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伟文  刘玲  周学林  李建隆 《化工进展》2002,21(Z1):235-238
针对亚微米粉尘的除尘开发出了环流循环除尘系统.实验测试了环流循环除尘系统、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常规型除尘器的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环流循环除尘系统对分子筛的除尘效率达到了97%以上,分割直径d50为0.33~0.65μm,明显地高于B型和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压降小于3000Pa,只比B型旋风除尘器的单台压降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现有的性能模式研究了出口气体的部分循环能以提高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当循环率增大时,总除尘效率就有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提高了分割直径(cut diameter)附近的颗粒除尘效率。但效率的提高会带来一些问题,诸如压力降和电耗增加以及旋风除尘器尺寸增大。文中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实例,表明了旋风除尘器的性能与其设计及循环率的关系,并比较了在不同循环率情况下的电耗、总除尘效率以及出口尘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3.
磨岳礼  樊丽贞 《水泥》1995,(8):19-20
简易立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在仓顶上的应用磨岳礼,樊丽贞广西宾阳县水泥厂(530409)大多数水泥厂水泥库仓顶采用传统的机械袋式除尘方式,我厂设计出一种简易立式仓顶高压静电除尘装置,通过应用验证除尘效率可达98%以上,实现了治理达标。1结构特点此除尘装置主...  相似文献   

4.
利用颗粒床除尘原理搭建了高温煤气除尘中试装置,研究了颗粒床除尘器在煤干馏高温、高含尘、含焦油工况下的除尘使用效果和稳定性,采集了除尘器除尘效率和压力数据,结果表明,颗粒床除尘器在高温干馏煤气工况条件下,压差稳定,除尘效率高,将颗粒床运用到煤化工高温煤气除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山西化工》2014,(3):77-77
<正>申请号:201310592459.0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圆形湿式脱硫除尘器,涉及脱硫除尘器,解决现有脱硫除尘器的脱硫液到不了脱硫除尘器的器壁,造成除尘和脱硫效率低、能源浪费的问题。圆形湿式脱硫除尘器包括脱硫除尘器腔体、进水管、帽罩、芯柱、布水装置、旋流板。其中,安装有旋流板的布水装置安装在脱硫除尘器腔体内的芯柱上,帽罩设在最上一层布水装置的芯柱上,帽罩内为空腔,帽罩壁上开设有进水孔,进水管穿过脱硫除尘器腔体,末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水煤浆的成分以及燃后飞灰性质对电除尘器的影响,并有针对性验证了旋风除尘器的预荷电作用,为模拟除尘装置的试验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在该除尘模拟装置上,得出了3种电晕线的伏安特性曲线,经过分析比较,芒刺线有较好电晕效果。模拟实验结果也表明了,组合型式的除尘器能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这为进一步研发新型组合式除尘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提高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能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应用和除尘性能研究现状,结合近期对某厂除尘器实测和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该类除尘器除尘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文丘里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可能途径,认为继续进行提高文丘里除尘器除尘效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伟华 《广州化工》2013,(21):129-130,141
针对水膜除尘器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综合运用喷淋洗涤、文丘里高效混合、拦截碰撞等洗涤混合原理,应用一种高效低阻力气体洗涤吸收装置对水膜除尘器进行脱硫改造。工程实践表明,应用该装置对水膜除尘器进行脱硫改造,可以做到除尘脱硫效率高,系统阻力低,投资运行费用低,除尘效率达到98%,脱硫效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9.
