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武山铜矿磨矿分级系统存在磨矿分级不稳定和磨矿效果差问题,分析了磨矿分级工艺流程并进行改进。改进后,通过磨矿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原矿泵池液位与分级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矿量,准确计算出各点补加水量,实现了磨矿浓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磨矿产品细度,改善了磨矿产品粒径组成。生产应用结果表明,半自磨、球磨磨矿浓度和原矿溢流浓度更加稳定,磨矿分级效果得到改善,泵池液位也更加稳定,生产流程更加均衡高效。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门山铜矿半自磨磨矿工艺流程,研究了以半自磨机为主体的磨矿优化控制策略,建设了由DCS系统、优化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组成SAB控制系统。通过工业连续运行试验证明控制策略能够改善磨矿溢流产品粒级分布、同时减少了钢球和电能的消耗。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门山铜矿半自磨磨矿工艺流程,研究了以半自磨机为主体的磨矿优化控制策略,建设了由DCS 系统、优化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组成 SAB 控制系统。通过工业连续运行试验证明控制策略能够改善磨矿溢流产品粒级分布、同时减少了钢球和电能的消耗。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原料主要为三水铝石矿,其磨矿分级工艺技术,包括磨矿和分级两个工序,铝土矿磨矿设备采用双仓溢流型球磨机,溢流型球磨机一般分为两个仓,中间的隔板位置在确定以后将不可再进行调试,因此,可以提高磨矿效率。同时,分级设备采用水力旋流器组,溢流型球磨机配合水力旋流器组,组成闭路磨矿分级流程.双仓溢流型磨机内有隔仓板,将磨机分成粗磨和细磨2个仓。经实验证明,采用设计工艺分级后的磨矿效率显著提高,铝土矿处理能力高于传统工艺,更适用于铝土矿原矿浆制备。  相似文献   

5.
《中国钨业》2019,(4):32-35
磨矿作业在选矿厂中占重要的地位,磨矿浓度控制是磨矿分级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磨矿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滞后的特点,应用串级PID控制技术对磨矿浓度进行控制,实现了磨机的给矿、浓度、负荷、补水等参数的最优控制。系统应用后,磨机的矿石处理量有一定比例的提高,磨矿浓度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磨矿粒度能够满足下段工艺要求,从而减轻了磨机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人工操作凭经验造成的矿石处理量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选矿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矿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发展已然呈现智能化特点和趋势,即建立在物理检测、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基础之上的工况识别、状态监测和规则提取,进而完成控制系统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另一方面,信息化和通讯技术加速了生产非实时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互通、利用,对保障工艺流程与生产设备的可靠性运转、有效性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支撑了选矿过程控制智能化的发展。本文介绍碎矿过程智能故障诊断、磨机负荷监测、磨矿分级过程智能控制、选矿厂无线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实施的DCS控制系统对象包括粗矿堆、磨矿筛分、螺旋选别、磁选、精矿输送、尾款输送、浓密、脱水及回水等系统。工艺采用了破碎-磨矿筛分-磁选-浓密干燥流程,本DCS控制系统对各个子站集中监测分散控制,其中难点为磨机矿浆粒度控制。直接影响选别作业,针对该难点,笔者采用专家规则和模糊PID相结合的控制策略。DCS控制系统以给矿量、补水量等工艺参数为被控对象,将矿浆粒度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旋流器结构参数对分级作业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和不同沉砂口与溢流口直径比例的旋流器的工作性能。对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4%、给料矿浆浓度为20.8%的白钨浮选给矿,采用直径为50 mm规格旋流器,沉砂口与溢流口直径比例ds/dOV为0.96、给矿压强为0.20 MPa时,获得分级作业指标矿砂部分产率83%、矿浆浓度42%;矿泥部分产率17%、矿浆浓度6%、平均粒度12μm。试验达到了对白钨浮选给矿泥砂分级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凤凰山铜矿在球磨机磨矿系统中,利用国产微机开发出了PCMS-87微机控制系统,对球磨机进行了定值给矿、调值给矿、磨矿浓度、螺旋分级机溢流矿浆粒度和浓度的控制,实现了在磨矿产品粒度稳定的情况下,能自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使磨机运行在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我厂生产实际,通过对影响拜尔法格子磨磨矿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特别对分级设备、循环负荷、入磨矿石粒度等因素对磨矿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格子磨-旋流器一段闭路磨矿工艺经过完善和优化;进一步降低入磨矿石粒度,是山西分公司提高磨矿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实践证明,格子磨加旋流器一段闭路磨矿流程是目前拜尔法原矿浆制备工艺提高磨矿效率,保证矿浆细度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烧结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谢良贤 《冶金自动化》1994,18(6):7-11,32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烧结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对稳定烧结生产、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改善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铅锌矿浮选工艺中铅锌的品位关系到选矿厂的整个生产效益,而铅锌矿品位测定一般采用化学滴定法,但此操作过程复杂且耗时。