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加仑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的品质进行分析。利用超声波对黑加仑籽进行前处理,以油脂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5 min,复合酶添加量为2%(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2:1),酶解初始pH6.5,酶解温度55℃,液料比5:1(g/g),酶解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黑加仑籽油提取率为78.34%。通过理化指标对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加仑籽油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加仑籽油的感官指标、过氧化值和酸价均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要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为67.92%,油中多酚、α-生育酚、γ-生育酚含量分别达到300.49、19.55、41.67 mg/kg,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植物油脂。本研究为黑加仑籽油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超声波辅助提取与复合酶法提取两种独立的提取方法进行协同作用,以新鲜芦荟凝胶为原材料来提取芦荟凝胶多糖。分析超声波与复合酶的协同方式,复合酶的配比以及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提取条件对新鲜芦荟凝胶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其影响显著的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达到提高芦荟凝胶多糖提取率的目的。结果表明,超声波与酶解同时进行是最佳的协同方式,果胶酶1.0%,纤维素酶1.5%,中性蛋白酶1.0%为复合酶的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以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新鲜芦荟凝胶多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温度为51℃,超声时间为52 min,提取液pH值为4.2。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草鱼内脏鱼油提取工艺。方法:以草鱼内脏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鱼油,考察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以及超声波处理功率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酶添加量2.5%、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45℃、超声波处理功率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此时鱼油提取率为68.4%。采用气质联用法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0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12%,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4.68%,主要为油酸、棕榈油酸和二十碳一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0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4.20%,主要为亚油酸。结论:与单独酶法提取相比,超声波辅助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鱼油提取得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优化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圣女果皂苷的工艺。以圣女果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酶浓度酶解时间超声时间;最佳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 (g/mL)、酶浓度0.3%、提取时间1 h、超声时间20 min。该条件下圣女果皂苷提取率为0.37%。此次试验可为圣女果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香菇中多糖成分的工艺。以香菇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12 min。在此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为8.97%。在超声波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处理,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50 min,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1,质量比)添加量3%,酶解温度60℃,酶解pH5.5,在此优化条件下香菇多糖提取率为12.46%。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莓茶多糖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法优化莓茶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提取时间、酶解pH、超声波功率和复合酶添加量对莓茶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得到酶解pH、超声波功率和复合酶添加量对多糖提取率影响显著。并经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得到最佳工艺。结果:在酶解pH 4.30,超声波功率104 W,复合酶添加量1.20%,超声波时间40 min,超声波温度50 ℃的条件下,莓茶多糖得率为(7.22±0.06)%,与热水提取、超声波提取、复合酶提取相比,其得率分别提高了106.83%,86.35%,54.46%。结论: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莓茶多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莓茶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花生蛋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酶法结合超声波预处理提取花生蛋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出最优的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重点以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的影响因子,花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确定最优复合酶水解的水酶法提取花生蛋白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1.59%,温度为56.5℃,酶解时间为3.9h,料水比为1∶4.4,pH为9.0,此时蛋白提取率为94.31%±0.37%。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对超声波预处理条件、酶解条件和微波破乳条件进行优化。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添加2.0%的纤维素酶,在p H 5.0、温度50℃、液料比6.6∶1条件下,酶解2.0 h;然后加入1.0%的中性蛋白酶,在p H 7.0、温度50℃条件下继续酶解1.5 h。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77.48%。在此基础上通过超声波预处理以提高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超声波预处理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25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87.65%,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提高10.17个百分点。再对此体系下制得的乳状液进行微波破乳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微波破乳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7 min,最终葡萄籽油提取率达到93.83%。试验最佳条件下得到的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均符合国标(GB/T 22478—2008)要求。超声波预处理和微波破乳是可应用于水酶法提取葡萄籽油的有效辅助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沙丁鱼内脏为原料,研究5种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1种蛋白酶作为鱼油提取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酶法提取的粗鱼油进行精制,对精制鱼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时,鱼油提取率最高;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沙丁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1、加酶量1%、酶解时间2 h、酶解pH 7、酶解温度50 ℃,在此条件下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可达67.86%;粗鱼油经精制后,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精制鱼油中DHA含量为26.57%,EPA含量为2.64%,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西瓜籽为原料,研究水酶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优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混料设计对复合酶不同配比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配比0.68∶0.22∶0.10,复合酶添加量2.0%,在p H 5.0、酶解温度50℃、液料比7∶1条件下酶解2 h;然后加入1.5%的碱性蛋白酶,在p H 7.5、酶解温度55℃条件下继续酶解2 h。在最优分步酶解条件下,西瓜籽油提取率为91.45%。