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种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干粉的压缩特性和成型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新德  姚善泾  邵斌 《化工学报》2007,58(2):452-459
为了比较几种不同配方和生产工艺得到的β-胡萝卜素干粉的压缩特性和形成片剂的能力,考察了其干粉的粉体特征,以及在压缩过程中粉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并通过Heckel方程和Kawatika方程具体表征其压缩行为,分析其成型机理,结合加速实验时各片剂中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的变化,认为以明胶为壁材,通过淀粉床流化干燥技术得到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干粉在挤压时主要是通过塑性变形成型,而且其中的β-胡萝卜素稳定性好,这种干粉最适合于制成片剂。  相似文献   

2.
《广州化工》2021,49(10)
对β-胡萝卜素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学考察,建立了可靠的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β-胡萝卜素微囊,粒径为(255.7±3.1)nm, PDI为0.154±0.005,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β-胡萝卜素微囊的体内消化过程做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微囊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都大大地提高了,还减少了外界因素如氧气、光线等对β-胡萝卜素的不良影响,为β-胡萝卜素的剂型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胡萝卜素软胶囊是一款具有较高成分β-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因β-胡萝卜素本为难溶物质,采用原工艺(150℃)配料,需要长时间溶解,使含量降解严重、酸价和过氧化值等偏高。以β-胡萝卜素、大豆油为原料,以溶解温度和时长、含量、酸价、过氧化值为考核指标,确定该产品配料最优工艺温度。通过三批产品制备,比较含量及降解程度、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确定β-胡萝卜素软胶囊配料的最佳温度,以利于改进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其绿色高值化利用在实现“双碳”和“循环经济”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素的绿色高效溶解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重要途径之一。众多纤维素溶剂体系存在价格昂贵、毒性和环境威胁、溶解工艺复杂、溶解效率低、溶剂回收困难和能耗高等问题。金属盐溶液体系具有稳定性高、价格便宜,同时溶解纤维素速度快、溶解工艺简单等特点,是更具应用前景的低成本绿色溶剂。该文综述了不同金属盐溶液溶解纤维素的溶解机理,总结了影响溶解性能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介绍了基于不同金属盐溶液溶解纤维素在薄膜材料、凝胶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并展望了金属盐溶液在纤维素溶解及功能化应用方面的优势、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沈仲兴  王力 《浙江化工》2011,42(8):18-20
以正庚烷为溶剂,对全合成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去除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二氯甲烷的溶剂残留量、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及收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正庚烷的使用量、搅拌时间、搅拌温度、乙醇含水量、乙醇投料量、精制温度等6个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30倍(v/w)正庚烷溶解β-胡萝卜素,在70℃下搅拌回流2h,再经真空回收溶剂脱溶,加入无水乙醇在78℃下保温精制2h,冷却结晶并过滤真空干燥,这一方案对β-胡萝卜素中的二氯甲烷的去除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含量和较好的收率。  相似文献   

6.
辛婷婷  何静  杨俊锡 《化学试剂》2011,33(6):540-544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形成均相体系,文中制备了1-烯丙基-3-甲基氯代咪唑[Amim]Cl离子液体,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合及阳离子化,合成不同聚合度的纤维素阳离子絮凝剂,并与LiCl/DMAc体系进行比较,探讨其絮凝性能.结果显示:纤维素在[Amim]Cl中溶解性能良好、接枝共聚反应活性较好;纤维素聚合度...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作为一种最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纤维素多氢键的超分子结构,致使其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限制了其应用。而离子液体的出现为纤维素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及可能的溶解机理。总结指出阴离子为Cl-、CH3CHOO-和(MeO)RPO2-的离子液体对纤...  相似文献   

8.
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β胡萝卜素包埋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法用β-环糊精包合β-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00W、n(β胡萝卜素)∶n(β-环糊精)=1∶4,超声时间为40min。用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验证,并对包合前后的保留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提高了25.5%。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乙二胺、氢氧化钠和高温等三种不同的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构变化,讨论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机理,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进行表征,证明乙二胺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最大。纤维素经过预处理后可以溶解在DMAc/LiCI中,讨论其溶解机理,通过对比三种预处理纤维素的溶解性能,表明经过乙二胺预处理之后的纤维素在DMAc/LiCI中溶解性能最好,氢氧化钠预处理的纤维素次之,高温预处理的纤维素溶解性能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任厚朋  孙仕芹  李露 《应用化工》2014,(7):1255-1257,1262
合成了一系列碱性离子液体,其中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Bmim]AC)对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考察了丝素蛋白在该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及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温度和溶解时间,结果表明,在75℃下,溶解840 min,该离子液体对丝素蛋白的溶解能力达到15%(质量分数)。XRD和FTIR分析表明,再生丝素蛋白的构象以α-螺旋为主,丝素蛋白在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衍生化。因此,[Bmim]AC离子液体是丝素蛋白的优良溶剂。  相似文献   

