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39-40,42
以丛式定向并为主的加密型井网作为稠油、超稠油油藏的一种重要开发方式,其开发效果已经在辽河油田得到了充分证明,但随着开发方式转换,SAGD水平井逐渐成为替代井型进行推广,随之产生了老区的水平井防碰绕障问题.以杜84-兴H2057井为例,重点针对利用MWD随钻监测井眼轨迹,施工中如何通过变换钻具组合,调整钻进方式,改变钻进参数来控制井眼轨迹及防碰绕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通过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控制井眼轨迹,达到钻井目的.对类似开发区块多井防碰的钻井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钻井技术不断发展,水平井作为提高单井产量、油气收率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被重视。福山油田针对花场构造油层多、小、薄,断层多,地层倾大等特征,且受地面条件制约因素多,主要采用定向丛式井开发,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地面工程,提高油藏利用率。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加大对流一段进行开发,实钻表明:应用MWD/LWD地质导向,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确保油层钻遇率;同一井场钻井多,防碰绕障问题突出,水平井受靶前位移、狗腿度、造斜点位置及造斜工具能力限制,解决好上直段、造斜段防碰问题是成功施工的关键;通过软件模似井眼轨道摩阻、扭矩,筛选轨道类型,优化井眼轨迹设计;采用倒装钻具合,加重钻杆代替钻铤,增大井眼环空间隙,提高携岩效率;推广有机胺防塌体系或有机盐强抑制性钻井液体系应用,保持井壁稳定、净化井眼和增强润滑性,减少井下复杂风险。总结水平井应用情况,对后续水平井施工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性、致密油气藏是油田开采的重要技术手段,昌吉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性油藏,新疆油田公司针对昌吉油田先导试验水平井做优快钻进技术研究,对昌吉油田后期水平井的开发有指导性意义。分析了致密油水平井钻井过程遇到的平台井组井眼间距小、防碰绕障工艺复杂、二叠系地层可钻性差、长水平段带来摩阻扭矩大、托压严重等难点。通过井身结构优化、地层可钻性评价、优选导向钻具和PDC钻头、新工具应用等技术研究,并在不同施工阶段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机械钻速。JHW018水平井利用常规导向钻具完成1963.92m长的水平段,对昌吉油田利用常规导向钻具完成长水平段水平井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胜坨油田属于胜利采油厂老油区,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采,地层压力紊乱,且部署井网密集。为保持产量稳定,在原有老井场进行加密钻井。加密井存在着防碰绕障、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井控等技术难点,需要根据实际钻井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以胜坨油田三区1个井组(5口井)和1口单井为例,从钻井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底部钻具组合优化和井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防碰段采用"牙轮钻头+单弯螺杆",注水井提前关井停注泄压等解决施工难点的对策。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措施科学可行,为油田老区相同类井钻井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着充分依托原有海上油田设施降本增效原则,渤海Q油田在原有生产平台附近新建井口平台、对原有密集井网成功实施了整体加密调整,作业难度急剧增大。通过老井眼数据再处理、新井轨道设计优化、轨道防碰设计、防碰监测等手段形成密集交叉井网井眼轨道精确制导技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作业时效,有效保障了在老油田密集交叉井网整体加密井眼轨迹的顺利实施、减小了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加大了对薄层油藏开发的力度,水平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薄层油藏中水平井钻井难度较大,为了提升水平井钻井质量,地质导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依靠地质导向技术对井眼轨迹进行控制,保证在目标层中实现最大限度的钻进,确保油井开发达到最佳效果。主要分析地质导向技术在薄层油藏中的应用,对于指导现场井眼轨迹调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油田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新油田开发、老油田调整挖潜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克拉玛依油田拥有丰富的浅层稠油资源,油藏埋深浅,部分区块埋深在130~150m之间,限于油藏条件和储层认识以及工艺能力,目前为止主要采用直井方式开采。浅层稠油水平井方式开采由于地面距离目的层垂直井段短,使得钻井工艺面临一些特定的技术难题,如造斜点距套管鞋只有3~7m,由于磁干扰影响MWD仪器测量工具面、方位准确性,大曲率井眼管柱下入摩阻高,大尺寸井眼松软地层造斜能力无法准确预测等。对浅层稠油水平井钻井工艺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今年克拉玛依油田在九7+8区钻成的10口浅层稠油水平井为例,对该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南246—平309井是大庆油田第一口悬空侧钻双阶梯水平井,针对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低丰度、超薄的现状,以该井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井眼轨迹控制的技术难点、工程设计及现场施工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现场计算储层厚度及地层倾角的方法,现场应用表明可明显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同时开辟了大庆油田水平井悬空侧钻技术先例,为大庆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发薄油层水平井及提高油藏的可动用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致密油分布广阔,资源潜力巨大。