所得西瓜籽油色泽淡黄,澄清透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理化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青鱼内脏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蛋白酶提取鱼油,研究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鱼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法,建立影响因素和鱼油得率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微波功率400 W、酶加入量2%、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5℃、微波处理时间15 min为鱼油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鱼油得率为26.26%±0.13%。使用气相色谱法对萃取的青鱼内脏鱼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有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39%,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有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42%,主要为油酸和棕榈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8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7.19%,主要为亚油酸。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 和16.83%,Σn-3/Σn-6 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芥末籽为原料,芥末油出油率为指标,首先确定最佳使用酶为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法,建立芥末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芥末油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芥末籽出油率的效果最佳;当加酶量为2.5%(g/100 mL)、酶解pH10、酶解温度为45 ℃、液固比为7:1 (mL/g)和酶解时间为6 h时,芥末籽出油率达到了23%,与预测值相差1.8%。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分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81.34%,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40%,油酸总含量高达50.72%,芥酸相对含量达到16.42%,二十碳-1-烯酸相对含量达到13.51%,本研究结果可为芥末籽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中华鳖骨和肉、壳和裙边制备中华鳖功能性肽,并对其主要构象变化、粒度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测定各酶解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对其潜在的骨密度调节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华鳖壳和裙边干粉蛋白含量为54.18%,骨和肉干粉蛋白质含量为80.38%。酶解2 h后,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酶解产物分子量集中分布于1000?Da以下,胃蛋白酶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较为均匀。酶解产物的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粒径集中分布于20和200 nm区域,说明酶解较为充分。酶解产物中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中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胃蛋白酶酶解中华鳖骨和肉后必需氨基酸的总量达39.8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六种酶解产物均有一定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壳和裙边酶解物的增殖活性强于骨肉酶解物,其中胃蛋白酶酶解的壳和裙边产物活性最强,说明中华鳖酶解产物具有潜在的骨密度调节活性。本研究对于中华鳖等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可行性分析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小黄鱼内脏为原料,采用稀碱水解法、酶解法和微波辅助法提取鱼油。以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气相色谱(GC)检测不同工艺提取的小黄鱼内脏油中脂肪酸组成,比较脂肪酸含量与分布的差异。并以棕榈酸为指标,研究晶体传质模型以及低温富集内脏油中棕榈酸的条件。结果表明:稀碱水解法小黄鱼内脏油的提取率最高,达到84.26%±5.15%;所提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10.47%±0.28%)、花生四烯酸(ARA,1.16%±0.02%)含量和sn-2位棕榈酸含量(39.94%±1.11%)、相对棕榈酸含量(50.55%±1.06%)均高于酶解法和微波辅助法,适合作为高棕榈酸甘油酯的富集原料。低温结晶富集小黄鱼内脏油的棕榈酸,传质模型预测不同温度下晶体质量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7,棕榈酸质量方程的R2>0.94;并确定低温结晶富集棕榈酸的最佳条件为:油/正己烷比例1:6、低温-40℃、结晶时间2.6 h,此时晶体中棕榈酸含量富集至42.62%±2.67%,比内脏油的棕榈酸含量提高了61.01%;sn-2位棕榈酸含量为68.19%±1.47%;棕榈酸得率为80.50%±4.39%。该模型准确模拟了内脏油棕榈酸富集的最佳条件,富集的棕榈酸甘油酯具有应用到婴儿奶粉以提高sn-2棕榈酸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资源,目前主要利用成分为果实精油。为了充分开发山苍子核仁资源,本研究尝试水酶法提取山苍子核仁油的研究,以山苍子核仁为原料,考察酶的种类及复配、酶用量、酶解时间等对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酶解反应的温度、液料比、pH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山苍子核仁油做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山苍子核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制剂组成为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 1 ∶1 ,复合酶用量为3%、酶解时间7h;液料比为3mL/g、pH6.40、温度46℃,在此条件下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率能达到(86.10±0.68)%;FT-IR检测出OH、C=O、CH3、CH2、C=O、C-O等官能团,含有这些结构的脂肪酸均在GC-MS分析中被发现;GC-MS共鉴定出5种饱和脂肪酸,6种不饱和酸脂肪酸,不同提油工艺提取的山苍子核仁油脂的脂肪酸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虾黄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倩  王燕  邓放明  刘焱  廖泉 《食品科学》2014,35(12):102-107
以克氏原鳌虾虾黄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其油脂的工艺,并运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虾黄油脂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水料比3∶1 ( mL/g)、添加质量分数0.6%的复合蛋白酶、在52 ℃条件下、用150 W的超声波处理125 min,虾黄油脂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7.86%。提取的虾黄油脂经GC分析,检测出从C14~C24共26 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0.67%、31.47%和27.92%,ω-3和ω-6系列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68%。  相似文献   

18.
乐意  刘力 《中国酿造》2015,34(6):84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绞股蓝籽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油脂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采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时,最佳油脂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50 ℃。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绞股蓝籽油脂提取率可达35.37%。所得绞股蓝籽油脂密度0.915 1 g/mL,酸值0.739 8 mg KOH/g,皂化值185.919 7 mg KOH/g,平均分子质量908.845 9 u,水分和挥发物含量0.281 9%。油脂中含有9种脂肪酸,其中6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5%,含量最多的是α-桐酸(56.24%)。  相似文献   

19.
涂雪令  吕芬  邓冕  卢晓黎 《食品科学》2010,31(18):182-187
以福薯13 为原料,研究超声波- 酶法制备紫甘薯营养液工艺条件。以紫甘薯营养液营养成分综合保全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Box-Behnken 试验方法分别对超声波和酶解工艺进行参数优化。超声波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为超声波功率65W、温度50℃、时间25min、料液比1:70(g/mL),离心分离得到清液和沉淀物。以此沉淀物为处理对象进行酶解,优化得到酶解工艺参数为蛋白酶质量分数1 .5%、纤维素酶质量分数1 .5%、酶解pH4.3、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65min、料液比1:16(g/mL)。离心分离后再次得到清液。将两次得到的清液混合则制得紫甘薯营养液,经测定其营养成分综合保全率为82.26%,即保存了新鲜紫甘薯中82.26% 的特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