衡策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分布式数据库负载均衡算法,将数据、控制、应用分离的同时计算服务器集群中单个服务器的实际负载.通过查询流量采样记录来决策最少连接的服务器路径,减少了访问请求的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容错能力,实现了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的目的.内网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实验对通用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比较,在不同服务器集群的负载状态下,后者的平均响应时间小于前者,并得到了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社区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的信息化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提供智慧的服务.云计算技术为智慧社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江苏有线无锡分公司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针对传统PC部署中的问题提出了云的解决方案,利用计算资源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技术,把用户需要的桌面和数据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用户可以像使用水电一样尽情享用桌面云服务.桌面云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集中式管理,提高运维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还能节能降噪,为居民、社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办公、生活环境,从而推进智慧社区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李青  柯卫 《电信科学》2012,28(3):73-78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媒体服务器系统架构,提供了一种云媒体服务器的调度方法,并对云媒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基于本文所述的云媒体服务器系统,能根据当下的业务流量提供自适应性的性能管理能力,使得由之构建的媒体服务能力池中设备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从而降低运营商业务网络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数据通信》2009,(19):95-95
近日,开源Xen管理程序社区Xen-org正式宣布推出xen云平台(XCP)计划——这是一项由社区主导的全新的强大计划,以期通过在云环境中领先的Xen管理程序,为未来的云服务提供安全、经过验证的开源基础设施平台,以此帮助服务提供商更轻松地交付安全、可定制的多租户云服务,并使企业用户加速采用云基础设施。该服务可无缝支持虚拟化应用负载,客户无需将其锁定到任何特定供应商,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数字油气田是智慧油气田,下一代数据中心是智慧云数据中心.数字油气田架构核心是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是由简单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发展而来的,其应用系统一般采用静态部署和点对点集成.云计算数据中心支持以按需方式通过网络方便访问可配置资源共享池,具备海量扩展、虚拟化、弹性计算、低成本、分布式、面向服务、安全等优势.智慧云数据中心建设是智慧油气田建设的关键环节.文中讨论了智慧数据管理、事件驱动服务、远程可视化、自主计算,以及模块化数据中心等关键技术趋向.  相似文献   

10.
周平  殷波  邱雪松  郭少勇  孟洛明 《电子学报》2019,47(5):1036-1043
随着云计算成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应用迁移到云上,云服务的可靠性日益重要,尤其是边缘计算新模式的引入,对云服务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资源调度保障服务可靠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为此,针对云-边协同的应用场景,开展面向服务可靠性的云资源调度方法研究,提出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云资源调度算法,实现节点负载判断、待迁移任务和节点选择、迁移路由的决策,以解决云服务节点失效情况下的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问题,实现快速的云服务故障恢复,提高云服务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节点失效情况下的服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科学基础的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个城市探索与发展的趋势,作为“智慧城市”重要内容的“智慧社区”探索与建设也成为一种必然。大数据挖掘技术为智慧社区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让社区管理与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成为了可能。本文通过离散选择模型技术在社区智慧旅游套餐产品的应用为案例,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实际应用,有效证实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Whenever mention is made of intelligence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s it is not long before reference is made to IN. The IN in this case is an explicit reference to intelligent networks and very likely an explicit reference to the ITU/ETSI defined standards in Europe or AIN ANSI in America. But this is only one specific instance of the intelligence design patterns. To represent the span of intelligence design patterns as IN is to represent by analogy all knots with the reef knot.Intelligence continues to be a tool that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ields to tackle the complexity of service design, to try to reduce the cost of service development (through platform reuse), and to emulat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by adopting converged technology approaches to improve service creation productivity.This paper briefly maps out the design patterns that are considered intelligent, ranging from the service node concept, the classical intelligent network, the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the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erver, through to enterprise intelligence and the intelligent client, in each of which we can see repeating mechanisms, such as service triggering and service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3.
杨震 《电信科学》2016,32(8):16-20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迄今已经60余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逐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最引人瞩目的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首先研究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进展;其次分析了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然后分析了自动驾驶与运营商未来信息服务架构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未来运营商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架构的技术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张悦 《移动信息》2023,45(12):177-17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商务智能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和决策效率的重要手段。文中深入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商务智能的应用问题与对策,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资源,提高商务智能应用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文中的研究,希望能为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商务智能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康炳峰 《无线电工程》2007,37(12):40-42
介绍了基于HLA的情报侦察系统仿真架构,建立了基于HLA分布式交互仿真规范的仿真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互操作性。在综合战场仿真环境下,能够模拟情报搜集、探测和处理的过程,情报侦察系统对战场指控的情报支援能力,为大型C4ISR试验床提供基本测试用情报和业务数据,支持其作战使用性能的试验和测试。研究结果也可用于情报侦察装备效能评估,为情报侦察装备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吴凯 《移动信息》2023,45(1):153-155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了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化程度、读者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知识服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知识服务水平。基于此,文中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光网络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充足的传输容量,但其智能性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IP业务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光网络的自感知技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自组织光网络的首要条件。自组织光网络作为各种业务的承载网络,不仅需要实时监测和动态感知光链路物理参数、光信号质量、光网络拓扑及链路负载等光网络自身特性,还需要感知所承载业务的属性及其对光网络的传送需求(延时、抖动、丢包率等),为实现动态高效灵活的。即插即用”自组织光网络提供充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朱琰 《移动信息》2023,45(6):259-26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人类科技进步史上的重大突破。如果把人工智能技术移植到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优势和利用价值。文中着重讨论了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优势,全面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最后就目前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瓶颈及相关问题做了总结,希望科技人员积极改进,使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计算机网络,以先进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雪 《移动信息》2023,45(9):160-16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作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捷、人性化的软件。文中立足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阐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进度。  相似文献   

20.
梅创社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8):101-104,109
针对传统网络教学系统缺乏智能性问题,在实现基于XML扩展Agent通信语言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Agent智能网络教学系统模型.实际应用说明,该系统具有智能性,能提供适应用户的个性化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