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豆渣粉和中筋粉为主要原料,辅以泡打粉、植物油、蔗糖、全蛋液进行豆渣麻花的研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豆渣麻花感官品质的蔗糖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豆渣粉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最后成品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相关测定.豆渣麻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豆渣粉添加量14%(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豆干成型产生的黄浆水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以活菌数和酸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黄浆水发酵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黄浆水发酵前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通过持水率、色泽、质构特性、人员感官评价来综合评价酸浆豆腐的品质。研究表明,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0.8%,初始pH 5.5、接种量8%、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4 ℃。黄浆水经过植物乳杆菌发酵后,有机酸总含量增长了4倍,酒石酸、乳酸和琥珀酸含量增长幅度较大,但乙酸含量有所降低。与市售酸浆豆腐相比,试制酸浆豆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较大,凝胶微观结构孔隙大,总体可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酸浆豆干的生产多数为手工作坊式,产品存在硬度大、咀嚼性差、弹性小等问题。该研究采用风味蛋白酶对酸浆豆干进行酶解,试图改善其品质和口感,以酶解后产生的游离α-氨基氮含量、蛋白质水解度、豆干的硬度、咀嚼性及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风味蛋白酶对酸浆豆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风味蛋白酶加入量为30U/g、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5h时,酸浆豆干中游离α-氨基氮含量为90.65mg/100g,水解度为2.12%,硬度为4577.6gf,咀嚼性为4682.43gf,弹性为0.93,与未酶解的酸浆豆干相比,此条件下制得的酸浆豆干表面光滑,呈淡黄色,柔中带韧,弹性适度,入口清香,回味绵长。  相似文献   

4.
以紫薯皮、豆渣为辅助原料,研制紫薯皮豆渣膳食纤维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采用感官评定、硬度、弹性对紫薯皮豆渣膳食纤维蛋糕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紫薯皮豆渣膳食纤维蛋糕的最优配方(以低筋面粉、紫薯皮粉和豆渣粉总量100 g计):紫薯皮豆渣添加量为20%(紫薯皮∶豆渣=1∶1,质量比),绵白糖添加量为140%,大豆油添加量为22%,泡打粉添加量为2%,蛋糕的感官评分为92.7分,硬度为205.5 g,弹性为12.18 mm。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蛋糕高糖、高能量的缺点,以大豆豆渣粉和甜菊糖代替部分低筋面粉和蔗糖进行蛋糕加工,制作成高纤维低糖蛋糕,并对其营养进行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普通蛋糕相比,添加大豆豆渣粉和甜菊糖的高纤维低糖蛋糕的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随大豆豆渣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总糖含量随甜菊糖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大豆豆渣添加量为10%,甜菊糖添加量为0.10%时,高纤维低糖蛋糕的风味口感最好,营养较丰富。  相似文献   

6.
张燕玲 《福建轻纺》2022,(8):6-8+27
豆渣含大量膳食纤维,开发以豆渣为原料的食品,对有益人体健康且合理利用了资源。本研究在豆渣中加入淀粉、芋头等原料进行定型、提香以开发豆渣膳食纤维饼,实验结果表明:豆渣膳食纤维芋泥饼最佳配方为食盐添加量2.5 g,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7 g,木薯添加11 g,油炸粉添加量11 g,最优配方生产的豆渣膳食纤维芋泥饼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3种商业菌株复配而成的复合发酵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糖添加量、黄浆水初始pH、乳酸菌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并与单一发酵剂豆干比较。结果各因素对产酸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温度、乳酸菌接种量、黄浆水初始pH值和乳糖添加量,其中培养温度对产酸量影响显著。发酵剂最优制作工艺为:菌种复配比例为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1:1:2、乳糖添加量2%、黄浆水初始pH值5.5、乳酸菌接种量8%、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 h。结论复合发酵剂豆干的出品率、质地、保水性、口感及感官评价上整体优于单一发酵剂豆干,本研究为酸浆豆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高温蒸煮预处理对木聚糖酶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pH、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酶添加量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温蒸煮结合木聚糖酶酶解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1.50h,酶解温度74.90℃,pH为4.00,酶添加量为45.54U/mL。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6.71%。  相似文献   

9.
以干豆渣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霉豆渣,以感官评价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霉豆渣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霉豆渣的最优发酵工艺为:以100 g干豆渣粉为基础,水添加量85%,菌种添加量2.0%,发酵温度29 ℃,发酵时间40 h。在此工艺条件下,霉豆渣菌丝稠密,质地均匀、有弹性,内外均为土黄色,有发酵的霉香味,煎炸之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感官评分达到87.1分。同时,与发酵前豆渣相比,霉豆渣营养品质得到改良,氨基酸态氮含量由1.12 mg/g上升至8.75 mg/g,蛋白质含量由33.8 g/100 g下降至20.1 g/100 g,脂肪含量由8.7 g/100 g下降至6.9 g/100 g,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39.2 g/100 g下降至31.8 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10.6 g/100 g上升至12.5 g/100 g,总酸含量由6.2 g/kg上升至7.3 g/kg。  相似文献   

