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几种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污水的特点,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时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A2/O工艺、AB法工艺、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改良的SBR类工艺、生物曝气过滤工艺、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等7种常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并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的氮磷污染现状和来源、国家控制水体氮磷污染的水环境标准、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能力的紧迫性以及相应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脱氮除磷工艺如A/O工艺、A2/O 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型工艺(ICEAS、DAT-IAT、CASS)和UNITANK.工艺在我国都有应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倒置A2/O工艺,A-A2/O和改进AB工艺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A/O工艺脱氮效率的存在问题,提出一套A/O改进实验工艺.对A/O工艺及改进工艺脱氮效率进行了理沦分析.理论上改进工艺比A/O工艺具有更高的生物脱氮效率,去除率可高达90%以上.通过脱氮效率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工艺脱氮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熊长学  王征  袁煦 《给水排水》2007,33(10):12-15
气浮工艺是处理低温低浊、高藻水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不断出现气浮与其他工艺的一体化组合工艺,结合气浮滤池组合工艺在北方某市第三水厂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工艺模型在计算机模拟中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发根  刘俊新  隋军 《给水排水》2006,32(9):94-100
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活性污泥生化过程是分析研究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手段之一,模拟的有效性取决于采用的动力学模型、工艺模型、沉淀模拟以及模拟计算中的数学分析方法。其中工艺模型反映了工艺特性,是真实工艺在模拟过程中的再现。根据水力学及运行特征,可将现有主要工艺分为单池间歇式、多池间歇式、单向连续式和交替连续式。运用ASM2D动力学模型,对某污水处理厂的UNITANK工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选择的动力学模型和工艺模型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因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而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针对该工艺的理论依据和运行机理进行了阐述,讨论了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相分离以及相分离的实现对整个工艺的影响,着重剖析了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并对该工艺的应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表明了工艺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MSBR工艺的原理,并通过分析近两年的工艺运行情况,总结得出该工艺的主要污泥性能参数。通过研究工艺控制参数与出水水质的关系得出:工艺有机负荷宜控制在0.2~0.4kgBOD5/(kgMLVSS.d),泥龄在10~20d。此外还分析了MSBR工艺中回流量和排泥时间、DO等主要控制点的调整依据和调整措施,为该工艺在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SHARON工艺是荷兰Delft工业大学开发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其在理念和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框架.在荷兰两座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实践表明,当硝化或反硝化能力不足时,采用此工艺进行旁路处理可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总氮去除效率.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开发为SHARON工艺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实现长期稳定的亚硝化,使得SHARON工艺能与厌氧氨氧化工艺结合,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其他短程硝化工艺,如SBR的完善,也是未来短程硝化领域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颖  赵佳  李蔚然 《给水排水》2007,33(5):196-198
针对传统中水工艺设计中存在大量程序化计算过程的情况,介绍了一种以VB6.0为基础平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包含了典型的中水处理工艺,软件主要包括工艺介绍、工艺设计计算和公式说明三个方面.该软件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中水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比了UF工艺与PAC-UF工艺在不同运行阶段的除污染和微生物截留效能,采用微生物和余氯等指标初步分析了超滤出水中微生物增长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及PAC对超滤出水生物安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运行阶段PAC-UF工艺出水的CODMn和UV254都远低于UF工艺,氨氮的去除率也较高,但积累了较多的亚硝酸盐氮.两种工艺在启动运行阶段和膜清洗后运行初期的消毒效果较好,长时间运行过程可造成超滤出水微生物数量增加,影响消毒效果.PAC-UF工艺出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小于UF工艺,在相同加氯量时消毒效果更好.在运行初期,PAC-UF工艺出水的余氯高于UF工艺,运行后期会出现余氯低于UF工艺现象.微生物指标和余氯保持的情况表明,两种工艺出水的最佳加氯量均为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