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卡马西平(CBZ)为药物活性成分,以没食子酸甲酯(MTG)为共晶形成物,在室温下制得一种卡马西平药物共晶CBZ-MTG。通过XRD测得了其晶体结构,并采用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晶进行了表征。此外,利用HPLC法测试了其溶解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共晶CBZ-MTG的熔点为116.4℃,较单一组分CBZ和MTG有了大幅下降;CBZ-MTG在溶解性上也有明显的改观,其在室温下于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达到了1.482 6 mmol/L和0.501 2 mol/L,较单一的卡马西平药物分别提高了2.3倍和3.9倍。  相似文献   

2.
将卡马西平和薄桃酸在110℃条件下加热熔融得到卡马西平-薄桃酸共晶。以异丙醇为溶剂,溶液结晶得到白色细针状晶体,抽滤干燥,即获得卡马西平-薄桃酸共晶单晶。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SCXRD)、X射线粉末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卡马西平-薄桃酸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研磨的方法不能得到共晶,熔融法可以制备两分子卡马西平和一分子薄桃酸组成的卡马西平-薄桃酸共晶。  相似文献   

3.
《广州化工》2021,49(19)
在制药学领域,大多数药物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度和疗效由于不理想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而受到限制,因此针对一些水溶性较差的活性药物成分,其关注点是改变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和相应的疗效。药物共晶作为一种改变活性药物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如结晶度、吸湿性、溶解度、稳定性和力学性质)的可行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药物共晶的合成原理、合成方法、药物共晶的性质,介绍了药物共晶方面的一些新观点,着重介绍了药物共晶的合成方法、熔点、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多晶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药物共晶作为一类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固体药物,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药物共晶在药物性能方面的改善作用,探究了药物共晶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药物共晶是一种新的药物晶型,对于一个给定的活性药物成分,通过形成共晶一方面可以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提高临床药效,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药物的结晶形式,这在新药研发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文章综述性地介绍药物共晶近年来的主要制备方法和表征方法,为制备新的药物共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乙基香兰素由于其强烈的独特香子兰气味,作为香味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但其非常不稳定,香气香味易挥发。为了提高乙基香兰素的热稳定性,实现香气的缓慢释放,共结晶被认为是香料化学领域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乙基香兰素为原料,尿素为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合成乙基香兰素-尿素共晶化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单晶X射线衍射(SXRD),热重分析(TGA)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质的表征,为香兰素类共晶潜香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提高乙基香兰素的贮藏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姜黄素水溶性差(8.7 mg/L)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姜黄素可以与多种共晶形成物形成共晶,从而改变其理化性质。本文对姜黄素的共晶制备方法及其熔点、溶解度和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综述,为姜黄素在药物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飞蓟宾在水和脂质介质中溶解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而药物共晶给药技术可在不改变药物药效的前提下提高药物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采用溶剂蒸发法在不同溶剂中成功制备出水飞蓟宾-水杨酸、水飞蓟宾-丁香酸、水飞蓟宾-水杨酰胺3种共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耦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共晶的形成,且对3种共晶进行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3种共晶增加了水飞蓟宾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9.
