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王晁煤矿之前井下使用的是机械式顶板离层仪,日常使用及检查读数时需下井观看,操作比较复杂,为了及时发现顶板异常,煤矿决定对顶板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顶板监测系统凭借LoRa无线传输距离远、专用电源箱供电布线简单、系统后期扩容便利的优点,顺利承接煤矿的矿压监测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并达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对LoRa技术在井下... 相似文献
3.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时间集中、形变量大,使得基于D-In SAR技术的煤矿区沉陷监测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很难获取准确的地表沉陷信息。为使D-In SAR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煤矿区沉陷监测,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处理了多景Radar Sat-2影像数据,通过实验分析了植被因素对影像相干性的影响,探究了监测量级对地表沉陷信息解译结果的影响,并以峰峰矿区的九龙矿为试验区对D-In SAR技术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影像间相干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地表植被稀疏的冬季相比植被茂盛的夏季更适合使用DIn 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由于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导致地表下沉速度超过卫星可监测范围,通常只能准确监测到盆地边缘的形变;当沉降量不超过监测量级时,D-In SAR技术的监测结果与常规水准测量的结果大致吻合;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处理软件的日趋成熟,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采空塌陷区输电线路杆塔沉降无法在线实时监测难题,本文简述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在采空塌陷区输电杆塔上的应用,实现了对杆塔塔身倾斜倾角、杆塔塔角的沉降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在发生倾斜或沉降时会短信通知到巡线人员,减少了人工巡检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沉陷使矿区生态和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矿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采煤沉陷现状及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及论述。结合煤炭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沉陷)盆地特征及变形特点,对治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沉陷区范围界定、沉陷区的稳定性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采煤沉陷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IS支持下,以1993、2000和2007年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景观/斑块类型面积、斑块个数、拼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分维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等景观特征指标,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对采煤沉陷区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南湖沉陷区在最近15年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建设用地、耕地为主导的区域景观被打破,形成了以建设用地、水域、林地为主导的区域景观格局;开采活动和人为土地复垦是造成采煤沉陷区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5G技术的发展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飞速发展,多站融合模式成为了智能电网的新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该模式能够大大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但该模式对电网中各方面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在利用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站中,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将被削弱。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存储的多端子DC电网控制以及一种在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机中的集成方式。在该方法中,储能单元将被输入到多端直流电网中以提供电力支持,从而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并稳定交流电网的潮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储能单元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消除可再生能源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联网(IoT)和新技术的智能系统的出现导致了更多的云计算服务的使用,有助于建立更多地理分布的数据中心,但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增加了负荷,尤其是在多站融合模式中。将智能电网与云数据中心之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非合作博弈,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的最优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确定分配给每个多站模式的数据中心的最佳功率量,以实现公平的功率分配。为此,考虑数据中心的优先级,包括活动服务器的数量、能量消耗状态和运行的关键应用程序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案可使电网负荷降低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建设和运营,电力公司内部各变电站之间数据的安全共享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共享模型;电力公司的各个电力调度中心构成区块链节点,实现电力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存储;电力信息采集终端部署数据采集传感器,实现电力数据的全面采集。为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基于改进的Raft算法,设计了电力数据的上链流程、领导者选择流程、电力数据共享流程。实验中从数据存储时延和数据读取时延2个维度,验证了本文算法在保证数据安全共享的前提下,较小的增加了数据读取和存储的时延。本文算法较好的解决了数据安全共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预测不同用电设施的电力需求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深度学习方法的自定义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利用混合数据抽样(MIDAS)方法对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进行改进,提出了LSTM+MIDAS模型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通过每天以5 min的频率收集住宅、市政厅、医院、工业等4类设施的用电数据,采用... 相似文献
15.
蒙特卡洛法需使用大量电网抽样数据,花费的风险评估时间长,提出一种改进蒙特卡洛法实现高效智能电网实时运行风险评估。从多方面考虑,构建智能电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蒙特卡洛法存在抽样次数多及方差系数大的问题;将交叉熵重要抽样法与分散抽样法相结合,构建近似函数,令原本电网中微小概率事件转换为大概率事件,减少算法抽样次数和方差系数,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正常状态下及元件失效条件下的电网实时运行风险,并通过失效线路负荷转移的方式有效降低了智能电网实时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出双碳量约束下智能电网多目标分层节能选择规划方法。建立双碳模型,明确区分再生塔和吸收塔处置的二氧化碳量;以智能电网的最大净收益为目标函数,确定双碳模型约束条件;从日前调度和实时调度2个方面,搭建基于双阶段调度的规划模型实现碳采集机组以及风电机组协调优化,实现智能电网多目标分层节能选择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的双碳模型更具经济性、高收益低排放优势;该方法在联合模式运行下,只要1组储能电池即可实现惩罚成本为0,此时收益价值较高;该方法规划后可显著降低CDM、ET两种贸易交易价格提高后的电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智能矿山系统将矿井通风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益。然而,目前主流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也仅仅是将主通风机纳入监控范围,而煤矿局部通风机不同于固定设备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布局分散,环境恶劣,安装拆卸移动频繁,同时局部通风机各开关之间的RS485数据传输与主通风机控制系统存在很大差别,并入智能矿山系统存在一定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对局部通风机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将局部通风机RS485总线数据转为TCP/IP协议并入工业环网交换系统,从而实现了将矿井局部通风机纳入智能矿山系统的目标,摒弃了传统的人工逐级送电,使用地面远程送电,是减少掘进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风险、降低因停风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智能矿山环境非常适合于矿山灵活变动的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8.
19.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建设智慧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矿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基于Java EE架构设计了一套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功能结构以及相应的数据库设计方案,并以环境监控子系统下的数据查询分析模块为例提出了实现该模块功能的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设计方案。根据系统功能结构与传感器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库表设计方案,基于Windows Server 2019 NT10.0操作平台展示了该系统中数据查询分析界面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