刘云芳  王蕾 《山西化工》2011,31(2):67-70
介绍了颗粒层除尘器相比其他除尘器的优点,设计了1套完整的沸腾颗粒层除尘器,计算分析了颗粒层除尘器去除黏性粉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颗粒层除尘器可用于去除黏性粉尘,但除尘效率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常厚春  容敏智 《广州化工》2015,(4):74-76,138
为了解决生物质裂解高温燃气的除尘难题,本工作将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应用于生物质气化工艺中的高温燃气除尘。设计制作了4管小试装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生物燃气,多管除尘器除下的灰尘中10~100μm的粉尘颗粒占93.1%,而传统旋风除尘器除下的灰尘中10~100μm的粉尘颗粒仅占19.3%。经检测和计算,除尘效率为75%。在小试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处理量为30000 m3/h的大型设备并安装于生产现场,经测试,除尘效率为69%,由此证明了多管除尘器可作为传统除尘器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型冷模实验,考察了入口粉尘浓度对某连续操作新型旋流-颗粒床耦合分离器压降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入口粉尘浓度越大,达到平衡时分离器的压降越大,压降增速越快,入口粉尘浓度为59.13 g/m3时,分离器平衡压降最大为1.2 kPa;入口粉尘浓度越低,分离器分离效率越高。分离器颗粒床层内捕集颗粒含尘量与再生效率有关,再生尘源浓度越小,分离器压降达到平衡越快。当再生尘源浓度由58.18%降至23.67%,装置压降由1.5 kPa降至1.2 kPa;随着再生尘源浓度降低,分离器除尘效率略微下降。入口粉尘浓度和再生尘源浓度对分离器压降影响的结果一致,对分离器效率影响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内分离循环床装置,其特点是在炉内直接分离循环,分离效率较高,阻力小,可用或不用专设循环道.并介绍了有风板面积为360×360mm~2,悬浮段截面为500×500mm~2的冷态试验台上18种模型的试验结果.推荐了合理的结构参数数据.当试料为沸腾炉悬浮段飞出的飞灰时,其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2%左右,压降一般小于4mmH_2O.现已投入工业性试验.本文还介绍了该装置的流场与粒子浓度场的测定结果和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解所求得的该装置所能分离颗粒的中位直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分别考察了满床/空床操作模式对内置颗粒床-旋流耦合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种操作模式下的设备压降和捕集效率。通过改变入口粉尘浓度、入口气速和粉尘颗粒种类,发现满床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率比空床操作条件下的分离效率高,且前者压降较低。通过对出口粉尘粒径的分析,含有捕集颗粒的内置颗粒床可有效提高5 μm以下的粉尘颗粒的捕集效率,弥补了离心分离的短板。引入性能指数对不同操作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验证了满床操作条件下的耦合分离设备具有更好的综合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4.
可用于MVR蒸发系统的气液分离器改进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东  顾昂  岳晨  单华伟 《化工学报》2012,63(2):508-515
针对常规气液分离器对微小液滴分离效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可用于MVR蒸发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其分离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气液分离器内部流场和压力场,确定了影响分离效果最明显的位置,然后提出了在该位置加装不同数量3/4圆环形挡板的分离器结构。其次,模拟研究了此种新结构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等分离特性以及挡板数量变化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新结构的分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型筒体是影响分离器分离特性的关键部位,在气液分离器圆柱形筒体内部增加3/4环形挡板,能够增加物料切向运动的有效长度,降低物料的径向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微小液滴的分离效率,气液分离器整体压降却增加不多;而且随着环形挡板数量的增加,该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均明显提高。在本文计算条件下,加装3/4圆环形挡板的气液分离器结构,可以将直径在3 μm以下的液滴分离效率提高15%,而压降仅增加了200Pa。综合气液分离器效率和压降影响,加装两个3/4圆环形挡板的气液分离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气体干法净化旋流吸附耦合设备压降特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气体干法净化旋流吸附耦合设备将旋流分离和移动床吸附/过滤分离有机结合,可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为高温气体净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不加尘及不同的移动床循环速率和旋风入口气速下对该设备进出口静压差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备静压差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较为稳定,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无量纲标准偏差维持在0.4%以内;实验范围内,移动床循环量的大小对设备静压差没有影响;设备压降与旋风入口气速呈现出良好的二次方程(抛物线)关系;将设备实际压降划分为进口管路沿程摩擦损失、入口天圆地方摩擦损失、旋流体摩擦损失、内置移动床摩擦损失和出口管路沿程摩擦损失五个部分;获得了旋流体摩擦损失及设备实际压降与入口速度头的关联方程;该设备的阻力系数与普通旋风分离器相比,没有明显增大;初步加尘实验确认了旋风壳体与移动床之间旋流作用的存在,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gas-solid flow in square cyclone separators with three types of inlet configuration. Three-dimensional Reynolds Stress