徐巾超  陈勇  叶辉青  张杰  张霁  罗忠华 《化工学报》2020,71(4):1851-1858
肾性贫血药物罗沙司他是在中国本土孵化、率先在中国获批的新药。利用溶液结晶法制备了罗沙司他-烟酰胺共晶(RDXT-N)、罗沙司他-肉桂酰胺共晶(RDXT-C)、罗沙司他-苯甲酰胺共晶(RDXT-B)以及罗沙司他-脯氨酸共晶(RDXT-P)四种共晶,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法(1H NMR)来表征四种共晶。对罗沙司他四个共晶的固有溶出速率、溶解度和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固有溶出速率实验表明,在pH 4.5缓冲介质中这四个共晶的溶出速率均快于罗沙司他晶型A,其中罗沙司他-肉桂酰胺共晶的溶出速率最快,接近罗沙司他晶型A的10倍。平衡溶解度实验表明,在纯水中37℃条件下溶解度最大是罗沙司他-脯氨酸共晶,是晶型A的5.3倍。影响因素稳定性实验证明,罗沙司他-肉桂酰胺共晶和罗沙司他-烟酰胺共晶有着良好的湿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因此,这些罗沙司他共晶可以为新剂型设计提供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对布洛芬-烟酰胺共晶的溶液结晶法制备过程进行了研究,制备样品的PXRD和DSC表征结果证明了通过溶液结晶法大规模制备布洛芬 烟酰胺共晶的可行性。制备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合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配比为1.82~7.11时,可以制备出布洛芬-烟酰胺共晶;而且随着乙醇与水体积配比的增大,共晶收率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当体积配比为2.76时,共晶收率达到最大值(76.31%)。还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布洛芬-烟酰胺共晶在不同体积配比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乙醇体积比例的升高,布洛芬-烟酰胺共晶的溶解度增大,最后用 Apelblat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感度,通过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CL-20和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TKX-50)共晶炸药;通过Materials Studio 5.0软件分析了CL-20和TKX-50分子的表面静电势,并预测了共晶分子间可能的非共价键作用;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测试了其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预测了其爆轰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L-20/TKX-50共晶呈扁平的片状形貌;XRD、IR和Raman谱图中出现峰的生成、消失、偏移和强度的改变,证明有新的晶格结构形成;升温速率8℃/min下,CL-20/TKX-50共晶的主要热分解峰温为222.8℃,与CL-20、TKX-50的热分解峰温240.3、234.9℃相比,分别提前了17.5℃和12.1℃,明显区别于具有两个放热过程的CL-20/TKX-50混合物的热分解行为;CL-20/TKX-50共晶炸药的感度显著低于原料CL-20,同时也优于β-HMX,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CL-20/TKX-50共晶的预测爆速和爆压分别为9264m/s和43.8GPa,较CL-20均略微下降,但和β-HMX相比,爆轰性能明显提高。表面静电势能和建模分析均表明,CL-20中—NO2的O与TKX-50中—NH+3的H之间易于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1,3,5,7-四硝基-1,3,5,7-四氮环杂辛烷(HMX)分子、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ANPZO)分子以及HMX/ANPZO共晶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能和内聚能密度。通过气相扩散法制备了HMX/ANPZO共晶炸药,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机械感度。结果表明,HMX/ANPZO共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HMX分子间以及ANPZ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HMX和ANPZO相比,HMX/ANPZO共晶炸药的晶体结构和热分解特性变化较大,特性落高为59cm,与HMX相比提高了96.7%;理论爆速达9 060m/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4,4’-双(N-甲基联苯酰亚胺)的单硝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和闭环脱水反应,成功合成了2-邻甲基苯氧基4,4’,5,5’-联苯四甲酸二酐。将这种新型非对称酸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和对苯二胺进行高温聚合反应制得了非对称聚酰亚胺。聚酰亚胺的特性黏度分别为0.55dL/g和0.89dL/g,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较好,同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在超声辅助的情况下,制备了TATB/HMX共晶炸药;探究了TATB/HMX共晶技术的影响因素;计算了TATB/HMX共晶炸药的理论密度和理论爆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其进行表征和热分析,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制备TATB/HMX共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Emim]Ac/DMSO为复合溶剂,TATB和HMX投料比(摩尔比)为3∶7,温度为80℃,搅拌速率为500r/min;与原料相比,TATB/HMX共晶分子在结构上发生改变;TATB/HMX共晶炸药颗粒大小约为2μm,形貌为六边形晶体;共晶炸药的热安定性优于原料HMX,其特性落高比原料HMX高74cm,撞击感度明显降低;理论密度为1.891g/cm~3,理论爆速为8.758km/s,表明其爆炸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含三(4-氨基苯基)苯的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三胺单体1,3,5-三(4-氨基苯基)苯(TAPB),将其与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BTDA)缩合,采用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s).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确认产物结构.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溶解性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3,3’-二氨基二苯砜(DDS)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作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进行缩合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一定溶解性的共聚酰亚胺。采用升温红外光谱监控了聚酰胺酸热环化为聚酰亚胺的过程,对所得产物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二胺单体的组成对共聚酰亚胺的性能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成水溶性更为优良的多羟基壳聚糖。首先利用α-氯甘油醇与NaOH反应生成醚化剂——缩水甘油(glycidol)。再用异丙醇溶液为反应体系,对壳聚糖进行碱化、醚化、中和以及提纯处理,得到了二羟丙基壳聚糖。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2 g,NaOH 30%~40%,缩水甘油15 mL,温度60℃,反应时间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