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了以藜麦粉、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酥性饼干制作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藜麦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小麦粉100g、藜麦粉30g、黄油70g、白砂糖50g、蛋黄20g、水20g、全脂奶粉6g、小苏打1g、食盐1g,采用下火初始温度220℃、终了温度210℃、上火200℃,时间7min的焙烤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得到的藜麦酥性饼干外型完整,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2.
以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红曲米、藜麦粉、乳清蛋白等制作红曲米藜麦高蛋白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低筋粉总量为基准,藜麦粉添加量10%,红曲米添加量0.010%,乳清蛋白添加量25%,椰子油添加量3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饼干外形完整,色泽光亮一致,酥脆度适中,口感细腻,具有浓郁的香气。  相似文献   

3.
藜麦饼干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藜麦粉、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油脂、绵白糖、小苏打、食盐、单甘酯、鸡蛋等辅料,生产藜麦饼干。以低筋小麦粉的添加量为基准,食盐、鸡蛋、单甘酯的添加量分别占低筋小麦粉添加质量的1%、5%、0.5%。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对产品配方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藜麦添加量为20%、油脂添加量为35%、绵白糖添加量为40%、小苏打添加量为0.4%时,藜麦饼干感官评分最高。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藜麦饼干呈浅黄色,组织细腻,口感香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邱丽梅 《食品安全导刊》2023,(17):142-144+148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藜麦粉、小麦麸等辅料,采用3次发酵工艺制作发酵饼干。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并优化饼干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小麦粉为基准,添加12%棕榈油、4%藜麦粉、4%小麦麸、4%大豆膳食纤维粉、3%芝士粉、2%食用盐、1.1%碳酸钙、1.1%碳酸氢钠、0.4%高活性干酵母。此配方制作的发酵饼干感官评分高,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0.8 g/100 g,属于高膳食纤维发酵饼干。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剪切力为指标,确定紫薯藜麦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低筋粉16 g,藜麦粉7 g,紫薯泥11 g,起酥油8 g,蛋黄6 g,糖粉4 g,奶粉5 g,焙烤温度130℃,烘烤时间9 min,在此工艺下紫薯藜麦饼干感官评分最高94分,剪切力2.86 N。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开发一款低糖、低脂、富含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饼干。方法以低筋粉、鹰嘴豆、全麦粉、玉米油等原料研制鹰嘴豆全麦粉酥性饼干,以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优配方。采用质构仪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不同组分条件下鹰嘴豆全麦粉酥性饼干的内在结构和水分分布情况。结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鹰嘴豆全麦粉酥性饼干配方为:鹰嘴豆粉17.5%、全麦粉30%+低筋粉70%、木糖醇25%、玉米油22.5%。在此配方下制得的鹰嘴豆全麦粉酥性饼干感官评分最高且硬度、脆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结论本研究为膳食纤维功能饼干研发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玉米粉和藜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黄油、木糖醇和脱脂乳制作玉米藜麦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藜麦饼干的配方,并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藜麦粉占玉米粉总量的5%、木糖醇的添加量为15%、黄油的添加量为20%、脱脂乳的添加量为20%时,玉米藜麦饼干的营养价值和外观品质最佳。根据饼干的测定标准测得其理化指标为:含水量5.53g/100g,脂肪含量19.17g/100g,蛋白质含量10.05g/100g,灰分含量1.21g/100g。  相似文献   

8.
以藜麦粉、燕麦粉和低筋粉为原料,考察杂粮粉、木糖醇、油脂、奶粉添加量对杂粮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得到了杂粮饼干的最佳配方:以低筋粉质量为基准,杂粮粉、木糖醇、油脂、奶粉、鸡蛋液、小苏打、单甘脂、食盐、柠檬酸添加量分别为45%、40%、25%、11%、3.2%、1%、0.8%、0.2%、0.04%.同时,各项理...  相似文献   

9.