11.
研究还原耦联法合成β-胡萝卜素。以维生素A醛为原料,通过过渡金属与维生素A醛在一起,金属本身氧化,维生素A醛的羰基还原并耦联成双键,得到β-胡萝卜素产品。在研究还原耦联制备β-胡萝卜素的过程中,对过渡金属钛试剂制成溶剂化试剂进行探讨,解决了钛试剂的稳定性问题,并提高了过渡金属的耦合能力;对还原剂进行活化,提高了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在还原耦联反应中添加氯硅烷,达到催化产生羰基耦联反应的目的。结果表明,合成的β-胡萝卜素含量达到98%以上,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鱼油、月见草油、葡萄子油、苏子油等油类物质难以利用常规工艺加工成固体剂,而利用微囊剂可将油类加工成固体剂,从而进一步加工成片剂、胶囊剂甚至粉状物等固体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β-胡萝卜素是最普遍的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其他性能,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本文对β-胡萝卜素自发现以来的几种化学合成路线进行综述,阐明其优缺点,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置、机械搅拌、捏合3种溶解方式制备了纤维素/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溶液,对3种溶液进行了稳态、动态、温度扫描等流变性能测试,研究了溶解方式对纤维素/[BMIM]Cl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溶解得到的溶液表观黏度和松弛时间较大,搅拌次之,捏合最小;3种溶液黏弹性的温度依赖关系符合Winter等所提出的凝胶化转变现象,都是物理凝胶;溶解方式对其凝胶化转变温度有一定的影响,静置溶解得到的溶液的凝胶点温度最高,而捏合溶解得到的溶液的凝胶点温度最低,不同溶解方式所形成的溶液的结构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对甘蔗渣中的纤维素直接溶解并再生,考察了温度、NaOH浓度以及溶解时间对溶解率的影响,同时分别通过FT-IR、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对再生纤维素的结构、结晶性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温度80℃、NaOH浓度为1%、溶解时间为1.5 h时,离子液体[bmim]Cl对甘蔗渣有最好的溶解性,溶解率可达到48%。离子液体主要溶解甘蔗渣中的纤维素,且为非衍生化的直接溶解,再生后的纤维素结晶形态由纤维素Ⅰ变为Ⅱ,热稳定性能同纯纤维素相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化学合成法制备的β-胡萝卜素配制含量为30%的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在500-50000CP之间波动。粘度大于6000CP时,配油的流动性减弱,影响制剂化处理。本实验通过调整搅拌速度、添加β-胡萝卜素晶体作为晶种及在异构结晶结束后调整冷却速度,使晶体粒径变大。用该晶体配制含量为30%的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低于6000CP,合格率为95%,可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β-胡萝卜素的生产方式主要有化学合成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基因工程法,根据β-胡萝卜素的不同来源,采取有机溶剂提取法、柱层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方法对β-胡萝卜素进行提取,β-胡萝卜素是良好的维生素A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理功能,现就β-胡萝卜素的生产、提取和功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环己酮和正戊醇中的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定了豆甾醇和β-谷甾醇在环己酮和正戊醇为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以及豆甾醇,β-谷甾醇,环己酮(正戊醇)三组分体系相图。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β-谷甾醇在上述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豆甾醇的大,且在环己酮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豆甾醇的变化大。同时探讨了以正戊醇和环己酮为溶剂,用重结晶法从精制植物甾醇中分离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方法,并用红外和紫外光谱法定量分析了提纯产物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重要中间体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简称[BMIM]Br)离子液体的最佳制备条件,得出本实验最佳反应条件:温度为90℃,甲苯为溶剂,溴代正丁烷与1-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进一步合成了三种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并考察了对不同极性溶剂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20.
β-胡萝卜素的生产与开发β-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前体,也称维生素A元。其用途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食用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着色功能,色泽十分鲜艳悦目,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第二种是保健食品,近年来发现β-胡萝卜素具有抗癌、防老化、清除自由基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