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业建筑》2021,51(6):138-142
为了解松散颗粒材料中颗粒粒径级配变化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粗砂颗粒含量砂样的直剪试验,得到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剪切强度。根据BoxLucas1应力传递模型曲线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模型中考虑了粗砂含量的变量因素,建立了适用于松散颗粒材料强度的力学修正模型,模型参数均可通过试验获得。该模型可同时考虑粗砂含量和法向应力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模型最终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较好地适用于松散颗粒剪切强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分别进行了十四个轴心受压构件和十二个偏心受压构件的试验研究 ,二种构件的试验参数分别为钢管径厚比和空心率 ,构件长细比和偏心率。在确定组成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数值解法对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荷载 -变形关系进行了全过程分析 ,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 ,提供了圆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和压弯构件承载力实用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断续节理扩展算法在隧道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虚节理力学性质参数弱化函数,在 Jennings 强度准则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于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的断续节理强度形式;然后,将虚节理力学性质参数弱化规律和断续节理强度表达式运用于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程序中,实现了对断续节理扩展过程的模拟算法 ;并通过剪切试验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利用该算法对节理岩体中金鸡山隧道进行了围岩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节理展布特征对隧道围岩的变形影响和节理岩体隧道围岩位移分布特征,表明了断续节理扩展算法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饱和砂土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土体的塑性流动理论,提出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土体弹塑性动力本构模型,用于描述饱和砂土的动力反应性质。土体总的变形由3个部分组成:弹性应变、与体积屈服机制相关的塑性应变和与剪切屈服机制相关的塑性应变。土体在初始加载与卸载和重新加载阶段性质的差别通过采用不同的模型参数加以反映。通过将应用该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饱和砂土在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反应性质,具有较少的模型参数,这些参数都可以通过常规的三轴压缩试验和静水压力试验进行确定。同时,该模型的形式比较简单,可用于数值计算中。  相似文献   

5.
高腐蚀环境中的网架结构杆件易发生表面的均匀腐蚀,会对杆件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对18根发生均匀锈蚀的杆件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这些杆件具有不同的长细比和不同的锈蚀程度,得到轴向荷载、变形、应变等数据,绘制荷载-位移、荷载-应变等关系曲线,分析了长细比、锈蚀程度等因素对杆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了杆件长细比、锈蚀程度对网架杆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发现杆件的极限承载力随均匀锈蚀程度的加深而近似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低温建筑技术》2016,(6):99-101
针对三峡地区典型风化砂的变形性质进行了探究,结合体变测量数字成像仪,进行室内三轴排水剪切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处理,确定了三峡风化砂邓肯-张模型的相关参数,对三峡地区的土体模型参数获取和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段线性电渗-堆载耦合固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东  王保田  邓安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12):2311-2316
基于分段线性差分法,建立了一种轴对称电渗-堆载耦合固结模型EC2。该模型考虑了土体自重、涂抹区及固结过程中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电阻和电势等土性参数的非线性变化,并编制了Fortran计算程序。EC2在小变形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与现有解析解吻合。利用自主设计的电渗-堆载试验装置开展室内大变形试验,并用EC2对固结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EC2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8.