以薏仁粉与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薏仁运动营养饼干。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饼干配方,并对饼干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薏仁运动营养饼干的最优配方为以薏仁粉与低筋小麦粉总质量为基准,薏仁粉添加量25%、黄油添加量26%、木糖醇添加量30%、水添加量19%,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薏仁运动营养饼干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厚薄均匀、色泽金黄、口感酥脆;饼干中共检出5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醇类12种、醛类14种、酯类10种、酮类5种、萜烯类7种、其他类3种,这些风味物质相互融合,赋予薏仁运动营养饼干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0.
以绿豆粉和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品质评分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绿豆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对产品品质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绿豆粉添加量,其次分别为绵白糖添加量、油脂添加量、小苏打添加量。最佳工艺配方:以低筋小麦粉100%(500.0g)为基准,单甘酯0.4%,鸡蛋5%,食盐0.5%,绿豆粉15%,油脂25%,绵白糖25%,小苏打0.4%。在此优化工艺配方下,绿豆饼干感官评分为92.0分,制得的绿豆饼干外形完整,色泽均匀,口感酥脆,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1.
以海水螺旋藻粉和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黄油、奶粉、木糖醇和白砂糖,研制出一种螺旋藻酥性饼干。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考察螺旋藻粉、糖(木糖醇∶白砂糖)、黄油、膨松剂的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优配方为螺旋藻粉2%、木糖醇∶白砂糖(1∶1)25%、黄油40%、膨松剂0.9%,感官评分为93.80±0.70。按照最优配方加工得到的海水螺旋藻低糖酥性饼干的硬度为(174±1.50) g、内聚性为(0.28±0.05)、弹性为(0.71±0.08) mm、咀嚼性为(30±0.56) g。对最优配方的饼干进行水分、pH、松密度、酸价、碱度、菌落总数等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检验,检验结果均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饼干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菊粉、山药粉和脱脂牛乳为原料,研究了菊粉山药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分析,优化了菊粉、山药粉、木糖醇和发酵剂接种量,最终得出菊粉山药酸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菊粉添加量0.8%、山药粉添加量0.5%、木糖醇添加量10%、发酵剂接种量0.5 U/L,以此条件发酵出的菊粉山药酸奶感官评分为92.66分,与预测值93.19分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一款具有较高抗氧化能力的无糖藜麦发酵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复合菌种发酵比例、木糖醇添加量,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无糖藜麦发酵乳的各项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无糖藜麦发酵乳的最佳工艺为:复合发酵剂比例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为2:1、木糖醇添加量5%、乳酸菌接种量3%、藜麦浆添加量30%、发酵温度38 ℃、发酵时间8 h,此时发酵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最高241.17 U/mL,并且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芋头粉、蛋黄和黄油作为主要原料制作龙香芋谷物饼干,以质构、色差、感官评定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对芋头粉添加量、黄油添加量、白砂糖木糖醇添加比例、鸡蛋黄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最终产品的理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强弱顺序为:芋头粉添加量 > 黄油添加量 > 蛋黄添加量 > 白砂糖木糖醇比例,最优配方为:芋头粉添加量300.54 g、黄油添加量30.06 g、白砂糖木糖醇比例为1:1.02(共20.20 g)、蛋黄添加量30.07 g,此时感官评分可达90.40,与理论值误差0.25%,模型拟合度好,该配方得到的产品符合理化指标和营养物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藜麦南瓜复合粉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藜麦即冲即食新产品,对炒制、蒸制、喷雾干燥不同制粉方式下藜麦的冲调性开展了研究。通过对藜麦粉的水溶性、吸水性、溶解性、润湿下沉性以及稳定性指数进行比较,选择冲调性好的藜麦粉与南瓜粉、木糖醇、奶粉、木薯变性淀粉、麦芽糊精进行复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其配方进行了优选,并测定了成品的营养成分及流动性。