实验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在实验室中对原矿、锌精矿和铅精矿的矿浆品位进行测量,考察各矿浆浓度对品位检测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说明,3种铅锌矿矿浆的质量分数是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X光管靶Mo元素的散射线强度作为校正因子,建立了铅锌矿浆中铅、锌品位的校正比例模型。利用校正模型对另一组铅锌矿浆进行验证,从试验研究和校正的结果得出,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系统能快速测量铅锌矿矿浆品位,且矿浆品位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叶冶金自动化装备技术发展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下世纪初叶冶金自动化装备在系统技术、检测仪表、人工智能应用和电子技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和促进我国冶金自动化装备技术和工程承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常规搅拌浸出工艺投资大、能耗高、成本高。为此,采用矿石分级处理、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浓密进行澄清与洗涤,分别取代了矿石细磨、矿浆加热以及浸渣压滤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处理技术使得泥质矿浆-0.074mm达到81.33%,工业余热利用使得矿浆在50min内反应温度提高到60℃,高效浓密技术实现了矿浆的浓缩、澄清、洗涤三大功能。三项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使浸出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下降了33%,投资额下降了68.5%,成本下降了35.3%。通过对搅拌工艺的优化研究,拓展了搅拌浸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磨矿分级作业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娟  邓云英  韩迎  郑志强 《云南冶金》2010,39(6):19-20,25
在磨矿自动控制系统中,针对磨机电流特性将模糊控制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使磨机处于最佳工作点,产品质量稳定;并有效克服矿石特性变化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最佳工作点漂移的情况,使控制系统具有能自动跟踪最佳工作点、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铝生产配料过程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勤  李兴源 《冶金自动化》2000,24(5):27-28,35
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关键技术是生产过程的在线成分检测,特别是铝矿石和母液成分的在线分析。本文阐述了拜尔法原矿浆配料控制系统在矿石和母液等主要物料成分及时检测的情况下,计算机根据生产配料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配料液固比,实现最佳配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黄晓云  孙萍 《黄金》2008,29(1):37-39
水隔离矿浆泵是一种控制功能较为复杂的浆体输送设备,为了使水隔离矿浆泵的工作性能达到最佳和方便用户的使用,开发了水隔离矿浆泵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文中简要介绍了水隔离矿浆泵的控制特点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主要硬件的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带材板形控制中应用的概况。着重介绍了板形模糊控制技术 ,并指出在今后的板形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矿物加工设计的可行性,基于虚拟现实平台——虚幻引擎4的蓝图系统开发了桌面式磨矿分级工艺自主设计系统.根据磨矿分级工艺设计过程的具体特点,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公式、经验数据及设备选型计算的人工智能算法转化为虚幻引擎蓝图系统的语言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磨矿分级工艺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数据、经验公式以及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人工智能技术都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便利,在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解决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在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矿山生产自动化程度,改善矿山生产环境,为矿山生产提质增效。基于此,本文分析和研究了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