10.
《酿酒》2021,48(3)
以新鲜毛酸浆为原料,研制毛酸浆干型果酒。试验选择影响毛酸浆干型果酒品质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发酵温度,初始糖度,SO_2添加量,酵母接种量。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所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初始糖度20%,SO_2添加量为40mg/L,酵母接种量200mg/L。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sugar beet pectin and soy protein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double‐network (DN) modified‐tofu by sequential laccase and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treatmen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tofu were analysed by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and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he DN modified‐tofu exhibited greater mechanical toughnes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single‐network modified‐tofu, while the ratio of soy glycinin to soy protein isolate reached and exceeded 50%. The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toughness may be mainly ascribed to the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which is observed in DN modified‐tofu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DN modified‐tofu provided a distinctive mechanical and sensory tough texture as compared to other tofu samples. In addition, the oral processing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DN modified‐tofu required higher jaw‐closing muscle activities, a greater number of chews and longer chewing duration to be processed. Furthermore, the chewing pattern of DN modified‐tofu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 tofu sampl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种豆渣膳食纤维蓝莓饮料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豆渣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粗壮脉纹孢菌(1:1,V:V)为发酵菌种,利用混合发酵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SDF)。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脱脂奶粉和白砂糖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添加新鲜蓝莓汁,以膳食纤维含量、稳定剂选择、感官评价、理化性质等指标研究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的工艺。结果制备SDF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2h,菌种接种量4%,脱脂奶粉3%,白砂糖0.5%,发酵温度32℃。膳食纤维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豆渣纤维4%,白砂糖9%,柠檬酸0.15%,复配稳定剂0.1%(0.033%黄原胶+0.067%羧甲基纤维素钠盐)、食用香精0.01%、维生素C 0.02%。结论该膳食纤维蓝莓饮料风味独特、口感极佳、营养成分丰富、性质稳定,是一款适合多种人群、具有较好品质和市场的功能性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3.
豆渣膳食纤维对酥性饼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豆渣中酶法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豆渣SDF)、不溶性膳食纤维(豆渣IDF)以及商业菊粉,分别添加到酥性饼干中,研究其对饼干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豆渣IDF的饼干持水性和硬度较高,添加豆渣SDF和菊粉的饼干松密度值和过氧化值较低,且两者的松密度值没有较大差异,而添加豆渣IDF的饼干与之相反,添加4%豆渣SDF的饼干感官评定结果最优,且总膳食纤维、水分和脂肪含量较空白高,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通过对二次浆渣共熟制浆工艺进行优化,以期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提取率及豆浆中多糖的含量,使豆腐的品质得到提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浆和二浆配比6∶2(V∶V),一渣和水配比1∶2(g∶mL),混合豆浆加热温度95 ℃,混合豆浆加热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豆腐感官评分为(79.33±0.47)分,蛋白质含量为(7.43±0.05) g/100 g,其他指标均良好。  相似文献   

15.
豆渣膳食纤维保健面条烹煮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豆渣膳食纤维添加到面条中,研究豆渣膳食纤维颗粒度、豆渣膳食纤维添加量、海藻酸钠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对豆渣膳食纤维保健面条烹煮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渣膳食纤维颗粒度为100目、豆渣膳食纤维用量9%、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25%、食盐添加量为4.0%时,豆渣膳食纤维保健面条具有良好的烹煮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任梅君  张根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165-168,186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在物化特性及生理功效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而食品中两类膳食纤维的大量添加均会对食品的质构口感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水不溶性的大豆膳食纤维与可溶的果胶进行复合,研究了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对食品质构的影响。将大豆膳食纤维与果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均质、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复合膳食纤维的持油力与直接混合的膳食纤维相比有明显降低,流变学性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感官评定的结果也证实两类膳食纤维复合后对高膳食纤维曲奇的质构及口感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48、临豆10号、临豆9号、齐黄34、华豆2号及华豆10号6种不同大豆品种为原料,根据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分别以豆清发酵液、盐卤(MgCl2)作为凝固剂生产豆腐。通过感官评价、产品得率、保水性、质构特性、蛋白质、脂肪及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大豆原料对豆清发酵液豆腐和卤水豆腐加工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种不同大豆原料所产的豆腐感官评价、产品得率、保水性、质构特性、蛋白质、水分及脂肪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华豆2号、临豆10号、临豆9号和齐黄34的豆清发酵液豆腐的得率、保水性、质构参数较高,最高为华豆2号,其得率、保水性、硬度、弹性、耐嚼性的指标分别高达176.532%、72.155%、174.482 g、0.778 mm、64.530;齐黄34、华豆2号、华豆10号、临豆10号的卤水豆腐得率、保水性、质构参数较高,最高为齐黄34,其得率、凝聚性、弹性等指标依次为188.879%、2.951、0.789 mm。综合感官评价及蛋白质等营养指标,分析得出华豆2号、临豆10号、临豆9号和齐黄34较适生产豆清发酵液豆腐,齐黄34,华豆2号、华豆10号、临豆10号较适加工卤水豆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传统豆腐中纤维素含量及豆腐品质。方法:将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应用到传统豆腐加工中,研究其对传统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感官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细菌纤维素添加量为3.0g/100mL时,豆腐品质特性较好。豆腐凝胶强度为181g,失水率为17.2%,与未添加细菌纤维素豆腐样品相比,凝胶强度无显著变化,但失水率降低了9.5%。结论:添加细菌纤维素的豆腐质地细腻光滑,有弹性,无明显粗糙感,其膳食纤维含量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9.
测定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特性,研究其对面粉粉质特性及面团质构特性的影响,并明晰其对饼干质构特性及消化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纯度为81.34%,可溶性膳食纤维占比50.83%,理化及功能特性相比于豆渣膳食纤维均有所提高。当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在面粉中添加量为30%时,面粉粉质特性及面团质构特性最佳,此添加量制作饼干质构特性高于市售纤维饼干,且消化速率也明显低于另外2?种饼干,快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相比于市售纤维饼干及普通饼干分别降低17.14%、42.57%,慢速消化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提高24.93%、110.27%,抗性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提高0.85%、21.57%,且血糖指数仅为45.99,已处于低糖食物水平范畴。因此生物解离大豆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可作为一种新型大豆膳食纤维来源在烘焙品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