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改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晨晨  陈庆森 《食品科学》2012,33(1):262-266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主要是κ-酪蛋白经凝乳酶降解产生的一类含有糖链的多肽,具有许多的生理活性功能和独特的营养特性,可广泛地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品。本文首先概括CGMP的来源、结构特点及其研究开发现状,从炎症性肠病(IBD)的免疫病理机制的角度,对本实验室和国外在CGMP调理、改善和治疗IBD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地介绍,提出CGMP在一定程度上为IBD的生物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及展示其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概述了膳食多酚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改善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膳食多酚对炎症性肠病炎症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并展望了膳食多酚在炎症性肠病等疾病营养干预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容易反复性发作的胃肠道炎症疾病。随着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的改变,IBD的全球发病率已达0.3%,并在日益增长。一直以来IBD的治疗方法聚焦在抗炎药物以及肠道免疫调节方面,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发现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还发现一部分微生物可以从多方面缓解IBD。本文对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及其制剂在IBD中的应用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通过益生菌治疗IB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藻膳食纤维的炎症性肠病(IBD)试验模型,概述了其在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和宿主免疫系统方面的作用,并强调了其抑制免疫细胞浸润、调节氧化应激水平、保护抗氧化防御系统、调控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及平衡炎症因子水平直接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肠道菌群介导的短链脂肪酸靶向保护IBD的间接作用机制,提出了海藻膳食纤维在IBD等肠道疾病改...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伴随着炎性细胞浸润及肠粘膜受损,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大量研究表明,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作为一种益生元,在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强化肠道屏障功能、缓解肠道炎症等方面功效显著,具有多重营养及保健功能,在干预IBD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此外,DFs由于水溶性不同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二者特性不同,对IBD的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就SDF和IDF防治IBD的基本原理、现有证据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综合分析了IBD的DFs干预治疗策略,为DFs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是发生在肠道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炎性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却存在一 定的副作用。蛋源性活性组分是近期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禽蛋组分的抗菌、抗病毒、降血压、抗氧 化、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活性已被相继证实。蛋源性活性组分的开发应用有望为炎症性肠病提供新的治疗策 略。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脂质这些蛋源性活性组分的抗炎活性以及其对炎症性肠病缓解作用的分 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蛋源性抗肠炎活性组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和粪菌移植调节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IBD的发病因素复杂,主要是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随着宿主-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肠道菌群在IBD的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缓解或治疗IBD的新型方法也备受关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都表明益生菌、粪菌移植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等达到缓解IBD的目的。因此,本文对IBD的发病因素以及益生菌、粪菌移植调节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牛乳过敏是由牛乳中蛋白质引起的不良免疫介导反应,多发于人类生命早期,常涉及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现已成为婴幼儿时期最主要的食物过敏问题,若不及时治疗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严重者可引发全身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服用益生菌成为缓解牛乳过敏的重要方法,然而,益生菌调节牛乳过敏的机制相对复杂,尚无明确具体的结论。本文综述了牛乳过敏的免疫机制、肠道微生物群与牛乳过敏的相关性,并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促进肠黏膜免疫和分解牛乳过敏原蛋白等方面重点阐述了益生菌缓解牛乳过敏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有助于探索益生菌在胃肠道功能和代谢中的抗过敏作用,以期为食物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独特的酿造体系及低温长时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多糖作为黄酒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丰富,种类独特,具有平衡肠道菌群、改善肠内环境等功效.由于黄酒多糖组分复杂,难以提取专一成分进行靶向研究,目前针对黄酒多糖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于调节肠道菌群,对其他肠道疾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该文论述了黄酒多糖的...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神经病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此提示,从肠道微生物角度出发,可能是治疗PD的新策略。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定植于宿主肠道并对机体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对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肠-脑轴有效预防和改善PD,潜在的作用机制包括调节肠道微生态,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等。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在PD中的变化,肠道菌群在PD发病中的机制,益生菌对PD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等,以期为益生菌预防和缓解PD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