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得的藜麦粉水溶性、吸水性、溶解性、润湿下沉性、稳定性指数分别为50.31%±0.56%、3.75%±0.19%、62.20%±2.71%、120.00±7.16 s、40.98%±4.41%,较炒制、蒸制冲调性好;藜麦南瓜复合粉的最佳配方为藜麦粉46.0%、南瓜粉22.0%、木糖醇22.0%、奶粉3.0%、木薯变性淀粉2.5%、麦芽糊精4.5%;成品中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钠分别为1595 kJ/100 g、3.8 g/100 g、9.14 g/100 g、75.6 g/100 g、111 mg/100 g,休止角为24°,流动性好。研究成果丰富了藜麦产品种类,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抑制淀粉的水解消化,为研究菊粉对饼干品质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菊粉饼干的配方工艺,并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菊粉对饼干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低筋粉100 g,水20 g,木糖醇15.05 g,菊粉12.60g,油脂(黄油:玉米油=1:1)31 g,小苏打0.5 g,食盐0.5 g。另外,测得菊粉饼干脂肪含量为16.54%,蛋白质3.33%,膳食纤维6.87%,碳水化合物56.63%。通过体外消化模拟结果表明加入菊粉之后,饼干的快消化淀粉含量从14.51%下降到3.06%,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67%和0.20%,且菊粉饼干的体外消化率低于空白饼干,预测菊粉饼干血糖指数为68.36,属于中等血糖指数食品。故对于高油脂饼干而言,菊粉可以抑制其淀粉的水解消化,降低其血糖指数,菊粉的应用对于开发中低血糖指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鲜薯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焙烤工艺制备马铃薯酥脆饼干,研究马铃薯泥与低筋面粉比例、碳酸氢铵与小苏打比例、鸡蛋液与棕榈油比例等三个因素对饼干剪切力、色差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泥与低筋面粉比例为13:2、碳酸氢铵与小苏打比例为5:2、鸡蛋液与棕榈油比例为5:5时,马铃薯饼干的剪切力在2000~2500g、色泽适中、感官评分高于80分。在此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饼干的最优配方为:马铃薯泥55.00%、低筋面粉20.00%、碳酸氢铵0.50%、小苏打0.13%、鸡蛋液6.86%、棕榈油5.00%、糖霜6.82%、淡奶油5.69%。此配方下的马铃薯鲜薯酥脆饼干具有良好的马铃薯风味,口感酥脆,品质优良,感官评分为87.20,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符合。本研究可为马铃薯烘焙产品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面粉、米糠为主要原料,木糖醇为甜味剂,对无糖米糠戚风蛋糕的制作技术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蛋糕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无糖米糠蛋糕的最佳配方为鸡蛋140 g、中筋面粉40 g、米糠10 g、木糖醇17 g(蛋黄部分)、水28 g、色拉油28 g、香草粉0.5 g、泡打粉0.5 g、木糖醇50 g(蛋清部分)、塔塔粉1 g、食盐0.5 g,在烘烤温度196℃、烘烤时间25 min的条件下,蛋糕的综合评分为29.86。制作的蛋糕口感细腻、香甜可口,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藜麦和黑枸杞作为复合添加物,以黏附力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藜麦浆、黑枸杞粉、木糖醇及乳酸菌添加量对藜麦黑枸杞无糖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酸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乳酸菌数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藜麦黑枸杞无糖酸奶最优参数为:藜麦浆25%,黑枸杞粉1.0%,木糖醇8%,乳酸菌添加量1.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酸奶,具有发酵酸乳和藜麦黑枸杞复合香味,感官评分达到93.2分,黏附力为?2.35 N,各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符合发酵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藜麦黑枸杞酸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1和8.9 mg/mL,清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酸奶(35.9和40.5 mg/mL),且在贮藏过程中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20.
以荞麦粉、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进行无糖杂粮蛋糕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定结果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无糖杂粮蛋糕的最佳配方:以蛋糕粉100 g为基准,木糖醇70%、荞麦粉40%、玉米粉30%、食用油20%。在此配方下,蛋糕的最佳烘焙条件为烘烤温度底火200℃、面火190℃、烘烤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