不同频率载荷作用下的岩石节理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Instron1342材料试验机对表面含二、三、四锯齿状人工节理试样进行4种不同频率载荷下的动态压缩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加载频率和表面形态对节理闭合变形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5种常用函数方程对节理动态压缩试验数据的拟合,发现用幂函数模型来描述人工节理动态压缩闭合变形性质较好。根据试验数据,得出模型参数与载荷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考虑率效应的节理本构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实测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对轻骨料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进行全过程分析。并基于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考察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构件长细比、加载偏心距等参数对该类构件力学性能及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内配十字钢骨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以长细比为设计参数对该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并在合理选取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内配十字钢骨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柱进行非线性分析,获取其变形特征、应力云图及轴向荷载-应变曲线,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方钢管强度、钢骨强度、再生混凝土强度、方钢管宽厚比及钢骨配钢率等参数对该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轴压柱的极限荷载和延性逐渐降低;短柱极限荷载随着方钢管强度、再生混凝土强度以及钢骨配钢率等参数的提高而逐渐增大,其中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对该短柱的变形能力是不利的;随着钢骨强度的增大,短柱极限荷载增大,但增幅不大;减少方钢管宽厚比对短柱的轴压性能是有利的,极限荷载增幅可达到18.5%。总体上,内配十字钢骨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和良好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白隧道穿越干燥粉细砂地层,施工难度及风险很大。通过现场密排小导管和深层咬合桩预加固效果对比试验,得出深层咬合桩预加固可有效控制开挖中的流砂及涌砂。同时,对粉细砂地层及深层咬合桩固结体进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及侧限压缩试验等室内试验,得到地层及固结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且认为三轴试验所得各指标更为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对干燥粉细砂地层隧道开挖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测试,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建议。研究结果为上白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淡化海砂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海砂、淡化海砂和河砂不同细骨料配制的 12组共 36块C6 0和C80高性能混凝土 ,通过基于ASTMC12 0 2标准的通电法氯离子渗透性试验 ,对比分析了淡化海砂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随龄期、外掺料和强度等级的变化规律 ,得出了在保证淡化海砂质量的前提下淡化海砂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砂土颗粒级配对筋土界面抗剪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砂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相互作用时筋土界面的抗剪强度以及剪胀特性,采用3种不同级配的砂土分别与土工格栅和土工织物进行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不同颗粒级配、密实度、筋材种类以及竖向应力对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并对界面剪胀系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粗砂和细砂与筋材的界面剪切强度要明显大于粗细混合砂;松砂剪切过程中只有剪缩效应的存在,但密实砂土呈现出明显的剪胀过程;当竖向应力较大时,筋土界面达到峰值剪切强度所需的剪切位移比低应力时大;粗砂与土工格栅作用时达到峰值剪切强度所需的剪切位移比与土工织物作用时大,而细砂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含弱透水夹层饱和砂土坡体滑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含有细砂夹层的饱和砂土在冲击载荷下的滑坡模拟实验,考察了土层参数不均匀的坡面的滑坡模式,坡体变形,破坏和不均匀渗流引起的滑坡,特别是散体粒径不均匀时出现的含水层和通道与滑坡的关系,各控制参数(载荷的和土体的)对滑坡的影响,并对这类滑坡中的现象给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武汉WW工程四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以稍密粉砂、中密粉砂和中密粉细砂为承力盘持力层和以中密粉细砂为桩端持力层的四节DX挤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对DX桩在WW大厦的应用情况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淋滤实验分析垃圾渗滤液-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实验发现Cl-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其中在粉砂土中Cl-存在吸附解吸现象,平衡浓度为4446mg/L时,分配系数Kd=0.18L/kg,而在壤土(亚粘土)中Cl-保持保守。SO42-和F-积极参与水岩相互作用,粉砂土和壤土对SO42-和F-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阴离子交换作用的结果使大量的NO 3-从粉砂土中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水软化作用下,宁夏宁东地区的粉细砂的物理力学与水理性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而且湿陷性是宁东粉细砂水敏感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在大量宁东粉细砂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宁东粉细砂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论述了宁东粉细砂的物理特性和湿陷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宁东粉细砂的一些临界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8.
非黏性土的振动密实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模型和现场振冲试验,研究了无填料振冲加固细砂吹填土的适用性。在模型试验中,进行了孔隙水压力测试和静力触探试验,研究了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振冲间距对振冲效果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经验公式。另外在现场进行了单点振冲,双点振冲及三点振冲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无填料振冲法可以应用在细砂的地基处理中,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At this moment there is no national specification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desert sand with very fine grain. To be able to apply desert sand to mortar and concrete in civil engineering, mortar and concrete made of Tenggeli desert sand and Maowusu sandy land sand have been test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ir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etermine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s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rtar and concrete made of two types of desert sand as fine aggreg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of the tests indicate that desert sand can be used as a fine aggregate in mortar and concrete for general civi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细砂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种长江口细砂进行级配、压实特征、湿度特征、回弹模量的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口细砂粒径较为单一,多在0.075~0.300mm之间,不均匀系数小于5;采用小型试筒重型击实试验可减小击实对周边压实砂粒的扰动,且最大干密度测试结果高于大型试筒;击实曲线呈现多峰特征,含泥量越低,驼峰数越多,对现场施工压实控制更为有利;低填细砂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小,CBR强度和回弹模量与压实度、含泥量相关性显著,能满足设计要求,且经100万次加载后无显著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