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乳双歧杆菌V9对头孢曲松钠作用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头孢曲松钠连续灌胃5 d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及低、中和高剂量组。低、中和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乳双歧杆菌V9溶液,另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3 d。灌胃结束后,采集小鼠的粪便进行活菌计数和16S rDNA测序,检测粪便中微生物组成及分布,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以及IL-2的含量,测定小肠及肝脏组织中SOD、MDA、GSH、GSH-Px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灌胃乳双歧杆菌V9溶液后,中、高剂量组IL-1β、IL-6、TNF-α及IL-2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73、17.04、12.57及31.71 pg/mL;高剂量组小肠及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SOD、GSH及GSH-Px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乳双歧杆菌V9使得头孢曲松钠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明显改善,粪便活菌计数显示高剂量组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0.34 lg cfu/g,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40 lg cfu/g和0.26 lg cfu/g。拟普雷沃菌属和魏斯氏菌丰度显著降低(p<0.01)。说明乳双歧杆菌V9对由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调节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该实验招募到15名健康志愿者,连续服用4周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干预前后收集志愿者的粪便样品,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干预前后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其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干预4周后,人体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Evenness指数不变(p>0.05);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除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以外,复合益生菌制剂干预对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多尔氏菌属(Dorea)和真细菌属(Eubacterium)等肠道内产氢气细菌的相对丰度也产生影响。由此认为,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作用,能够提高肠道内一些有益菌的丰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植物乳杆菌P9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再灌胃不同剂量植物乳杆菌P9菌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和小肠组织中抗氧化指标,菌群计数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探究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9能够降低小鼠因抗生素造成的炎症反应,提高脏器氧化应激水平。菌群计数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9能够增加抗生素导致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减少。16S r DNA测序结果显示,抗生素使小鼠肠道对抗生素耐药细菌丰度增加,而植物乳杆菌P9则降低耐药细菌丰度,植物乳杆菌P9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C01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32 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 组,分别作为对照组、灌胃LC01灭活菌组、灌胃LC01活菌组和活菌定殖组。干预2 周后,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和灌胃灭活菌组,灌胃LC01活菌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肠道内Lactobacillus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属、Alistpes属的相对含量。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群落聚类分析发现,灌胃LC01活菌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肠道内乳酸菌LC01的相对含量,同时可以促进小鼠肠道中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的增殖。在活菌定殖组中,停止灌胃2 周后,小鼠粪便中不能检测到菌株LC01,说明菌株LC01不能在小鼠肠道内长期定殖。以上结果表明菌株LC01对肠道小鼠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有潜在的益生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剂量与动物肠道菌群及生理代谢之间的关系,选取6周龄BALB/C小鼠,每天按108(低)、109(中)、1010 CFU/mL(高)分别灌胃,持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增加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指标、肠道和肝肾脏器官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为69.8±5.2和52.7±3.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低剂量组;肝脏组织周围有轻微纤维化,肾小球有轻微萎缩,表明高剂量组小鼠肝肾细胞受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表明,高剂量组的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增加,且代谢功能丰度降低。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益生菌对机体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剂量过高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7.
曲巍  张智  马建章  刘慧  雅男 《食品科学》2017,38(1):214-219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复合益生菌对昆明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0.9 mg/(g·d)青霉素钠灌胃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复合菌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复合益生菌浓度分别为10~9、10~8、10~7 CFU/m L)。0.2 m L/(d·10 g)连续灌胃14 d后,收集小鼠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菌液高剂量组小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最高(ACE值为22 101.63和Chao1值为13 791.40),自然恢复组最低;另外,小鼠肠道中有益菌与致病菌比例在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复合菌液各剂量组中有益菌群的比例均大于自然恢复组,而致病菌比例最高的为自然恢复组(56.36%),因此复合菌液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益生菌制剂对腹泻模型(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氨苄青霉素(22.4 g/kg),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建立后,阳性组灌胃给予培菲康(8 g/kg)、益生菌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5×106、5×106、1×107 CFU)给予复合益生菌制剂,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4 d。观察益生菌制剂对小鼠体质量、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的影响,测定小鼠IgA、IgG水平,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三个剂量组在给予益生菌第14天时小鼠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IgA水平分别提高13.30%、20.25%、25.83%,IgG水平分别提高6.84%、19.81%、29.64%,TLR4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6.88%、20.78%、40.91%,NF-κB基因表达水平下调24.91%、37.19%、55.79%,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益生菌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发挥改善AAD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合生元制剂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随机将4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L)、中剂量组(M)和高剂量组(H),并灌胃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合生元制剂,14 d后收集小鼠粪便进行菌落计数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测定小鼠肝脏、小肠组织中抗氧化指标,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  相似文献   

10.
以感官评分及酸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益生菌酸马奶配方和工艺,考察其初步稳定性,初步探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说明添加2%量的菌粉和5种益生菌,温度42℃,发酵20 h复合益生菌酸马奶品质较好、在15 d之内酸度和乳酸菌数量均合格,初步稳定性良好.复合益生菌酸马奶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  相似文献   

