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混浊海水声吸收与温度、盐度、压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伟  李琪  商德江  肖妍 《声学技术》2012,31(2):156-161
混浊海水的声吸收和声散射特性对水声探测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较大。通过经验公式仿真分析了温度、盐度和压强对低频段、低悬浮泥沙颗粒浓度混浊海水声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混浊海水声吸收的影响较大,而压强对混浊海水声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构建并研制了一套混浊海水声吸收特性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混浊海水声吸收的影响,声吸收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此研究成果可对混浊海水中的声传播建模、声纳探测系统设计及声纳性能的评估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在建筑声学中以及用共振器法或混响法测量液体的声吸收时,过去都是用声级记录器记录声压随时间的衰变(混响)曲线,然后再用刻好标度的透明尺量读出混响时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外已有直接能显示混响时间的电声测量仪器作为商品出售[1]。在文献[2]中介绍了一种混响时间数字显示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 我们在用共振器法进行海水低频声吸收的研究工作中,为了要缩短测量时间(混响时间最长达400多秒),研制了实现混响时间数字显示的仪器,现简单介绍于下。 二、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 我们所设计的混响时间数字显示原理图如图2所示。由于采…  相似文献   

3.
在海水低频声吸收中由硼酸弛豫引起的声吸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硼酸弛豫吸收显著地依赖于海水的PH值已得到确认。由于海上测量数据未显示出硼酸弛豫吸收与温度和压力有明显关系,因此在预报海水声吸收的经验公式中通常都将硼酸弛豫的最大波长吸收(αλ),仅表示为PH的函数,将弛豫频率fr.表示为温度的函数。作者曾用圆柱共振器法研究了硼酸弛豫吸收的机理,提出了硼酸吸收的反应模型,并给出过鹏酸弛豫的(αλ),与温度有关的实验证明。本文利用作者先前导出的硼酸弛豫的(αλ),和弛豫频率fr的表达式及有关的海洋学文献资料(硼酸表观第一离解常…  相似文献   

4.
声温法是基于声波与CT技术相结合的非接触测温法,声波信号飞渡时间的精确测量是温度场检测的关键环节。在复杂混响的背景环境下,传统的相关算法已无法克服卷积性干扰,可能会出现多相关峰值的处理结果。基于广义倒谱的相关分析算法在声温法温度检测应用中,利用倒谱运算将乘积同态系统与卷积同态系统变换成线性系统,从而分离乘积信号或卷积信号,并滤除乘积性干扰与卷积性干扰。理论与实验测量表明,与传统相关函数分析算法进行比较,新倒谱算法能够有效地克服混响的卷积干扰,并锐化峰值,从而准确估计出声信号的时延。  相似文献   

5.
由弛豫频率测定空气绝对湿度的理论基础赵松龄王寅观姚国民(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1概述大量实验表明,空气中的声吸收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C.M.Harris[1]用混响法测定了在若干给定温度与频率下声吸收与相对湿度的关系。I.B.Evan...  相似文献   

6.
收发分置式声纳系统混响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胜  常绪成 《声学技术》2010,29(4):355-360
给出了收发分置式声纳系统混响的一种仿真方法,首先推导出收发分置式声纳系统的体积混响、海面混响、海底混响的等效平面波混响级公式,并由等效平面波混响级公式计算出平均声强度衰减规律,与由声线法计算平均声强度衰减规律相比,仿真实现时计算更简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平均混响强度衰减规律分析和统计特性与时间相关特性检验,与理论值相比较具有一致性,为收发分置式声纳系统的目标检测、信息传输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水管路系统中流噪声的小室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水管路系统中流噪声的小室测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测量小室的声场特性及产生混响的下限频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当所测量的流噪声低于测量小室产生混响的下限频率,高于测量小室的第一阶共振频率时,测量小室会发生共振现象;在此测量频率段上,小室内各个空间点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测量小室没有产生混响;对于低频流噪声的测量,可以将测量小室的几何尺寸做的较小,使其测量小室的第一阶简正频率大于所测量流噪声的最大频率,这样测得的声压幅值谱既没有共振峰,又可使低频流噪声的衰减较小.  相似文献   

