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以传统豆制品中熟浆豆腐加工工艺制备的豆渣为原料,通过接种葡萄酒酵母和米曲霉进行共发酵,以达到提高豆渣水溶性蛋白含量。方法借助于统计学分析软件SAS及响应面分析法对混合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检测不同发酵条件下的豆渣可溶性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优化后的最佳混合菌种发酵工艺条件为:豆渣含水量72%、接种量11%、接种比例1.5:1、最适温度32℃。结论发酵后豆渣中水溶性蛋白含量从发酵前0.26 mg/g增至4.15 mg/g,有效地提高了水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毛霉(Mucor)在合适条件下发酵豆渣,改善其口感、增加其可食性,为豆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豆渣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食用豆渣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米曲霉:毛霉为1∶1、发酵温度25 ℃、豆渣含水量70%、发酵时间10 d。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霉菌、酵母菌、细菌以及食用菌用于豆渣固态发酵,筛选出食用菌农平1号用于豆渣固态发酵。以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试验优化农平1号固态发酵豆渣的工艺参数,并结合操作可行性,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豆渣初始pH 7.5、接种量10.5%、培养温度30.5 ℃、培养时间13 d。采用该条件进行发酵实验,每100 g干豆渣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3.34 g,达到预测值的97.02%,蛋白质含量为33.86 g,是预测值的98.98%。结果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4.
黄翔  陶蕾  杨燃  黄群  安凤平  黄茜  马美湖 《食品科学》2019,40(20):159-165
为探索蛋壳碳酸钙发酵制备有机钙,以鸡蛋壳为原料、乳酸钙产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复合乳酸菌发酵蛋壳制备乳酸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蒙氏肠球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为 1∶1∶2∶1(体积比),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7 ℃、发酵时间72 h、培养基初始pH 6.5、复合菌接种量8.0%。此条件下乳酸钙产量为(40.01±0.035)g/L,纯度为92.6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的结构表征证实发酵产物为乳酸钙。研究结果将为蛋壳钙高效生物转化成乳酸钙提供可行途径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艳辉  董英 《食品科学》2007,28(4):208-211
为提高豆渣的附加值,以豆渣为基质液体发酵纳豆菌;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影响纳豆菌发酵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了具有显著效应的三个因素:初始pH值、发酵温度和麸皮含量,其他因素对纳豆菌发酵无显著影响;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由响应面实验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初始pH6.02、发酵温度36.4℃、麸皮0.3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纳豆菌发酵液活菌数达到4.35×10~9CFU/ml。  相似文献   

6.
以黑曲霉为发酵菌种,黄芪粗多糖含量为响应值,确定黄芪固体发酵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为响应因素,以黄芪粗多糖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芪粗多糖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3 d,发酵温度28.5℃,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粗多糖平均含量为84.74 mg/g,低于预测值1.57%。该工艺对黄芪粗多糖固体发酵优化效果显著,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对红小豆豆渣中的蛋白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即pH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min、料液比1∶18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62.99%,蛋白质的纯度为93.25%。  相似文献   

8.
以干豆渣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霉豆渣,以感官评价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霉豆渣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霉豆渣的最优发酵工艺为:以100 g干豆渣粉为基础,水添加量85%,菌种添加量2.0%,发酵温度29 ℃,发酵时间40 h。在此工艺条件下,霉豆渣菌丝稠密,质地均匀、有弹性,内外均为土黄色,有发酵的霉香味,煎炸之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感官评分达到87.1分。同时,与发酵前豆渣相比,霉豆渣营养品质得到改良,氨基酸态氮含量由1.12 mg/g上升至8.75 mg/g,蛋白质含量由33.8 g/100 g下降至20.1 g/100 g,脂肪含量由8.7 g/100 g下降至6.9 g/100 g,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39.2 g/100 g下降至31.8 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10.6 g/100 g上升至12.5 g/100 g,总酸含量由6.2 g/kg上升至7.3 g/kg。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制备多肽螯合钙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骨粉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SWS-001发酵制备多肽螯合钙,并以螯合钙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 natto SWS-001发酵制备多肽螯合钙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牛骨粉3.5%、大豆粉4.8%、葡萄糖0.5%、KH2PO4 0.2%、K2HPO4·3H2O 0.52%、MgSO4·7H2O 0.1%。在此优化条件下,多肽螯合钙含量最高达到(707.47±32.16) mg/L,较优化前提高29.42%。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豆渣挤压膨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具有了很多保健功能,例如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还有氨基酸互补的功效。豆渣磨成粉后可以和面粉、玉米粉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应用于焙烤食品中,豆渣焙烤食品的研发需要对豆渣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可以促进人体对豆渣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提升其营养价值。为了提升豆渣焙烤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口感,以豆腐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豆渣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对豆渣的膨化度和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螺杆转速360 r/min,对水质量分数为21%的物料在170℃的挤压温度下进行挤压膨化,得到的物质膨化度良好,且疏松多孔,粉碎之后可作为焙烤食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芒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对液态发酵芒果原浆果醋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芒果酒精发酵阶段,在发酵时间为3d的条件下,酒精发酵优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34℃、初始糖度18%,在此条件下,芒果酒精发酵酒精度6.62%。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7.7%、发酵温度32.5℃、装料量30%、发酵时间7d,在此条件下,果醋的酸度为3.99g/dL,且其理化及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脱脂核桃粕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核桃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接种量、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因素,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核桃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比例为1:1,接种量8%,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12.7 h。所得到的产品色泽均匀,核桃香味充足,酸甜适口,口感丝滑,后熟12 h的pH和总酸含量3.88、25.63 g/kg,活菌数7.78×108 cfu/mL,蛋白质含量1.05 g/100 g,氨基态氮含量68.6 mg/100 g,与未发酵的核桃乳相比,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了0.1738%。  相似文献   