Model (RS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urbulent flow of gas phase and a Lagrangian equa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particle motion. The resulting velocity,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pressure drops were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measured data. The effect of inlet configurations on the turbulent dynamics in the cyclone and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pressure drop was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inlet configurations influenced the turbulent dynamics in the cyclone and led to different pressure drop and separation efficiency. The separator with double declining inlets (DDI) had the minimum pressure drop and similar efficiency to the separator with double normal inlets (DNI). The separator with single normal inlet (SNI) had the best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aximum pressure drop. When a baffle was installed in the inlet of separator SNI, the pressure drop increased by about 191% and 34% for the separator with a straight (SNI-1) and curved (SNI-2) baffle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sure drop of separator SNI. The cut and critical diameter of particles were 2 μm and 14 μm for separator SNI-1 and 4 μm and 14 μm for separator SNI-2, while they were 8 μm and 30 μm for separator SNI at the same inle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制备成本,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以赤泥作为氧化铁主要来源,在1120℃左右烧成,制备出了较为理想的低温红油滴釉。探讨了釉组成中ZnO、B2 O3、CaO、MgO、Fe2 O3、Al2 O3等氧化物含量对釉面光泽度、油滴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温油滴釉的形成主要基于釉的分相;B2 O3、ZnO的引入不仅可促使釉分相,并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基础相的透明度,从而得到光泽度良好的低温油滴釉;调整CaO、Al2 O3等的含量可以控制分相的产生及分相的结构;Fe2 O3会富集在油滴状的微相中;ZnO、MgO对油滴釉的颜色有较大影响,增加Zn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黑色变为棕红色,增加Mg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棕色变为黑色。研究了釉层厚度对油滴形成的影响,釉层厚度为1~1.5 mm时形成的油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旋风分离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攀  鄢曙光  刘玮寅 《化工学报》2019,70(1):154-160
为了优化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能量损耗,确定影响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采用响应曲面模型和CFD数值模拟,以排尘口直径(Dd)、排气口直径(De)、入口速度(V)为设计变量,以压降和总分离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三因素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排尘口直径对压降和分离效率影响不大,排气口直径与速度对压降和分离效率影响显著,且排气口直径与速度的交互作用明显。针对本次0.5~10 μm的颗粒群,推荐最优参数组合是De/D=0.35、Dd/D=0.37、V=12 m/s。与实验的结构相比,在相近的分离效率情况下,压降降低了一半,有效地减少了能耗。表明所建立的响应曲面模型能够较精确地表示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用于旋风分离器的结构优化。同时不同的粒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进行除尘,在达到分离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压降的结构,本次研究为分离0.5~10 μm粒径的结构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重力旋转床微米级粉尘脱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重力旋转床作为除尘设备,用超细滑石粉模拟工业微米级粉尘,考察旋转床除尘的分离效率和设备压降.在气量500~700 m~3/h、液量0.6~1.0 m~3/h、转速560~1 400 r/min、平面丝网层数为3的条件下,除尘总效率均大于97%,设备总体压降不超过490 Pa.超重力旋转床相对于其他除尘设备,显示了高效除尘和低压降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冷模实验,改变移动床表观气速、颗粒循环速率、入口气体含尘浓度等操作参数,研究了轴向移动床过滤器的压降特性和合适的操作条件,结合移动床内气固两相运动特点,修正了Ergun公式,在加尘条件下分析了床内滤饼对压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尘负荷条件下(“纯”移动床操作),颗粒的循环速率由0增至2.26 kg/(m2?s)时,设备的压降减小0.03 kPa。表观气速为0.126 m/s、入口气体含尘浓度为89.10 g/m3时,移动床内滤饼形成和破损呈动态平衡,过滤500 s后,压降可稳定在0.88 kPa,此时设备具有较高的除尘性能,粉尘捕集效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