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自产硫酸和废酸液槽浸本地氧化铜矿提取海绵铜,既可解决硫酸的销路问题,又综合利用废酸,变铜矿石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本文论证的方案流程短、用人少、设备简单、投资省、见效快。  相似文献   

2.
第三章铜锌分离第一节概述一、铜锌浮选分离的特点铜锌矿石的分选,随次生硫化铜、结合氧化铜、乳浊状嵌布、可溶铜及黄铁矿含量的增高而变得十分难选,选别指标较低。铜锌矿石的选别以混合-优先流程为主,优先流程为次(我国较多采用此工艺),但无论采用那个流程,铜锌分离在国内外一直是难度很大的课题之一。其难于分离的原因在于: 1.铜锌矿物紧密共生。致密矿石的黄铜矿常呈5微米以下乳滴状颗粒存在于闪锌矿  相似文献   

3.
陕西八一铜矿选矿厂入选矿石为次生铜含量较高的铜锌硫化矿石。其有用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铜蓝、少量氧化铜矿和重晶石等;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石英、滑石。矿石特点是次生铜含量较高,锌矿物易浮;硫化矿  相似文献   

4.
针对太钢不锈钢工程中的废酸具有废水量大、污染物含量大、危害大、污染物成分复杂且变化大等特点,设计了以SIEMENS S7-400PLC为核心的废酸综合治理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着重分析了废酸中和的软件控制算法。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量小,处理后的废酸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对同行业的生产进步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钢不锈钢工程中的废酸具有:废水量大、污染物含量大、危害大、污染物成分复杂且变化大等特点,设计了以SIEMENS S7-400 PLC为核心的废酸综合治理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着重分析了废酸中和的软件控制算法。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维护量小,处理后的废酸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对同行业的生产进步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业炉》2020,(1)
介绍了国内某炼厂25 kt/a废酸再生装置的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废酸裂解炉及燃烧器、废酸喷嘴的设计,重点阐述了裂解炉废酸喷枪、炉衬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氧化铜矿的浮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东  王资 《云南冶金》1995,24(5):21-26
综述了氧化铜矿的特点、可浮性及处理方法,论述了氧化铜矿浮选的一些重要理论研究。结氧化铜矿浮选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氧化铜矿物的特点及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处理氧化铜矿的现状和国内低品位氧化铜矿湿法冶金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尽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药剂D_2浮选氧化铜矿石的研究昆明冶金研究院段嗣灿氧化铜矿石资源,由于技术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尚未能充分加以利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药剂的研制成功和应用,改善了氧化铜矿石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现就新药剂D_2浮选一个氧化铜矿两个矿石样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亮  邓刚 《湿法冶金》2011,30(1):78-81
在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喷雾浓缩钛白废酸半工业试验。考察了新研制的喷雾浓缩废酸装置的稳定性、耐腐蚀性、经济性及酸回收率,确定了浓缩废酸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新研制的喷雾浓缩装置处理钛白废酸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锌矿石的微波还原焙烧—硫酸浸出锌,考察了微波功率、活性炭粉加入量和微波加热时间对矿石中铁还原度及铁还原度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品位氧化锌矿中铁的还原度随微波功率、活性炭粉加入量和加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锌浸出率随铁还原度的增大而升高;铁还原度控制在60%以下,用质量浓度为80g/L的硫酸溶液浸出,锌浸出率为85.36%,铁浸出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2.
李国民 《有色冶炼》2005,34(4):32-35
在分析原矿特性的基础上,参考高硅氧化锌矿多种浸出脱硅工艺,针对原工艺缺点提出原矿中和脱硅,二次酸浸工艺,取得了酸碱消耗减半,锌浸出率96%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高硅氧化锌矿浸出脱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原矿特性的基础上,参考高硅氧化锌矿多种浸出脱硅工艺,针对原工艺缺点提出原矿中和脱硅,二次酸浸工艺,取得了酸碱消耗减半,锌浸出率96%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氧化锌矿酸浸后,浸出渣中夹带3%以上的锌,采用水洗-P204萃取可回收酸浸渣中的水溶性锌,得到的反萃液经过净化后可电积沉锌。该工艺可与湿法炼锌工艺相结合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  相似文献   

15.
The catalytic-oxidative leaching of a mixed ore, which consists of low-grade oxide copper ore and oxide zinc ore containing ZnS, was investigated in ammonia-ammonium sulfate solution. The effec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such as mass ratio of copper ore to zinc ore, liquid-to-solid ratio, concentration of lixivant, leach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e optimal leaching conditions with a maximum extraction of Cu 92.6?pct and Zn 85.5?pct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the mass ratio of copper ore to zinc ore 4/10?g/g, temperature 323.15?K (50?°C), leaching time 6?hours, stirring speed 500?r/min, liquid-to-solid ratio 3.6/1?cm3/g, concentration of lixivant including ammonia 2.0?mol/dm3, ammonium sulfate 1.0?mol/dm3,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0.3?mol/dm3. It was found that ZnS in the oxide zinc ore could be extracted with Cu(II) ion, which was produced from copper ore and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persulfate.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高速雾化分解法由锌焙砂制备活性氧化锌的工艺。结果表明,锌焙砂经碳酸氢铵、氨水与水浸取液浸取,浸取率为98.48%。浸取液中的氧化锌含量可达25.3%(质量分数),用锌粉除杂净化,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在喷雾干燥塔430℃的入口温度下喷雾热分解,可得到高活性的氧化锌。其吸碘值为42.445 mg/g,活性显著高于蒸氨煅烧法所得的氧化锌。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含铁、硅较高的氧化锌浸出渣中铅的分析方法。将试样用盐酸和硝酸溶解, 加入氟化铵分解渣料中的硅酸盐, 使包裹在硅酸盐中铅全部溶解出来, 然后加入硫酸使铅形成硫酸铅沉淀, 过滤, 使铅与锌、铁等易溶于硫酸的共存元素分离。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硫酸铅, 加入抗坏血酸掩蔽少量铁,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在pH 5~6的条件下,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至亮黄色为终点。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3%~0.76 %之间,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2%。  相似文献   

18.
从进口、转炉氧化锌及铜烟灰中回收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采用特殊处理、碱洗、浸出、净化和电积工艺对进口、转炉氧化锌及含锌的铜烟灰进行了综合回收锌和脱F、Cl的试验。该工艺F、Cl脱除率分别达93%和97%以上,锌的回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汪更明 《冶金分析》2014,34(12):70-73
铅锌矿样经盐酸和硝酸溶解后,以硫酸为沉淀剂,使铅与硫酸形成硫酸铅沉淀,锌和铜留在溶液中。过滤后,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溶解硫酸铅沉淀,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滴定铅。分取两份滤液,一份用于测定锌,另一份用于测定铜。测定锌时以氢氧化物沉淀分离铁、锰等金属离子后,在pH 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硫脲存在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另一份滤液中铜采用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方法用于铅锌矿样品中铅、锌和铜的测定,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42%~0.088%之间。  相似文献   

20.
锌烟灰制取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康俊峰 《有色矿冶》2003,19(3):28-31
研究了锌烟灰经酸浸、净液、碳酸盐沉锌、焙烧等步骤制备碱式碳酸锌及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简单,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