13.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微蛋壳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建立选择因素与蛋壳超微粉体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可调参数式行星球磨机对蛋壳进行超微粉碎,研究粉碎时间、公转盘转速、球料比、填充率对粒径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优的理论组合为填充率21.46%、粉碎时间3.67h、公转盘转速421.83r/min、球料比5.97g/g。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此时蛋壳颗粒粒径的中位径(d50)可达3.49μm,比表面积为1650.08m2/kg。结论:蛋壳超微粉碎后,粒度达到微米级,经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化的粉碎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酵母菌发酵黄芪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初始pH值为响应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影响黄芪总黄酮含量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pH值,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9.46 d,发酵温度29.07℃,接种量10.45%,初始pH 6.52,总黄酮预计含量为0.890 mg/mL,在此基础上调整发酵参数进行试验,实际总黄酮含量为0.866 mg/mL,与预计含量相差2.70%。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发酵工艺合理,可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对洋葱酒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充分利用洋葱资源,制得具有良好口感与保健功能的洋葱酒。方法:以黄皮洋葱为原料,选择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进行前处理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洋葱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洋葱在539W微波条件下处理20min,按料液比1:3(g/mL)打浆,在发酵温度25.3℃、酵母菌接种量0.84%、发酵时间48.36h条件下发酵,制得洋葱酒乙醇体积分数9.7%,总黄酮的浸出率为65.1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时间与洋葱酒酒精含量和黄酮浸出率之间回归模型极显著,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微波处理可明显除去洋葱的葱臭味,并得出了洋葱酒发酵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益生菌对鸡肝进行发酵。从3种菌株(植物乳杆菌LP1、发酵乳杆菌LF1、枯草芽孢杆菌BS1)中选择生长能力和产酸能力最强的植物乳杆菌LP1作为发酵剂,以发酵初始pH值、葡萄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料液比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发酵鸡肝A_(280 nm)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鸡肝A_(280 nm)的影响大小为发酵初始pH值>料液比>接种量,经过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初始pH 5.57、料液比1∶3.55(m/V)、接种量1.5%,最终发酵鸡肝A_(280 nm)为1.537;发酵鸡肝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发酵能促使蛋白质分解,进一步提升鸡肝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酒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瑶  徐怀德  米林峰  蔡舒 《食品科学》2011,32(4):293-296
以黄芪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黄芪酒的发酵工艺条件(温度、蔗糖质量分数、酵母的接种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优化后黄芪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黄芪干燥粉碎至40目、料水比(g/mL)1:60、酵母接种量0.71%、蔗糖质量分数19%、发酵温度22℃,该条件下所得黄芪酒的乙醇体积分数12.3%,总黄酮含量29.05mg/L、总皂苷含量123mg/L。黄芪酒酒色金黄,酒味醇厚甘爽,气味醇香,酒体协调,无豆腥味,所得产品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健康理念的低度发酵营养酒。  相似文献   

18.
以新鲜牛乳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蒸馏型奶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蒸馏型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9.3°Bx,初始pH4.4,酵母菌单独发酵26 h时接入乳酸菌,混合接种量8.3%,在此优化条件下,蒸馏奶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20.8%。  相似文献   

19.
为增加鲜黄酒的感官分数,以国家评委和青年学生的感官评价为指标,考察初始糖度、水浴灭菌时间、装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因素对鲜黄酒感官评价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鲜黄酒感官指标的显著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方差分析优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试验显示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是影响感官评价的显著因素。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鲜黄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糖度为126 g/L,发酵温度为20.5℃,发酵时间为69.2 h,装液量为195 mL,95℃水浴灭菌时间为2.5 h,接种量为10 mL,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低度鲜黄酒感官评价可达96.6分,感官评价高于此前历次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