11.
12.
蔓菁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蔓菁对小鼠粪样中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雄性小鼠(18~22 g)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4组,三个剂量组分别饲喂不同剂量(1、2、4 g/kg·BW·d)的蔓菁粉,对照组正常喂养,连续干预14 d,分别在干预第0 d、第7 d、第14 d称重并无菌收集新鲜粪样。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肠道菌群数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用SPSS 21.0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蔓菁可增加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中性菌肠杆菌的数量(p<0.05),减少中性菌肠球菌和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中剂量(2 g/kg·BW·d)作用最为明显,且肠杆菌数量增加幅度低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加幅度。蔓菁还可增加肠道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5),提高短链脂肪酸总含量,高剂量(4 g/kg·BW·d)作用最为明显。结论:蔓菁可促进小鼠肠道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增殖;蔓菁可促进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复合菌-荔枝多酚对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蓖麻油灌胃的方法,制造小鼠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灌服不同药物治疗4 d后,取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固定到福尔马林中,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各段小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计算绒腺比。无菌采集粪便用于肠道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检测,对DGGE图谱上的优势条带回收、克隆并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复合菌能提高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复合菌-荔枝多酚能增加空肠和回肠的V/C值。整个DGGE图谱和测序结果可见,嗜酸乳杆菌、复合菌和复合菌-荔枝多酚能增加小鼠菌群的数量,增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稳定性,而且复合菌还能增加群落的复杂程度。各给药组条带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增加了优势条带,复合菌组和复合菌-荔枝多酚组还出现了新的条带,复合菌体现了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富硒菌C5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益生菌制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益生菌制剂组A组(三联活菌组)和B组(地衣芽孢杆菌+三联活菌组)、实验组C组(富硒菌C5组)和空白组D组,饲养4周后取小鼠粪便,PCR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用Ⅰllummina HiSeq 2500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QIIME2软件生成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丰度表,对样品Alpha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和Beta多样性分析。富硒菌C5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一样能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Alpha多样性的ACE、Chao1和Shannon均有所升高(P<0.05);富硒菌C5能提高小鼠肠道菌群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提高Lachnospiraceae(毛螺菌科)中的Agathobacter(无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富硒菌C5能够改善机体的肠道微生态,在微生物制剂改善肠道菌群健康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给予小鼠不同剂量鲜槟榔水提液(fresh areca nut water extract,FANE),记录每组小鼠体重增长、分析其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 (interleukin 1,IL-1)、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in A,IgA)、IgG与IgM水平,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结肠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变化,以探究槟榔灌胃小鼠免疫指标变化与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剂量FANE可显著提高小鼠IL-1的浓度,并降低其IgA和IgG的水平。高剂量FANE造成了小鼠TNF-α的显著降低以及IL-1浓度的显著增加,减少了血清IgA、IgG并提高了其IgM水平。这说明高剂量FANE可能造成了小鼠免疫功能的紊乱。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低剂量组(A1)与对照组(F)具有较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与菌群丰度和多样性,而高剂量组(A2)相较其它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较低。具体分析,A2组其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明显增加,这可能与食物中能量利用率的改变相关。属水平上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Enterorhabdus菌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的显著增加可能反映了肠道炎症与感染的发生以及Zn的缺乏。此外,该组小鼠的长期腹泻也可能促进了上述结果的出现。这些分析表明,肠道微生物结构的显著变化可能在小鼠免疫指标与功能改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究壳寡糖复合固体饮料(壳糖平)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feeding group,NFD)、模型组(Type 2 diabetes group,T2DM)、阿卡波糖组(Acarbose group,Acar)、壳寡糖组(Chitooligosaccharide group,COS)、壳糖平低剂量组(Ke Tang Ping low dose group,LKTP)、壳糖平中剂量组(Ke Tang Ping medium dose group,MKTP)、壳糖平高剂量组(Ke Tang Ping high dose group,HKTP),灌胃4周后,取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各组的16S测序有效序列范围为130301~244496条,其长度范围在315~478 bp,OTU范围为1367~1835,物种覆盖率均大于0.99。韦恩图分析表明,有556个OTU是7组共有的,其中326(NFD组)、223(T2DM组)、237(Acar组)、118(COS组)、197(LKTP组)、142(MKTP组)、181(HKTP组)个特有的;PCoA图表明NFD、T2DM、Acar、COS、LKTP、MKTP和HKTP组组内样品具有良好的平行性和重复性;与T2DM组相比,COS组的处理效应弱,Acar、LKTP、MKTP和HKTP组处理效应强。与模型组相比,在门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灌服壳糖平可显著增加T2DM小鼠肠道Bacteroidales_S24-7_group、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而Lachnospiraceae和Desulfovibrion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其中壳糖平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壳糖平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并且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与定植,降低条件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黑果腺肋花楸酒对D-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饲喂昆明小鼠36只,以平均体重分为3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KB)12只、模型对照组(MX)12只、实验组(HQ)12只.全部小鼠适应饲喂一周后分组,其中KB组继续正常饲喂不作其它处理;MX组每天注射D-半乳糖(500 mg/kg),持续到...  相似文献   

18.
探讨灌胃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TS206)发酵制品对健康Balb/c 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将Balb/c 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瑞士乳杆菌组3 组,瑞士乳杆菌组的灌胃剂量为108CFU/mL,分别在灌胃后0 、1 、2、3 、4 、6 、8、12、24h 处死小鼠得到小肠组织样品,利用RIA 法和ELISA 法测得各组小鼠肠道黏膜SIgA 和细胞因子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论:灌胃组小鼠肠道黏膜中SIgA 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 0.01);灌胃组小鼠肠道黏膜中IL-2 和IFN-γ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灌胃组IL-4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含量明显升高(P < 0.05);而灌胃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IL-6 的表达水平后期差异不显著(P > 0.05);IFN-γ/IL-4 的值处于相互拮抗的状况,表明瑞士乳杆菌对健康小鼠具有维护肠黏膜免疫平衡的作用,也对保持Th1/Th2 平衡状态具有明显的作用,即证实瑞士乳杆菌作为益生菌具有调控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