随着北美致密油开发逐渐成熟,我国也加快了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的步伐。由于致密油储层渗透率低,其开发成本较高,开采难度较大,目前多采用"工厂化"丛式水平井的开发模式,"工厂化"开发各井口之间的距离较近,造斜点较深,在直井段部分存在井眼相碰的风险。介绍了"工厂化"丛式水平井井眼防碰扫描方法及井眼相碰概率评价方法,并对昌吉致密油"井工厂"丛式水平井进行防碰扫描及误差分析,计算结果对致密油丛式水平井井眼防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后期,井网密度大,含有多套开发井网,钻井过程中容易发生井眼相碰问题,影响钻井施工进度和油田安全生产。以某油田为例,在井网密度较大、地面障碍物较多的复杂情况下,在理论上探讨了油田新钻井与老井之间的防碰、新井与新井之间的防碰问题,在定向井组平台选址方法、井口顺序及排线方位设计做了相关介绍,在实际钻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通道平行井在采卤对接井中的首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土耳其贝帕扎里天然碱矿三期工程增补合同中H022UA井实例,介绍双通道平行井的轨迹设计、应用目的以及在首次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虽然经历了矿层抬升、靶点溶腔过小、下钻困难、钻遇未知溶腔等一系列困难,经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H022UA井最终对接成功,完井循环。为今后施工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冯改果  秦文强  李志强  李昆  张宏军 《煤》2011,20(2):27-28
介绍了裴沟14井22031回采工作面进行沿空留巷的原因,沿空留巷的可行性因素。在实施过程中的通风、支护等情况,实践证明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井下水源井具有水压高、水量稳定的特点,是生产矿井首选的防尘水源,一旦完成其使命后应及时封堵。针对井下报废水源井孔口止水套管完全锈蚀、涌水量大、水压高等不利条件,提出了“用钻机扫孔,在动水条件下安装套管、止水,再进行高压注浆封堵”的施工方法。阐述了封堵的施工工艺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热熔法钻进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热功率、钻压和热容器高度对热熔钻进速度的影响情况,并以热熔法钻进玄武岩为例,总结了影响钻速的诸多因素,给出其相应的数学函数。热熔钻进的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热钻井,而且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无套管护壁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矿井主通风机变频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矿井风机风量调节的2种方法,依据管网阻力曲线和风机特性曲线进行了节能分析,给出了变频节能技术在矿井风机中的应用方案。该方案可以改善风机工作性能,实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技术是近几年国际煤层气领域应用的一种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大大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对治理煤矿瓦斯灾害和提高煤层气资源利用率也具有重要作用,对煤炭系统而言,煤层气水平井射孔尚处于新兴阶段。本文引入了石油开采行业射孔专业的有关经验,主要探讨了可用于煤层气水平井的射孔器材、射孔工艺以及现场施工中需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供从事煤层气抽采的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排采井的生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阜新刘家煤矿L1~L3等8口煤层气井的射孔工作和这些煤层气排采井的生产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开采现场的实际运作过程以及石油开采行业的管理经验,主要介绍了煤层气排采井设备配置、生产管理内容、部分安全知识等。  相似文献   

18.
水平对接井技术在天然碱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常久 《煤炭技术》2008,27(6):142-143
贝帕扎里天然碱矿,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西北约120 km,储量大,品位高。但因为碱矿层的顶底板为粘土岩和页岩,质软、易风化破碎,矿井开采的难度很大。因此,土耳其方面经过详细的考察和论证,决定采用水平对接井采卤方法开采碱矿。  相似文献   

19.
苏娟  邢茂 《山西煤炭》2012,32(1):75-77
深井热害效应是煤矿开采中制约着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对深井热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田有杆泵抽油井井下故障难以自动诊断的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识别能力,设计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油井故障诊断系统,对系统所使用的BP神经网络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学习速率慢以及网络结构优化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