8.
提供一种区别于通常地矿应用的测声时差的新的溶洞声学测试方法一冲击混响法。通过有无溶洞两个模型的声学试验,对测量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和时频分析,得到混响衰减系数和混响持续时间两个参数,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混响衰减系数和混响持续时间都存在明显差异,空心模型的混响衰减系数较实心模型小.而混响持续时间则比实心模型大。因而为方便快捷地判断有无溶洞的冲击混响法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热声系统的网络模型中回热器H矩阵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H矩阵参数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对简单圆管的无源网络进行测量,与模拟值有较好的吻合,证明实验系统是可靠的。在改变压力和频率的条件下对有源的热声制冷机回热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模拟的结果与测量值基本上一致,流放大系数与模拟的结果偏差较大。说明热声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线性假设前提下的热声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在大振幅条件下需要对网络参数进行测量和辨识,通过对网络参数的修正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非絮凝状沉积物与絮凝状沉积物中的声衰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沉积物中的声衰减机制,如果假设是其中的粒子与海水在声场中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粘滞摩擦,所得理论虽然能够解释非絮凝状沉积物(如人工沉积物和一些松散的砂质沉积物)中的声衰减规律,但不能解释絮凝状沉积物中的声衰减正比于频率的一次方这一实验结果;如果假设是沉积物的内耗,所得理论就能解释絮凝状沉积物中声衰减的测量结果.在本文中,我们同时考虑了上述两种声衰减机制的贡献,导出了沉积物中的声衰减系数,所得理论能解释所有沉积物中声衰减系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使用薄橡胶条倾斜固定于水箱壁面的吸声结构(百叶窗式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基于物理声学方法计算了这一结构的吸声系数,并用混响室法测量了这一结构的吸声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箱中敷设这种百叶窗式吸声结构能够在宽频带范围内获得较佳的吸声效果,如果调整结构参数可以改变吸声的频带范围.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雾对声波的吸收作用,前人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如何将水雾对声波的吸收这一现象应用到管道消声中来,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中水雾的产生是通过5个超声换能器来实现,且其雾化量的大小可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实验方法是采用传递损失法,即验证水雾的存在与否对声波是否具有吸收作用。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雾柱长度1m左右,对频率为200Hz以上的声波具有吸收作用,且频率越高,吸收越强烈。鉴于实验结果的良好性,以及雾化量的可控性,实验的方法可望推广到管道的主动噪声控制中。  相似文献   

13.
混响时间是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的核心指标.在进行混响时间仿真计算时,由于耦合空间的缘故,通常会将观众厅独立出来,并在舞台台口处设置一个等效吸声面,以反映舞台空间和观众厅的相互作用.然而,对于不同体型、不同吸声条件的观众厅与舞台空间,舞台台口应有不同的等效吸声参数.通过对观众厅与舞台空间混响混响时间的分别计算,推导出一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水声特性的研究有很多,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其传声及反射声特性的研究。有关水与其他吸声材料复合使用时吸声特性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基于架空薄膜吸声原理,提出在架空薄膜上铺水膜的新型构造和通过改变水膜厚度调节复合材料吸声特性的方法。 并利用混响室法实验测试该复合结构的扩散吸声系数,测试结果很好地说明了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收低频声能力,且吸收特性与水膜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材料吸声系数混响室法测量分析,确定了该类方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对不确定度构成分量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吸声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混响时间测量的不确定度所决定,混响室体积、试件尺寸和声速测量的不确定度对吸声系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很小。混响时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取决于混响室声场扩散程度,而测量装置本身引入的不确定度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6.
海水声是滨海空间声环境的一大特色。将滨海空间按景观构成要素分为自然类?人工类?半自然半人工类三类,各自选取典型样本进行主客观声环境的调研。通过声环境的三个感知维度(安静度?舒适度?协调度)间的关系、感知维度与声压级间的关系、感知维度与空间类型的关系,探讨滨海空间海水声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安静度?舒适度?协调度中,舒适度的评价最稳定,且与安静度?协调度的相关性较强;不同于其他水声,海水声具有特殊性,各个感知维度均和声压级无显著相关;不同的滨海空间类型的声环境感知存在差异,其中以自然风貌为主的滨海空间在感知评价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该研究可为滨海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泡沫铝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稳态半功率点带宽法与混响室声激励法测得其内损耗因子。根据统计能量分析预测模型,将实验室实测泡沫铝夹芯板隔声量代入其中,逆推出预测模型中内损耗因子真值,并与以上两种方法测得的内损耗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功率点带宽法仅能测得泡沫铝夹芯板的结构损耗因子,而混响室声激励法则能够综合考虑其结构阻尼和吸声损耗,从而获得更适用于隔声预测的综合内损耗因子。研究内容可为存在吸声损耗的复杂板件内损耗因子的获取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室内扩散声场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加添 《声学技术》1994,13(3):111-115
本文介绍了MonteCarlo方法模拟室内扩散声场的原理,模拟计算了混响室声场中的能量密度衰减曲线、能量脉冲响应、平均自由程及吸声系数等。该方法原理简单,占用内存少,适应于模拟室内声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近代现场吸声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宏  徐士化 《声学技术》2007,26(6):1209-1213
驻波管法和混响室法是吸声测量技术中常用的方法,用于现场测量时不满足特殊声场环境假设、样品尺寸、频率限制等。脉冲回波方法和声强测量法对测量环境没有严格要求,适用于现场测量。这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频域处理数据,往往需要将反射波与入射波分离,测量步骤较多,不利于在线测量。参数反演方法直接利用测量的声压时间序列获得声学阻抗或吸声系数,是一种时域测量方法,更适用于在线测量。在声学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计算机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一些新的测量方法不断被提出,但要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